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勤 陳遠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我國經歷了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和城市擴張進程。舊的城市規劃缺乏歷史前瞻性,許多前期遺留的老舊廠房仍然坐落在城市的中心地帶。如何對老舊廠房進行處理,成為城市治理和城市更新的重要內容。
將老舊廠房改造為科創型園區,是一條老舊廠房轉型的新路子,已經在各方和各城市的努力實踐中展現了巨大的優越性,對于幫助實現城市有序建設、適度開發、高效運行,打造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的現代化城市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就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作出重要部署,要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而對舊廠房進行改造利用,就是進行城市重整和更新,改變城市風貌,最終能夠改善城市的人居環境,加快我國的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
目前,我國各類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城鄉建設水平加速邁向現代化,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完善了城市功能、增進了民生福祉。但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隨著城市規模的快速擴張,原有的舊城市遺留下來的老舊廠房由于建筑老化、污染嚴重無法再進行開工生產。這些老舊建筑占用了寶貴的城市土地資源,影響了新城市的規劃布局,失去了自身原先的工業廠房定位,也成為了我國各大城市規劃建設和有效管理的突出難題。
老舊的工業廠房往往坐落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工廠運作的環境污染嚴重,市場競爭力不強,吸納就業能力弱,產能轉化效率低,動工拆除成本較高,與當下的依靠科技創新和節約資源的發展方式與發展理念背道而馳。因此,老舊廠房的更新改造勢在必行。
這些舊建筑的文化特色和歷史紀念意義十分厚重,老舊廠房的改造更新對于整個城市的更新改造意義重大,因此新的改造發展模式必須要充分考慮到老舊廠房的普遍現狀。
在過去的探索中,我們發現,將老舊廠房和老化建筑改造成為科創園區是一個較好的選擇。更新改造成為科創園區后,舊廠房由廢棄工業建筑變成了城市中無污染的公司辦公大廈,吸納大量創新創業企業進行孵化和發展。新的園區運作模式將會使用更清潔更集約的方式,順應國家的新發展理念,最終達到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創造新就業崗位和地方稅收,為新建筑賦能,實現長效發展。
近年來,我國各大城市老舊廠房變身“高大上”創意產業園的改造模式開始逐漸出現。
國際上,對于老舊廠房等工業建筑較早形成保護意識的是美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老舊廠房的改造風潮就已在美國盛行,創意園區、購物中心、酒店、博物館……這些改造既是對城市的空間再造和文化建設,又在節省經濟資源的前提下盤活了城市的存量資產,推動了城市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老舊廠房變廢為寶式的創意園區改造想法便是由此激發的,它是以原本的老舊廠房建筑為基礎,通過非拆遷的環保方式對整個空間進行改造,節約了資源,提升了整體運作效能。經過合理改造后的創意園區成為一個坐落于城中心的辦公園區,整體改造投入較少,文化風貌留存較好,吸納創新創業企業,成為產業孵化集群區域。改造后的科創產業園大大提升了舊廠房的產值,以無污染的運作搭建創孵平臺,引領新的消費需求、塑造新的生產生活方式。
中航長江在南昌改造建成的設計師創意產業園,就是對原南昌廢舊喬家珊食品廠廠房進行升級改造而成的。原食品廠總面積10000余平方米,設備老化,產業鏈落后,年產值約1000萬元,雇傭工人約100余人。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該食品廠被淘汰關停,廠房進入空置狀態。

南昌喬家柵食品廠原貌
中航長江公司在國家雙創口號的指引下,聯合地方政府對該食品廠進行改造,對新科創園區進行運營管理。改造后的園區容納和引入鋼結構設計、室內設計等21個設計中心及輔助團隊。截至2020年12月,該園區已經為300余名設計師、200余名大學生、400余名工程管理人員以及10000多名農民工提供就業和創業機會,使得老舊建筑重新煥發活力,產值和吸引力大大提升,跟緊了時代前進的腳步。

改造后的中航長江南昌園區
在舊改的過程中,中航長江公司也遇到了許多現實問題,這也是老城廠房改造的常見問題。
第一個就是功能改造難題。老廠房由于空容不同,不一定適宜轉化為辦公園區。其空間條件需要管理方因地制宜地進行改造,以適應未來的需要。
第二個問題是交通和停車位匹配。老舊廠房規劃建設時可能并未考慮到辦公用途,因此其周邊的交通及停車位規劃可能不夠完善。這一點,需要政府交管部門予以更完善地規劃和幫扶,產業園改造時對停車方案建設也可以予以更多考慮。
第三個問題就是產業園商業配套等。產業園改變功能用途后,成為重要的商業設施,那么水電、消防設施、配套人才公寓和酒店等周邊商業設施都必須緊密跟上,才能為產業園賦能,為產業園實現新的創意園區定位保駕護航。
改造后,中航南昌園區整體年產值約20億,至今已產生納稅9000余萬元,每年的運營管理中,設計師為園區帶來新增工程訂單5個多億,有力地支持了當地就業和持續發展。
這樣的改造模式是可以在許多城市進行完全復制的,原因就在于它符合了國家的城市建設更新導向,解決了老舊廠房改造建設的痛點。廠房改造為科創園區,能夠在充分節約資源的前提下,改造落后產能,為老舊建筑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2017年改造成功的黃浦創立方產業園
例如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石橋一路的黃浦創立方產業園,就是在廢棄多年的武漢市老舊服裝廠基礎上,經過重新定位、再次規劃和包裝,最終精心打造而成的創意主題產業園,這就是對該改造模式的復制和推廣。該服裝廠原本地段極好,位于武漢二環邊,但由于污染嚴重,近年停止生產而被廢棄。現在的創立方產業園,協同江岸區政府進行招商引資,集中了二百多家中小微企業,集產業鏈條、科創企業孵化、產研融合、園區運作為一體,極大地提升了吸納就業的能力,搭建了實體產業平臺,擁有了新的功能定位,促進了城市的更新換容。
舊建筑的活化更新也就是城市的更新改造。制造業的外遷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對停留在城市里的老舊廠房進行有效改造,是未來城市布局和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將老舊廠房改造成為創意產業園,它能夠使普通老舊建筑保留原有歷史氣息,順應現代化的時代發展潮流,從衰敗的狀態變成良性循環的狀態,是各地政府和廣大企業在實踐中探索出的一條創新和有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