高 紀
現場教學是以現場教學點為載體,將培訓對象引入特定的真實情境中,通過主題講解、實地調查、多邊互動和交流研討進行動態案例研究的教學形式,具有很強的實務操作性,有利于增強培訓效果,更好地滿足培訓者的需求。為了滿足新時代黨員干部培訓新要求,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重慶市潼南區委黨校積極建設現場教學基地,開展現場教學。
潼南區現有現場教學基地包含一個市級干部教育培訓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楊闇公精神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和以鄉村振興、廉政文化、新型工業化、現代農業、宜居城市建設等為主題的5個區級現場教學基地,教學基地數量多,覆蓋面廣,教學資源豐富。
一是鄉村振興現場教學基地。現場教學點包括塘壩鎮天印村、花巖鎮花巖社區、崇龕鎮老店村和臨江村、柏梓鎮郭坡村等5個村社區。教學方式主要是通過現場參觀,了解潼南區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實況,學習各鄉村之間的先進經驗及做法。通過鄉村振興發展助推脫貧攻堅,突出理念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把準鄉村脈搏,培養發展進取、敢挑重任的精神。
二是廉政文化現場教學基地。教學點包括張鵬翮廉政文化展覽館,張鵬翮及其父親、兒媳三座墓塋、廉政廣場。教育主題是學習張鵬翮廉政文化,以張氏祠堂為載體,加強學員廉政教育,深刻感受“天下第一清官”張鵬翮的從政之德、治政智慧、廉政理念與經驗,突出中國傳統清廉文化,引導黨員干部認真學習勤政為民、廉潔從政的品質,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和人生觀。
三是新型工業化現場教學基地。現場教學點包括巨科環保有限公司、匯達檸檬科技集團、涼風埡工業園區。教育主題是學習如何做大做強做優以工業為主的實體經濟。參觀學習巨科環保有限公司、匯達檸檬科技集團,了解潼南區現代工業發展,突出改革創新教育。在民豐化工、鳴浩電子、維爾美紙業等一批重點骨干企業中學習參觀,引導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和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創新精神。
四是現代農業現場教學基地。現場教學點有蔬菜博覽中心、農業科技博覽館、旭天種植工廠。教育主題是學習如何做大做強做綠現代農業。參觀學習重慶市唯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圍繞綠色蔬菜、優質糧油、生態畜禽、觀光農業四大產業,走訪蔬菜博覽中心、農業科技博覽館、旭天種植工廠,了解潼南區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展示,健康生態種植)和美麗鄉村示范樣板。突出創新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創新意識,培養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精神。
五是宜居城市建設現場教學基地。現場教學點有規劃展覽館、航電樞紐、濕地公園。教育主題是學習如何做大做強做美宜居城市。學習參觀潼南區規劃展覽館、航電樞紐、濕地公園等城市建設,突出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樹立宜居宜業城市發展理念,培育黨員干部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意識和勇氣。
六是楊闇公精神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其現場教學點有四知堂、楊闇公烈士陵園、楊闇公故居等。通過參觀四知堂、楊闇公故居,了解楊闇公烈士生平事跡和楊闇公、楊尚昆歷史背景和家庭教育等情況。瞻仰烈士陵園,聽取講解員和教師現場講解授課,深刻體會和感受革命先輩為了革命理想,為了國家和人民的解放所進行的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斗爭歷程。實地走訪“雙江古鎮”,了解楊闇公精神對“美麗”潼南建設的重要意義;了解楊闇公精神基本內容及其當代價值,增強歷史意識、傳統意識、黨性意識,增強黨員干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潼南區目前已有現場教學基地6處,每處現場教學基地都有明確的主題。比如鄉村振興現場教學基地有5個現場教學點,大主題是鄉村振興。但是,每個現場教學點的側重點都主要集中在村集體經濟發展和產業振興方面,對鄉村振興中的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等關注度并不高,經驗介紹和交流也比較少。鄉村振興是一個大課題,涉及方方面面,發展集體經濟的經驗固然重要,但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也離不開村組織、生態、文化、人才等各方面的建設。潼南區現場教學基地教學資源豐富,但側重點比較單一。就目前潼南區黨校的教育培訓工作而言,同一時間段同時開展5個培訓班的時間和機會很少,教學點的側重點重合,容易造成教學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就目前而言,潼南區的現場教學模式設計,是通過講解員帶領培訓學員一邊參觀一邊現場解說,在參觀完現場教學基地后,由黨校教師在教學基地對學員進行半個小時左右的現場講課,以此達到總結提升的目的。但是在現場教學過程中,解說員、黨校教師與學員之間的交流互動較少,主要還是表現為以教師、解說員為主,學員為輔的填鴨式教學。與傳統教學課堂相比,現場教學可以給學員帶來感官上的感受和沖擊力,但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方式還是比較單一,與學員互動少,學員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弱,現場教學身臨其境的效果不理想。
再者,縣(區)黨校的培訓對象主要是黨員干部,而且是在崗的黨員干部。他們工作任務比較重,業務繁忙,每年教學培訓的次數有限,每次培訓的時間也有限。黨校在課程設置的時候,為了讓學員在每次現場教學時能夠更多地看到和接觸到不同主題的現場教學基地,各個現場教學點的學習時間安排都比較緊,學員在每個教學點停留的時間很短。學員往往存在去過了,看過了,有印象,記不牢,學不透,收獲不多,收不到現場教學的預期效果。
潼南區的現場教學基地按主要功能可分為兩塊:一是教育教學功能,如“楊闇公精神黨性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其教學點包括楊闇公烈士陵園、楊尚昆陵園、楊闇公故居、楊氏民宅等。這些地方是國家和政府專門修建和維護的,免費向群眾開放,是群眾了解革命先烈、傳承革命先烈精神的紅色教育基地。這些教學點,除本身具備的紅色教育功能外,還具有旅游觀光功能。二是主業并不是用于現場教學,現場教學功能只是其暫時無償提供的。比如新型工業化現場教學基地,其現場教學點包括巨科環保有限公司、匯達檸檬科技集團。作為企業,他們的主業是生產,其現場教學功能的可持續利用性和穩定性并不強。這些企業具有很強的社會責任感,所以他們暫時無償提供現場教學的功能,未來不排除會有場地租用費。
再者,現場教學過程中,各教學點之間有一定的距離,步行前往會使教學時間緊張,學員體力跟不上,會涉及租車費用和就餐費用。這種情況下,大批量的學員和高頻次的現場教學,會使教學經費增加。
同時,縣(區)黨校現場教學后勤服務保障滯后,應對突發情況的處置能力較弱。現場教學時間一般只有半天或一天,現場教學一旦出現學員生病、交通工具損壞等情況,不能及時高效地解決,容易導致教學延遲,甚至中斷。
現場教學基地、教學點數量多,教學資源豐富,是潼南區現場教學的優勢,但是現場教學點側重點重合,不利于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把同一主題下的教學基地的各個現場教學的側重點進行區分,使現場教學點教學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區分的依據是立足本地的資源。比如把潼南區鄉村振興現場教學基地的5個現場教學點以及教學的側重點分為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5個不同點,每個教學點選擇其中一個板塊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現場教學點教學側重點的重合,減少教學資源的浪費。同時,現場教學基地除具有現場教學功能外,還可以附加其旅游觀光價值,通過旅游觀光帶動旅游配套服務產業的發展,拉動經濟發展。
面對教學時間緊,教學任務重的現狀,一是需要增加學員培訓的次數或者增加學員單次培訓的時間,二是需要合理規劃現場教學路線,根據具體時間制定每次學習線路上的現場教學點。現場教學線路上的現場教學點數量不在多,而在精。要讓學員在每個教學點能夠得到足夠的學習時間,在學習中思考,思考中消化,而不是走馬觀花。在每個現場教學點現場教學后,要組織學員坐下來交流討論,設置教師與學員互動的環節,加深學員對現場教學的理解,強化教學效果。
現場教學師資配備除了黨校的教師,還可以和各教學點的工作者合作,聘請熟悉情況的基地工作者為講解員,并對他們進行現場教學培訓。現場教學不僅是講解故事,更重要的是進行黨性教育和經驗交流。這樣可以緩解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也能優化師資隊伍。同時,在現場教學過程中,要豐富教學方式,這需要與各個教學點協商。比如在紅色教育基地加入角色扮演環節,增強代入感,讓學員在表演中與革命先烈進行心靈對話,身臨其境感受革命先烈面臨的險境,接受靈魂的洗禮。再比如在現場教學中改變傳統的解說方式,利用小品等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來開展現場教學,進一步提高學員的學習熱情。
每個地方的教育資源特色有所不同,學員在同一個地區的現場教學基地多次學習后,容易產生學習疲勞感,教學效果會降低。要加強區域合作,和臨近縣(區)黨校協商打造現場教學線路,進行跨縣(區)現場教學。這樣既能豐富現場教學的選擇,也可以加強黨校系統的經驗交流,收到合作共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