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福臺初級中學 董淑玲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初中生的歷史核心素養,能夠不斷地提升初中生在歷史方面的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把信息技術與歷史教學相融合,不僅能夠鞏固初中生的歷史底蘊,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而且能夠更好地表達出初中生歷史的情感態度,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因此,怎樣利用信息技術來培養初中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成為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
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主要是基于歷史課本,通過黑板對學生講解歷史知識,學生們只能被動地接收,而沒有探索知識的主動性。在這樣的教學背景下,學生逐漸失去了對于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不利于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培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逐漸融入初中歷史教學,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歷史知識轉化為更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圖片、影像等具象化的知識,不僅能夠更加豐富初中生的歷史知識,大大提升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而且對于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培養初中生的歷史核心素養,不僅是要提升學生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認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從歷史事件中進行反思的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歷史觀。
在教學過程中逐漸融合科學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初中歷史教師需要逐漸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開啟歷史教學新模式,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首先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主動學習科學信息技術,豐富自身的知識;其次,要加強溝通與交流,學習多媒體教學方法,提升對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靈活度,總結經驗和方式方法,從而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把歷史知識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比如在講解《鴉片戰爭》一文時,首先,教師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紀錄片,通過多媒體播放,鼓勵學生在觀看紀錄片的過程中進行思考和反思,培養學生對歷史的感知能力,讓學生對鴉片于人類的危害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其次,還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中國舊社會時在國際上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在當今的國際環境下,中國的發展有哪些機遇和挑戰,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能夠不斷促進學生的思維和思考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初中歷史教學不僅要增強學生的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在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只是單一地把課本上的知識灌輸給學生,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的感悟,更加不能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幫助下,教師可以全方位地把歷史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了解事件真相,對歷史事件產生共鳴,陶冶情操。
多媒體信息技術具有信息容量大、信息豐富的特點。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點,整合相關歷史知識,形成系統性,把歷史知識以故事的形式講解給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聽歷史故事的過程中了解歷史背景,在深刻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和反思,從而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感悟歷史的魅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推行素質教育逐漸成為教學的趨勢,培養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重視,也逐漸成為評估歷史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作為實現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由于信息技術能夠更加直觀化地展現歷史知識,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升了歷史教學的科學化,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歷史知識,提升感悟能力。充分加強信息技術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成為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