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榆樹市第二中學校 周國東
初中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是非常必要的,而邏輯能力、創造能力都是促進思維成長的重要能力,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和理解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初中教學需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重視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
目前,對于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的部分,也是基本要求。初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正處于發展的黃金時期,需要教師利用更加科學的方式去激發和引導,幫助其養成良好的創造習慣,在對數學問題的思考中,不斷訓練創造能力,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和目標。
當今社會,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都在以飛快的速度發展,復合型人才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需要,創造型人才更成為世界爭相競爭的資源。課堂教學不能只注重對理論知識的傳授,而是要重視對學生各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初中數學是一門運用型的學科,對于實際的生活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不能只掌握數學的概念,還需要學生開發自己的大腦,積極思考,學會聯想與想象,培養創造精神,才能真正了解到數學真正的樂趣,才能將數學應用到生活中來,真正成為一個社會需要的人才。所以,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巨大的幫助。
問題是思考的前提,而思考則是創造的基礎。在學習新知識之前,教師都要設置合理的課程導入活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更加多樣化的角度來認識知識,提升興趣。比如在學習相交線和平行線時,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畫出一組相交線和平行線,首先提問:觀察這兩組線有什么區別。很多學生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一組交叉,一組沒有。
接著教師可以再一次提問,如果把兩條直線無限延長,結果還是不變嗎?先讓學生獨自思考,寫下自己的判斷,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踐、探究、討論,最后每個小組安排一個代表來陳述自己的答案。首先,師生之間的問答互動,能夠推動問題的進展,逐漸引出知識理論,其次是對問題的思考,學生以自身的思維模式和認知來進行判斷,然后是學生之間的探討互動,在逐漸驗證和不斷質疑的過程中,不斷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最后就是全班營造的一個共同互動探究的氛圍,能夠很好地將新知識引入進來,引導促進每一位學生都積極思考,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養成。
在創造性培養的環節中,教師需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將數學知識內容與能力培養的問題聯系起來,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和教學目標,豐富教學的手段。教師要鼓勵學生敢于質疑,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的空間和創造的機會,為其營造一個積極輕松的環境,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創造意識。比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一個題目:9-1=8 16-4=12 25-9=16 36-16=20……這些等式反映出自然數間的某種規律,設n表示自然數,用關于n的等式表示出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觀察條件,然后試驗、分析、歸納、總結、比較,最后看哪個小組最先獲得答案。各同組內的成員要對其進行猜想并不斷探索,不僅需要學生擁有靈活的思維,大膽地進行猜想,還要不怕失敗,直到找到真正的規律。這種教學模式能夠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也能促使他們積極探討,嘗試與學生合作研究,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加積極,促進創造性思維的養成。
綜上所述,初中階段是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重要時期,教師要明確這一教學目標,結合數學發展的需求,創新教學組織形式,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自主地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激發其創新意識,為其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從而培養創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