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圣/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川姜鎮農業服務中心 226315
2020年6月18日,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川姜鎮某山羊養殖戶飼養的6頭山羊(自繁自養),其中1頭公羊,約30公斤左右,已于2月前閹割,生長速度明顯慢于其它同窩羊,近期又出現有爬跨、偶爾有陰莖伸出,發現有發情的母羊,表現得異常興奮等癥狀。
臨床檢查該羊被毛無光澤,偏瘦,體溫38.5℃,精神良好,食欲正常。經與當時閹割獸醫聯系,閹割時陰囊內只有一個睪丸并手術摘除。現場觸診陰囊原術口柔軟,愈合良好。根據臨床癥狀和綜合判斷,初步診斷為“隱睪”。經與畜主溝通后決定采取手術摘除位于腹腔內的另一個睪丸。
查看免疫記錄,小反芻獸疫、山羊口蹄疫已免疫,在有效期內,耳標佩戴正常。
4.1 75%酒精、醫用碘酒、0.5%鹽酸普魯卡因、藥棉、一次性乳膠手套、大挑花閹割刀,縫合針、縫合線、持針鉗、鑷子、止血紗布、20ml注射器、160萬青霉素或頭孢曲松鈉及稀釋液、止血藥品等。
4.2 由于條件限制,手術選在室外靠近羊舍,平坦、背風的場地。先清掃干凈,然后用消毒液噴灑消毒,地面用塑料布或麻袋鋪上,防止塵土飛揚,夏季還應選在陰涼處,同時羊術前還要禁食半天。
4.3 手術人員在手術前將手掌、手指、手臂清洗干凈后,先用碘酒消毒,再用75%酒精脫碘,然后戴上乳膠手套,等待手術操作。
5.1 保定 山羊采用右側平臥保定,背向術者且垂直,由畜主將后左肢往后拉直,松緊適度,術者右腳踩住羊頸部將前肢及頭部適度固定。
5.2 手術部位選定及消毒、麻醉 先用肥皂水清洗羊腹部,除去羊身上的污物及塵土,在羊髖關節前下方約3-5cm處剃毛后用5%碘酒消毒(消毒時應由中心向周圍方向順時針擦拭),待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同樣方法擦去碘酊,然后用0.5%普魯卡因6-8ml在術口周圍注射作點狀局部麻醉。
5.3 手術步驟及方法 右手持大挑花刀,在確定術口部位處切開皮膚約2-3cm的月牙形刀口(刀口可以根據睪丸大小適當擴大),用左手食指或刀柄垂直戳破腹肌和腹膜,食指伸入腹腔內,沿脊柱、腹側壁向骨盆入口處進行探摸,當摸到睪丸時用食指扣住,使睪丸不致滑脫,同時右手用大挑花刀的刀柄伸入,兩手合并聯動鉤住精索沿著腹壁把睪丸拉出切口外,用縫合線在睪丸下方2-3cm處結扎精索和血管后切除睪丸,再把術口精索送入腹腔內恢復原位,用止血紗布或棉球吸干凈術口的殘留血液,在準備縫合之前用左手食指伸入腹腔內沿腹壁旋轉一周,使腸管復位,以防止腸管嵌入的發生。然后切口撒入160萬IU青霉素適量,用縫合針依次結節縫合腹膜、腹肌、皮膚,平整手術口后再用碘酒作手術口消毒,最后分別肌肉注射160萬IU青霉素鈉2支和安絡血5mL,把羊放回單獨圈舍內。
6.1 術后24h禁食或少食,防止由于進食過多后腸管突出皮下而發生粘連,引起嵌腸造成壞死。
6.2 術后羊應單獨放置在安靜、有柔軟墊料、干凈的圈舍,采取右側臥,盡量不要左側臥,防止引起術口崩裂和感染,保持術口和環境衛生。
6.3 術后要加強飼養管理,飼喂要以青綠多汁、柔軟、易消化的飼草為主,定時、定量飼喂,飲用清潔的水并添加電解多維或VC。術后二天后可以讓羊適當運動,隨時觀察術后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可提高手術成功率。
6.4 術后用160萬IU青霉素3支或頭孢曲松鈉2支稀釋后肌肉注射,1次/d,連續使用3-5d,防止繼發感染。
該病例手術后1周隨訪,術口平整,無異樣,羊精神、體溫、食欲、飲水基本正常,隨即拆線,15d后康復,入群。
手術過程中一定要遵守無菌操作的原則,因為病原微生物可以通過手術人員的手臂,呼吸道、飛沫、空氣中的塵埃,山羊的皮膚、被毛、手術器械、物品、敷料等進入創口,從而引起感染,這直接影響到手術成功率,進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
“隱睪”的公山羊及其后代建議不能留作種用,要及時淘汰生產“隱睪”后代較多的公羊、母羊。根據相關資料顯示,雙側“隱睪”的山羊病例也時有發生。“羊隱睪”病發生率約為0.5%,在長期近親交配的羊群中可能達到10%以上,所以要及時發現,及早診斷和手術,這樣手術治療風險小,有利于山羊康復,對提高羊的肉質鮮美度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