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住宅代替商場和辦公大樓!”德國《世界報》近日報道稱,全球各地的商鋪和辦公室因新冠疫情而大規模空置,歐美國家空置率更是高達10%-25%。于是,一些缺少住宅的國家開始研究“商改住”。與此同時,遠程辦公、遠程教學的興起,讓不少企業計劃搬離大都市。“新的物業趨勢可以緩解各國的住宅房產缺乏,并平衡城鎮差距。”德國法蘭克福房地產經濟學者海利根斯泰恩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投資者可發揮供應鏈等優勢,逐鹿這一有利可圖的市場。”
住宅短缺是全球性問題
據路透社報道,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網上購物和居家工作轉變,雖然給商場和辦公樓帶來寒冬,但也給瑞典這個北歐國家解決長期住房短缺問題提供了機會。該國政府正在研究是否可以將因疫情空置的商業地產改造,以填補大約14萬套住房的缺口。
“由于新冠疫情,哥德堡和斯德哥爾摩的市中心有太多空置商鋪。”位于哥德堡的瓦倫斯塔姆地產公司首席執行官漢斯·瓦倫斯塔姆表示,目前,他們正考慮將10到20處房產改造成辦公室或住宅。在瑞典,此類案例還有不少,比如開發商斯堪斯卡公司最近就完成了將前愛立信總部改造成286套公寓的工作。
“缺少住宅現在是全球性問題。”房地產經濟學者海利根斯泰恩表示,與瑞典相似,荷蘭也是一個住宅供給嚴重不足的國家。自2012年,荷蘭就開始將閑置的辦公室、醫院、郵局等建筑改造成住宅。荷蘭中央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該國新增的所有房屋中有近14%為改造房屋。今年由于疫情,更多的商店和辦公大樓關閉,預計將出現更多的商改住項目。
巴黎政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巴黎大區空置辦公樓面積近500萬平方米,且疫情中出現大幅度增加。大區為解決住房短缺問題,正在推動將這些辦公樓改造成住宅樓。德國最大百貨集團考夫霍夫和卡爾施泰特今年上半年將170家大型百貨商店中的62家關閉。這些大型百貨商店不少將被改造成住房。
美國格林街房地產咨詢公司在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中預計,到2021年底美國將有超過50%的商店永久關閉,商業地產的空置率將進一步提高。6月底,美國聯邦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長本·卡森曾提出,鼓勵商業地產嘗試轉型,將零售空間改為經濟適用房。
小城鎮成新熱點
“在疫情中,房地產行業還出現另一個趨勢:大都市呈現出蕭條景象,周邊小鎮正在崛起為新的住房熱點。”海利根斯泰恩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在家辦公的興起,同時疫情也點燃了人們對綠地和充足活動空間的渴望,小鎮擁有更多的自由空間正好可以滿足。
德國房地產市場交易網站Im?moScout24負責人施羅德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現在小鎮和農村的房產咨詢是去年同期的兩倍多。在美國,某些風景秀麗、通勤便利小鎮的房地產也十分火熱。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太浩湖以及附近的特拉基,房產經紀人抱怨已經“無房可賣”。
除了住宅方面的變動,辦公場所也在出現位移。尤其在美國,這一趨勢更為顯著。彭博社12月初曾報道,高盛集團正考慮在佛羅里達州設立新總部,以容納其資產管理部門。甲骨文近日也宣布,將把總部從加州舊金山灣區遷往得克薩斯州奧斯汀。海利根斯泰恩認為,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得州的稅收、土地等政策有更多優惠。
路透社也發現,疫情暴發以來,過去因為學校、文化和人脈等原因不受華爾街待見的佛羅里達州,在遠程辦公和教學興起后,憑借溫暖的天氣、較低的稅負和房屋租金以及快速便捷的航班,正吸引更多紐約金融企業入駐。
需要留意的問題
舊房改造符合全球“綠色投資”的政策方向。海利根斯泰恩指出,相比新建房,舊房改造使用的資源較少,環境破壞較小,投入也較少,因此各國都在大力推動。
海利根斯泰恩表示,各國的舊房改造項目不管是政府項目還是一些大型企業的項目,都需要投資者參加招標來獲得。中國公司可以單獨競標,也可以與各國的合作伙伴一起。他認為,中國企業的優勢很明顯,比如資金實力雄厚,供應鏈完整,尤其是中國的建筑材料價廉物美。
在法國巴黎擁有一家裝修公司的李先生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在歐洲,房屋改造是一項系統工程,程序復雜,比如清理石棉、改造結構、加固天花板、遷移原有樓梯等。一般是地產集團獲得項目,然后再分拆給各個公司。他表示,歐洲政府對環保有關的事會下血本,因此此類項目很賺錢。海利根斯泰恩補充說,歐盟與中國若能順利簽訂中歐投資協定,中國投資者進入舊房改造之類的公共項目將更加容易。
不過,據《環球時報》記者實地調查,對一些寫字樓進行商改住或許較為容易,但是對臨街店鋪進行改造的困難不小。一方面,鋪面房一般位于人流量大的道路周邊,噪音和空氣污染問題都較為嚴重;另一方面,鋪面房的結構與住宅用房的結構很不同,改造成本較高。還有,鋪面房的出租價位比住宅高很多,改造是否劃算有待考量。以布魯塞爾為例,該市于克勒區商業街一間總面積不到100平方米的鋪面房月租金為4000-6000歐元,而100平方米的住宅月租金一般不會高于2000歐元。此外,在不少國家,建房之初就需要注明房屋是商用還是住宅,購買建房用地時的價格和稅率也會因此不同。所以中企在參與房屋改造之前,一定要搞清上述問題,嚴格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而且,歐洲國家對房屋節能要求很高,中企作為外來者,在相關技術上要做好儲備。▲
環球時報20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