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芳
參觀過許多學校,發現大多數學校普遍存在管理層級過多的問題,“金字塔”過高使大部分組織效率低下、信息不暢,甚至最終成為阻礙學校發展的瓶頸。分層管理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科學的分層管理,不僅有利于營造積極、健康、和諧的工作氛圍,更有利于調動學校各個層級的管理活力,讓他們以主人翁的態度和精神,樂于擔當,勇于創新,敢于作為,全力為學校的工作出謀劃策、獻計獻策。
以學生為本,以教學為中心是所有教育者的共識。但如何讓這樣的追求落地,卻并非易事。原因在于傳統的學校組織結構存在著嚴重障礙,在一般的學校里,從管理層到中層部門再到年級組、教研組,師生的需求往往要經過4 到5 個層級才能傳遞到最高決策層,可想而知,這樣的結構肯定會生出諸多繁文縟節,真的能夠以學生為本實在只能靠碰運氣。因此,我認為學校應精簡管理人員,科學、合理地設計管理機構。
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應當把管理主線分為三層,即: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決策層,又稱頂層,主要是指以校長為核心的校級管理人員,是學校的管理靈魂,決定著學校的辦學方向和發展水平。管理層,又叫中層,以學校各個處室為主,將決策層的理念、思想、意圖變為具體的工作實施方案和行動線路圖,并負責督導、落實、評估和反饋。執行層,是以班主任、學科組、學科教師等一線人員為主,及時、準確、不打折扣地落實學校的各項工作,并負責收集、整理、匯總、匯報等工作。
現實中,我們時常發現學校管理層級之間存在管理脫節、意圖不清、溝通不暢、權責不明、督查不實,落實不力等情況。這些現象的出現,是因為缺少系統思考,沒有頂層設計。長此以往,必將嚴重影響學校發展,挫傷教師們的積極性。
面對這些不利的情況,學校管理者應當明確三個管理層級的特性,讓各個管理層級了解自己的管理目標,暢通信息溝通渠道,提高管理效率,激活學校管理的一池春水。
學校的決策層作為學校的頂層設計,是學校的“中樞”“大腦”,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決定著學校的辦學思路和發展方向。因此,學校的決策層除了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外,尤為重要的是要有高度的敏銳性。
學校決策層的敏銳性主要表現為兩點:
一是對大局的敏銳性。作為學校決策層,要時刻關注國家發展大局,尤其是教育發展大局,既要站在教育全局的高度思考問題,又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琢磨問題,既要樹立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信念,又要走出一條學校特色發展之路。
二是對業務的敏銳性。學校決策層要有敏銳的嗅覺和洞察力,既要善于“走出去”,開拓眼界、開闊視野,以他人為師,學習其他學校的先進管理理念和管理策略,更要善于“引進來”,要頭腦清醒,保持定力,切不可盲目照搬,隨波逐流。例如,今年開展“停課不停學”的線上教學,我縣統一采用“一起中學”在線課名師課堂學習模式,學校決策層敏銳地發現有其他學校采用“釘釘直播”學習模式,學校決策層在調研后,決定結合兩者的優勢,一方面繼續聽名師講課,同時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采取釘釘直播模式進行培輔教學,讓學生既能感受名師課堂的教學魅力,又能在教師的幫助下學有所悟。
學校管理層在整個學校管理體系中居于“樞紐”地位,他們上搭“天線”,下接“地氣”,在學校管理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可以毫不隱晦地說,學校運行高效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中層管理人員是否具備敏感性。
學校中層管理人員的敏感性主要表為兩點:
一是對學校決策層的管理理念和思想領會要有敏感性。這就要求中層管理人員要加強學習,認真了解當前的政治形勢和教育生態,深刻領會上級部門的文件精神,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二是在貫徹執行過程中要增強敏感性。管理的核心在于執行。俗話說: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學校中層是學校管理的具體執行主體,負有檢查、督導、總結、反饋的職責。日常管理中,我們經常發現,學校的方案、制度等在執行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有的是思想認識不到位,有的是方案、制度不完善,有的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出現新問題。
作為學校的中層管理人員,要時刻保持敏感性,隨時關注、關心、跟蹤學校各項工作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盡可能地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例如,在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間,九年級學生在復學復課后,受每個教室人數的限定,學校增加了班級數。根據開學初學校制定的方案,九年級準備繼續采用釘釘網絡直播方式,但教務處負責人在巡課中發現課堂教學效率不高,通過與教師溝通,普遍也反映學生思考不積極,任務不能落實。教務處果斷向學校建議,重新安排課表,將教師安排到班,按學科、課表上課,迅速扭轉了課堂教學局面。
執行層是學校各項管理落實、落地、落細的“最前沿”,學校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是否順暢,處于學校基層一線的執行者最有發言權,最有說服力。因此,基層一線人員要始終保持高度的敏捷性,才能確保學校正常、有序、高效的運轉。
基層一線管理人員的敏捷性,集中體現在準、快、穩。準,即要求基層管理人員精準把握學校的意圖和方案實施的具體細節,知道自己該“做什么”“為什么做”“怎么做”,做到不折不扣;快,即要求基層管理人員能夠及時、迅速地貫徹學校方略,落實學校要求,執行學校決定,做到不拖沓;穩,即要求基層管理人員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穩中求進,穩中求快,穩中求新,穩中求變,及時結合實際需求,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靈活處理并及時反饋。
每一個管理層級都像是學校管理這架“大車”上的重要“零件”,牽一發而動全身。學校管理者應科學、合理地分層,堅持頂層、中層和基層三位一體的管理機制,才能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真正激發學校的辦學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