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李佳林 孫興

“十四五”時期是青島市立足“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重大關鍵時期,同時也是人口發展的重要轉折期。面對人口紅利效應不斷縮減,人口老齡化壓力日趨加大,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逐漸由過剩轉向短缺,青島市人口發展將面臨新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下,科學合理的人口預測至關重要,將關系到城市未來的發展目標、用地規模、空間布局、能源布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置等規劃。
常見的人口預測方法是基于純數學模型的函數預測法,如趨勢遞延法、時間序列回歸法等,無法明確人口規模變化背后的影響因素信息,也無法反映出未來環境變化(如人口政策等)對人口發展趨勢造成的影響。
城市常住人口指生活在一個城市中居住超過六個月的實際人口數量。截至2019年末,青島市常住人口總量為949.98萬人,比2018年末增加10.50萬人,同比增長1.12%。
從歷年數據來看,青島市常住人口長期呈現穩定、低速的增長趨勢,年均增速0.96%。從自然增長情況來看,2010年以來青島市人口年均出生率約為11.5‰,死亡率長期保持約7.5‰水平,年均自然增長率約為4.0‰,均保持較低水平。其中,受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影響,青島市在2016年~2017年經歷人口出生高峰,隨著生育政策的累積勢能釋放放緩,2018年后出生率基本回落至年均水平。在低自然增長率的趨勢之下,外地人口流入(即機械增長)將成為青島市人口規模擴張的主要動力。
1.經濟社會因素分析
首先,對“搶人大戰”之前各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指標與人口規模的關系進行分析,包括經濟規模、產業結構、就業機會、城市硬件環境等。其中,產業結構升級是地區經濟發展和質量提升的主要標志,往往意味著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是影響區域之間人口遷移、流動的重要因素。此外,固定投資迅速增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地鐵、高鐵、機場、港口等交通設施優良,城市環境和城市品質穩步提升,也為吸引人口流入提供了更多的動力。
由于青島市GDP、固定資產投資額、產業增加值等諸多指標之間存在嚴重的共線性問題,且GDP增長與人口增長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因果關系,為提高模型分析的準確性,研究僅保留產業結構、城市環境兩項綜合性指標,用以反映城市在經濟發展、產業優化、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與環境改善等多方面的總體發展情況,探究這些因素與人口增長的相關關系。運用青島、杭州等6城市2006-2016年數據,借助Eviews軟件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得到以下關系:

其中,△population表示常住人口的年增速,△industrial表示產業結構相較于上一年的提高水平,即三產占比重同比提升值;△environment指城市環境指數相較于上一年的提高水平,以此反映城市宜居環境隨時間的改善情況。模型(1)的經濟意義為:根據2006年~2016年常住人口增長規律,三產占比每提高0.01,對應的常住人口規模將增長0.64%;城市環境指數每提高0.01,對應的常住人口規模將增長0.06%。以青島市為例,三產占比從2006年的41.9%增至54.1%,年均增長1.1%;城市環境指數從3.96提升至4.39,年均增長4.3%,則模擬的常住人口增速為0.64*1.1%+0.06*4.3%=0.96%,與實際值(0.95%)基本吻合,可見模型具有較高的準確性。
2.“搶人大戰”政策因素分析
隨著2017年全國范圍內“搶人大戰”的開展,杭州、成都、長沙、寧波、鄭州等城市出臺了多項強有力的人口吸引政策,常住人口規模相較以往年份實現了快速增長。本文進一步對模型(1)進行優化,考慮政策因素的影響。設定policy為人口吸引政策,特指“搶人大戰”以來成果顯著的政策。將policy其作為虛擬變量,其取值為:2006年~2016年,policy=0;2017-2019年,城市若出臺人口政策,則policy=1,反之=0。將以上5個城市的人口增長等數據代入,得到表達式(2):

模型(2)表示,根據以上5個城市的經驗數據,在出臺“強效”人口吸引政策的年份,常住人口增速將在原基礎上平均提高約2個百分點。以2019年青島950萬常住人口為例,若出臺人口吸引政策(政策效力默認為5個城市“搶人大戰”政策的平均水平),則人口增速將有望提高至2.95%以上,即實現每年常住人口增幅超過28萬的愿景。進一步區分自然增長與機械增長,在生育政策不出現重大調整的設定下,利用自然增長率4.0‰和多因素分析模型,可以得出:在青島市常住人口年增長28萬的情景之下,其中機械增長人口將達到24.5萬??梢?,人口吸引政策很可能成為“十四五”影響人口增長的最重要因素。
1.低方案
從自然增長情況來看,低方案設定“十四五”期間,青島市常住人口基本維持當前較低的自然增長率(總和生育率約為1.6~1.7)。在機械人口增長方面,低方案假設未來不發生影響人口遷入遷出的重大因素調整(如人才政策等),使得機械人口同樣基本維持“十三五”期間的增長速度。從長期來看,這樣的低水平增長是不足取的。因此,該方案僅作為參照和警示方案。
2.高方案
在自然增長方面,設定“十四五”期間人口生育進一步放開,生育意愿得以加強,總和生育率預期達到青島市“十三五”最高水平(約為2.0),并得以在“十四五”期間維持。機械增長方面,高方案設定為:參照杭州、長沙等城市“搶人大戰”經驗,在“十四五”期間陸續出臺有效的引人政策,同時保障產業層次和城市環境質量逐年提升,實現機械人口逐年穩定、高速的增長。根據多因素分析結果,本文選擇24.5萬作為“十四五”期間青島市年度人口機械增長的參考值。
根據統計數據預測結果,在低、高方案下,2025年青島全市常住人口為1011.0萬、1130.2萬,分別較2019年增加61.0萬、180.2萬。從常住人口老齡化率來看,低、高方案下60歲以上人群占比分別達到25.7%、23.4%,與當前老齡化率(22.5%)相比,“十四五”期間青島市老齡化問題加重的趨勢將難以扭轉;但是,高方案通過大量吸引青年人口流入,對減緩人口老齡化的作用十分明顯。此外,由于高方案場景設定為生育政策徹底放開及生育意愿明顯加強,因此相較于低方案,高方案中0~4歲人群增長更加明顯。
研究發現,政策因素是對人口規模增長最為重要的影響因子之一。因此,論文的相關建議為:
1.面對年輕高素質人口日趨激烈的爭奪形勢,青島市應實施更大力度的人口引進手段和措施,創新突破人口吸引政策,構建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范有序的多元化落戶渠道,提高青島“留人”的吸引力。
2.在優化產業結構和推動產業升級的同時,加強人口吸引后續配套服務,不斷優化城市的硬環境和軟環境,為留人用人、干事創業營造富有活力的體制機制和制度保障。
3.面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做好養老托育保障工作,在保好基本、兜住底線的基礎上,大力支持非基本養老育幼服務多元化發展,做到“老有所養,幼有所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