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石泉初級中學 張明霞
在素質教育不斷落實的今天,音樂這門學科的社會地位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長期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存在。首先,教師對這一學科缺乏一定的重視度,往往將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學科的學習上,無視音樂美術以及體育等學科活動的順利開展。其次,教師單向灌輸的教學策略嚴重影響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對所學習的理論知識存在一定的消極應對心理,缺乏自主學習以及積極體驗的興趣。再者,極少有教師能夠在完成主體教學環節之后進行主動的反思以及總結,忽略了教育教學模式的調整以及優化升級,直接以簡單的傳統教學模式為依據,沒有結合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音樂素養培養條件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這嚴重影響了音樂課堂教學改革活動的順利落實。
為了避免上文中存在的各類不足,對于中學音樂教師來說,在開展課堂教學實踐之前必須要注重創造性教學策略的選擇,轉變傳統的教學思路及教學方向,了解學生在音樂學習過程中的真實狀態。既需要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又需要營造一個更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及理念,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感知音樂、創作音樂的機會和平臺,從而在自主學習以及獨立探索的過程中實現個人音樂素養的綜合提升。
與其他學科相比,音樂教學更加復雜,對學生的審美素養以及創作能力要求較高,為了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保證正確的教學方向,教師需要注重創造性教育教學方法及策略的應用以及分析,關注音樂教學對學生審美情趣以及音樂審美觀念的核心要求及重要作用,結合學校教育教學的現實情況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升級。從目前來看,有大部分中學的音樂教學質量不容樂觀,學生的音樂學習基礎相對偏弱,對音樂這門學科的認知及理解較為淺顯,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以及興趣。對此,教師需要針對這一現實情況,想方設法地尋求全新的教學思路以及教學資源,保障學生能夠打下扎實的音樂學習基礎,在學習興趣的引導下實現自我教育。教材的深入分析以及挖掘是基礎以及前提,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觀看相應的音樂視頻以及音頻,簡單介紹需要講授的音樂單元內容,讓學生在自主欣賞的過程中開拓個人視野,更好地掌握適合自己的音樂學習策略。其次,教師還需要注重樂理知識的教學,了解學生音樂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樂譜進行分析,鼓勵學生在打節奏的過程中提高個人的音樂素養以及賞析能力。
不同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有所區別,為了保障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實現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發展,音樂教師需要堅持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立足于目前的音樂學科教學現狀,積極采取創造性的教學思路激發學生的學習愛好以及學習興趣,營造活躍的班級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既能夠學習文化課,還可以通過音樂調節個人的情緒,實現自身的身心健康及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之前需要明確這一階段教育教學的相關要求,引導學生學習音樂知識,鼓勵學生進行主動實踐。對于一些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著眼于學生音樂學習素養以及興趣,幫助學生成就藝術夢和明星夢,挑選優秀的音樂學生代表,讓學生進行示范,通過這種樹立榜樣的形式實現學生內部的情感交流以及互動。另外,在課堂教學實踐時,教師還需要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以及參與積極性為依據,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音樂學習自信心,讓學生在主動學習和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幸福感以及獲得感。
在完成主體教學環節之后,教師需要注重簡單的反思以及總結,了解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進行簡單的評價,站在宏觀的角度關注不同評價指標的有效設置,充分體現課后反思以及評價的公正性、客觀性以及全面性。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后一階段的教育教學指明道路及方向,通過教學改革以及教學調整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在改革中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對不同細節要素的分析,深入解讀具體的創新教育教學策略及方法,堅持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通過課后反思調整教學思路,保障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從整體上提高這一學科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