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淑芳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一帶一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提出與運行,不僅為我國經濟發展指明了新方向,而且為我國建筑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隨之而來的是建筑行業的市場競爭也越發激烈。在此形勢下,如何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成了當下建筑業發展的主要課題。本文通過對建筑工程造價與其現實意義進行簡單概述,歸納了影響建筑工程造價的諸多因素,并總結出合理且科學的應對措施,從而實現對建筑工程造價的管控,以作參考。
現代社會,一件物品的質量問題成為了人們普遍的關注點,人們生活水平及質量的提高,更是加劇了此現象的衍生。對此,要以建筑工程質量為降低工程造價的前提和基礎,嚴格對工程造價進行管控,以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和發展空間。
建筑工程造價,是對一項工程實施全過程的總花費費用管理,即從籌建準備到竣工驗收交所使用的全部費用。工程造價預示著一個建筑的商業價值與實際效益,有效的工程造價,是對工程效益最大化的體現。
經初步數據統計,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比上年增長6.90%。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55689億元,比上年增長4.30%,增速低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2.60個百分點。雖增長幅度相較過低,但建筑業仍然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2010~2018年中國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總收入及其增速(單位:億元,%)
上圖,是2010~2018年中國工程造價咨詢行業總收入及其增速進行的統計。2017年,工程造價企業總收入1469.14億元,比上年增長22.05%。由此可見,建筑工程造價仍然以其獨特的發展優勢,吸引著更多的人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建筑工程造價與建筑業的不可分離性,并以同步增長趨勢,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
城市化的進程加快,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式對工程造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造價的把控意義重大,不僅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在可持續發展市場下占據一席之位,而且通過科學且合理的造價管理與控制,可以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實現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個工程的設計方案是對工程的總體規劃,而方案的設計與選擇也直接決定了后期建筑工程的質量和造價成本。對此,設計人員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理論,對施工過程中的建造工藝、施工材料與設備進行仔細甄別。另外,設計人員還要對所設計方案進行階段性考察,對相關環節進行可行性分析,實行動態設計,以應對方案中出現的錯誤,及時調整,避免工程造價成本超出預算,為按時按期完成施工保駕護航。
作為我國支柱性產業的建筑業,近年來以穩定增長的態勢吸引了一大批的專業性人才,對我國建筑業的發展也是一個極大地推動力。與建筑業息息相關的就是建筑工程的招投標建設,從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已然成熟的招投標機制在我國被廣泛應用,大批人才被引進,造價咨詢企業也隨之呈現持續的增長。而招標的價格是否合理,對企業是否能中標及中標后的整體經濟效益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其中,主要的問題就是惡意降低招標報價,采用不合理的報價方法,無法在企業競爭中脫穎而出,進而對建筑工程造價造成不利的影響。
現代施工過程中,施工材料和設備的投入在整個工程建設中占據著相當大的資金比例,而預算的增加往往來源于施工材料的浪費與設備的利用不到位。在城鎮化建設越來越趨于產業化,此種做法對建筑工程造價來說是極為不利的。其不僅體現在對施工材料的甄別與選擇中,還在于對施工設備的購置與使用,若是不能對施工材料進行合理化購置,對設備資源進行科學化使用,都會對工程造價成本造成最直接的影響。
現代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依然是建筑工程建設的主力軍,是對設計方案進行合理化整合與實現的專業化人才。在現代化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仍然表現素質不一、相關技術整合能力差、對施工工藝與技術應用不佳而無法進行規范化施工,導致工程建設不能達到預期值、各資源配置不合理、材料浪費等問題頻發。
施工階段的造價管理,是對后續工序進行合理配置與執行的基礎性措施,是對整個建筑工程的嚴格把控與規范化管理?,F代建筑工程建設中,相關人員管理意識薄弱,無法對施工過程中出現的造價成本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與控制,這不僅會影響整個施工進程,而且對施工企業的綜合效益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工程結算階段類似于對一項工作的收尾,對各類工作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縱觀現代施工建設,還未對施工結算階段的各項工作給予更多的關注力,這也往往會忽視對竣工材料的整合、查漏補缺等導致材料缺失,最終造成企業不可預估的經濟損失,進而也會對工程造價造成不小的影響。
施工設計方案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占據著決定性作用,強化施工方案的審查,不僅能在多種設計方案中擇優而用,而且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源頭降低造價成本。其不僅體現在對施工過程中材料的選用、施工技術與工藝、設備等的甄別,而且體現在對設計方案的交流與探討,以建筑工程質量為基本前提,集思廣益,從各方面擇優。從根本上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降低造價成本,實現企業經濟最大化。
對施工材料的管控及選擇上,要遵循質美價優的原則,既要挑選質量上乘的施工材料,以保證后期施工質量,又要在購置時進行價格比對,以減少在施工過程中的造價成本的管控。施工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材料的浪費,對此,除了規范施工管理,還要對施工材料進行科學化堆放和定時的檢查,防止受潮、多領、亂放等情況的發生。另外,對施工設備進行選購或租用后,注意日常維護與資源配置管理。還要對操作人員進行日常的使用及技能操作培訓,以避免操作不當造成的設備損壞。并在施工過程中,及時應對突發情況,對施工資源進行合理整合及配置,讓其發揮最大效用,以降低工程造價成本。
建筑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直接決定了工程的質量、是否能按期完成施工及施工過程中的造價管理等。由此來說,人在其中的作用極其重要,甚至會直接影響后期工程的質量。對此,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定期的理論與實踐技能培訓,從多方面對施工人員進行定期技能與安全意識考核,樹立規范化施工管理與安全機制,以減少人力成本或人為因素所造成的造價成本的提高。
管理作為當下各項工作進行及企業運作的基本推動力,廣泛存在于各個操作進程中。而作為建筑施工造價管理,有更多的不可控因素的存在,讓管理工作多了份不確定性。對此,在進行建筑施工建設中,除了要制定健全、規范化的管理機制,還要在更多不確定環境下變靜為動,實行動態化管理,從日常管理中優化責任機制,并定時對施工現場、施工材料、施工設備及竣工材料等進行檢查與記錄保存,以做到對各個環節進行嚴格把控,對施工進程的各個方面做到細節性控制,以確保工程的造價成本降低。
綜合來看,現代建筑工程造價過程中,依舊存在著很多待解決的問題,其影響因素更是來源于多個方面,而降低造價成本的關鍵要從設計方案、施工材料選擇及設備使用、施工人員整體素質及實行動態管理等多方面進行調整,以降低建筑工程造價,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