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

2020 年一定是一段歷史的分水嶺。在疫情之后的全球化開始之后,在整個數字時代到來的時候,企業家們能夠在這段特殊的歷史時刻創造獨特的價值。
這次到了海南,能夠感受到這是一座真正了不起的英雄城市,有英雄的氣質。疫情結束了,該考慮如何讓經濟重生。
經濟重生不是為了回到昨天、回到以前,而是在更高的水平上面,從疫情中看到未來、看到趨勢、把握機會。
特別是疫情以后,全世界所有的門都是要靠自己去打開的,沒有人的門天然就是開的。這時候堅持全球化比任何時候都重要,(比)任何時候都有意義。
今天很多人認為全球化出現了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認為全球化應該是壽終正寢。
今天是真正的全球化開始的時候
今天是昨天的、原來的、傳統的工業時代的全球化正在終結,新的、真正的數字時代的全球化才剛剛開始。
以前,全球化是發達國家和大企業主導,未來,全球化應該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小企業走向世界。
以前貿易是全球化的主力,未來科技將是全球化的主力。
以前是人在流動、貨在流動,未來是數據在流動,服務在流動。
以前是傳統企業的全球化,未來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互聯網技術的全球化。
未來任何一個人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做全球的生意,未來所有的中小企業都必須是跨國公司。
這是由中國內需驅動的新一輪全球化
這一輪的全球化,尤其在海南的自貿港,這次海南自貿港是中國人制定游戲規則,邀請全世界來參與。新一輪的全球化中國將會從 “賣賣賣”變成 “買買買”。
其實不用害怕,大家覺得從 “賣賣賣”變成 “買買買”,其實中國每一次大門打開都是中國進步的象征,也是每一次大門打開中國都進步了。
上一次的全球化是美國3億人消費驅動的,中國這次的全球化是14億人的內需會驅動下一輪的真正的全球化,而帶動世界經濟。應該對美國帶動的過去的全球化表示感謝、表示感恩,但是今天需要的是更大的擔當。
進口不是終點,進口最終是要倒逼國內的產業升級、消費升級,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對企業家來說,未來的機會在于中國的小城鎮。
2014年初步做了一個統計,美國大概有不到12個城市過100萬人口,中國有167個城市過100萬人口。
而100萬人口的基礎建設,100萬人口所誕生的巨大的產業,遠遠沒有發展好。這些近百萬人口的城市也許將來會有300個,這些地方會迸發出巨大的消費潛力,內需絕對不是財富擁有者的拉動,內需應該是滿足每個普通老百姓的需求。
新的全球化是一種服務世界的能力
全球化的核心在其他國家和地區就是創造價值、創造就業,去做當地做不到的事情。如果說過去中國 “走出去”必須是要人走出去、機器走出去、資金走出去,今天的中國 “走出去”需要信息走出去、服務走出去、價值走出去。
全球化是一種服務世界的能力,不是賺世界錢的能力。中國企業應當堅定地走向全球,而不是去征服全球。
2020年是一個轉折之年。誰都有焦慮,任何時代、任何企業、任何人都有焦慮。只是有的人敏感一些,有些人不敏感。
遠的一定很好,近期很困難,中期更困難。
飛機正在穿過云層的顛簸,所以大家要把握好方向盤、系好安全帶,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未來觀。當你從未來來看今天的時候,今天的困難不是啥困難。當你只看到今天,跟昨天比較的時候,你的沮喪會越來越大。
所以,要面向未來,用未來的方法來解決今天的問題,而不要用昨天的方法來解決今天的問題。
很多人非常樂觀,很多人又非常悲觀。過度樂觀、過度悲觀都是因為沒有看清楚未來。昨天的看法和行動決定你企業的今天,而今天的看法和思考又決定了你企業的明天。
未來,不是指兩年以后你會怎么樣;未來,是指20年以后、30年以后企業會變成怎么樣。
在今天所有的巨大的不確定當中,數字化是確定的,數字化一定會全面地改造所有的行業。不是每個企業都要轉型,但是每個企業都必須升級,完成數字化升級。
現在你不要擔心跟你競爭了20年、10年隔壁的那個老王,你要擔心的是那些你完全不認識的、沒見到過的小李。這批人從來就沒有出現過,他們沒有包袱,他們采用新的技術,敢于創新,敢于用互聯網,而這些年輕人就是中國的希望。
而大部分的企業家,你們碰上最大的壓力就是他們有可能打敗你們。最后打敗各位的,不是互聯網企業,而是用好互聯網技術的企業。
要利用數據化來進行升級自己的管理,升級自己的組織,升級自己的產品。未來十年是傳統企業數字化的最后十年。
鏈客盈銷系統掌握全部流動會員營銷數據,能夠基于數據進行企業管理和智能決策,利用互聯網工具對會員進行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理。
在20年前去過很多的城鎮,不斷地在講互聯網對零售行業的沖擊,對制造行業的沖擊,大家并沒有當回事。直到淘寶、天貓、阿里巴巴、百度、騰訊起來以后,大家突然覺得 “狼來了”,其實狼一直都在。
如果你今天不準備變革,十年以后相信你一定是數字脫貧的對象。直到今天,很遺憾,還有很多企業家依然在講數字革命是危言聳聽,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只是簡單的工具。
數字技術將重新定義生產制造、重新定義零售、重新定義技術、重新定義生產資料和一切,甚至很快這個技術將會引發全社會的所有生產關系的變革、政治的變革。
假如數字經濟不起來,我們這個國家、整個世界很有可能由一場技術革命演變成一場社會革命。
其實,未來距離技術越遠的行業,越是沒有被技術改造的行業,機會越大。很多企業其實只要投入更多的技術,在人才理念上多一點點,所獲得的收益和價值是非常確定的。
今天你純粹做一家互聯網公司,你未必有回報。但是你今天把傳統企業變成數字化企業,你的回報是肯定巨大的。
傳統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關鍵在于觀念,關鍵在于理念,責任一定是在一把手身上,責任不在技術部門。一把手不改變的企業,一定不是一家有遠見、有擔當的企業。
2020年注定是改變歷史的一年。要用未來的眼光、戰略的眼光與世界溝通,通過努力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