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區黃埔學校 萬象貴
現代科技的進步與技術運用給學校管理帶來了很多的改變,讓管理效能在各個方面都有提升,虛擬團隊的運用越來越受到重視。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把師生暫時困在了家里,但也讓學校虛擬團隊管理真正由規劃走向實戰。作為學校管理者,我對團隊管理特點和自身在團隊中的角色定位任務有了清晰的認識。
管理觀念的轉變。虛擬團隊和實體團隊無論是在管理方式、成員組成還是在溝通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區別。虛擬團隊的領導者想要高效管理好團隊,就需改變傳統的管理理念,找準每個成員合適的定位,使團隊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
管理體制的變革。一是角色重新定位。在虛擬團隊中,成員從“勞動者”轉變為“會員”,且弱化了領導和管理的控制。二是明確戰略目標。在虛擬團隊中,明確的戰略目標成為成員協同工作的基礎。因此,要盡量讓團隊成員清晰地了解團隊的階段目標,并在協作中加深理解。三是建立信任關系。管理者和團隊成員首先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健康關系,這是團隊協作和目標導向的基礎。
技術手段的管理與協調。為了使信息保持通暢,虛擬團隊必須保證技術手段的可靠性。首先,團隊應當有一個專業的技術專家,保障團隊之間溝通的暢通性;其次,團隊應當設立一套應急方案,防止突發的故障影響團隊的溝通效率和領導的管理效果;再次,定期對團隊成員進行相應的技術培訓。
知識信息的管理與協調。共享知識和信息是虛擬團隊提高工作效率一個重要手段和優勢。因此,創建知識共享的工作氛圍,構建知識共享的平臺,才能提高團隊成員的創造能力,激活創新意識。
文化差異的管理與協調。通過培訓,減少成員之間因為文化差異帶來的沖突和不理解,成員之間要充分溝通信息,加強協調,讓團隊成員互相了解各自的成長背景,尊重他人的宗教信仰、風俗文化和語言風格。
團隊成員的管理與協調。使團隊成員之間不僅是同事,也能成為彼此的朋友,營造團隊的“社區”氛圍。同時,注重成員之間面對面交流的機會。
虛擬團隊領導力作為變革型領導力存在著一些缺點,比如:頻繁的“團隊會議”會造成大量的時間浪費,溝通過度;無法客觀考察績效考核。團隊成員在不同時間參與不同工作,對于每項工作的貢獻也不盡相同,如果沒有完善的衡量依據,就無法客觀考核成員的績效。
基于上述缺點,團隊領導應該通過制訂完整的策略來管理虛擬團隊。黃埔學校在運用的過程中有意識地避免其對管理效能的影響,并采用了以下策略:
暢通平臺,實施硬保障。學校根據工作的需要,抽調總務處、工會主要成員組成學校后勤保障組;成立信息技術支撐組,根據年級和問題的難度分工合作,保障學校虛擬管理模式的順暢運行;成立以辦公室為核心的各級網絡信息接收與發布篩查組,及時搜集師生們疫情防控方面的需求,以及空中課堂開展中的困難和建議,盡可能地幫助師生們解決難題。
掌握需求,選擇合適方式。不同的地域,網絡發展水平不同;不同的家庭環境,參與虛擬管理的條件也不盡相同,這些因素都對學校的虛擬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虛擬管理領導小組根據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與參與者溝通,主動征詢他們的意見,盡可能根據參與者的意愿選擇合適的方式開展活動。
分級管理,落實任務。學校行政部門負責人明確自己的管理任務。如誰點名、誰記錄、誰跟蹤落實哪部分工作,事先要有明確的分工。同時,任務落實要有回收與匯報。例如,一線老師向誰匯報、科組長、年級組長向誰匯報等等,要有明確的匯報流程。
問題收集,及時總結整改。每次會議前,各會議負責人要收集各個層面的意見和建議。在疫情隔離狀態下,通過信息技術,設計電子調查問卷或者問卷小程序等收集問題,既為參與者提供表達的便利,還可以通過大數據統計,更加精準高效收集問題的關注度和方向,為虛擬管理模式的有效運行提供數據保障。
基于區別,制訂合適路徑。異地虛擬團隊管理與同地團隊管理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一是領導方式不同。同地團隊領導能夠更直觀地看到管理的效果,而異地虛擬團隊領導應當明確團隊員工的角色定位和工作任務量。二是決策方式不同。每個文化背景的領導做決策的方式不同。三是建立互信方式不同。異地虛擬團隊由于存在一定程度的溝通障礙,因此建立互信的方式只能通過單獨的線上聯系,為成員提供額外的獎勵等方式來建立互信,而同地團隊的選擇更多,更廣。四是溝通方式不同。在虛擬團隊的領導中最關鍵的技巧是溝通。虛擬團隊經常坐在辦公桌前通過視頻會議來進行溝通,從而失去了人際交往效用,說服力大減。
路徑過程的規范。一是建立管理制度。虛擬團隊由于不在同一空間,互動往往不頻繁,因此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和規范對于約束隊員的行為尤其重要。二是利用合適的通訊技術。團隊應該結合自身的軟硬件梳理可用的通訊技術種類,即在可選擇的通訊工具中,選擇“最佳”的那一個。選擇的通訊技術應當考慮團隊成員的可接觸性和可實現性。三是規范溝通時間和形式。嚴謹的團隊必須得有嚴謹的工作節奏和提前擬定的工作時間、流程,例如哪一天開例會或是在溝通禮節上需要注意的事項,都應當提前告知團隊成員,并達成合理的共識。四是追蹤工作任務。要求每個成員在任務開始前填寫工作計劃;領導精心設計任務、定期舉行狀況匯報會議,讓團隊成員定義過程階段目標并追蹤其進展,并在團隊內部推行問責制,增加成員動力。五是一對一績效管理和指導互動。團隊管理者應當結合成員的特點對每一個成員都有一套個性化定制的績效要求,不僅能激發他們各自的優勢,也能避免他們的短板,讓團隊的效益最大化。
網絡時代早已來臨,虛擬與現實的結合式管理也必將成為未來管理的常態。學校應不斷地完善虛擬團隊管理,讓其發揮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