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2020年,很多企業家不禁感嘆,市場充滿了各種變化與不確定性!是的,競爭與變化無處不在:
原來高速增長的業務開始下滑;
新產品上線的速度跟不上市場變化的速度;
客戶需求越來越多樣,精準營銷越來越難做;
業務越來越復雜、系統越上越多,讓企業不堪重負。
而面對市場的各種不確定性,數字化轉型成為企業的一致選擇。把數字化當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有數據顯示,全球Top1 000的企業中,有67%的企業已經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企業的核心戰略。
而此次疫情,又對企業的數字化水平進行了一場嚴峻的考驗。數字化水平較高的企業,能夠依托數字化管理手段,降低各類運營風險,靈活調整業務、快速應對變化,有效控制疫情的影響;與之相反的是,數字化發展水平較低的企業,調整難度大、應對不及時,生存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試問,面臨“數字化暴風雨”,企業生存力又有多強,又能否抵擋得住?在探索數字化轉型的路上,企業又會遇到哪些難題與困局呢?
該不該轉型:
創新還是求穩,如何把握兩者平衡點?
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采購了IT硬件設備、上線了信息化系統、增加了智能軟件,更是一種變革。它推動企業組織轉變業務模式、調整組織架構、優化業務流程,甚至是對企業文化的重新定義。轉型意味著變革,革新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
但是,不轉型、固步自封依然面臨著風險,市場份額的丟失、員工更多地跳槽到更具創新性的競爭對手陣營等。一項針對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的450名IT高管的調查顯示,87%的受訪者表示,如果未進行數字化轉型,他們會感受到明顯的危機感。
所以,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必然,但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充分考慮企業的發展階段,平衡好創新和求穩之間的關系。
能不能轉型:
數字化轉型,究竟是短期支出還是長期投資?
大家都承認數字化轉型是一個趨勢和必然,但是有些企業總在猶豫,他們在轉型中更多地考慮了技術復雜、缺乏相應技能、失敗風險、前期投入成本高等種種因素。
網上有數據顯示,有30.9%的受訪者認為,數字化轉型的成本是阻礙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大挑戰之一。
這就需要企業思考一個問題:數字化轉型,究竟是短期的成本支出,還是能夠未企業帶來價值、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投資?
盡管數字化轉型前期需要進行大量的投資,但是數字化轉型,為企業帶來了工作流程的優化、工作效率和準確度的提升,解放了大量人力成本,有效改善客戶體驗,其實,IT部門的職責已經逐漸從成本中心向價值中心慢慢轉移。
比如,傳統產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是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途徑,但數字化過程中的網絡安全問題、“數據孤島”問題、生態圈融入問題等,是傳統產業亟待突破的現實難題。數字經濟是亞太乃至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數字經濟是伴隨著信息技術興起而發展起來的經濟業態,它構成了當前全球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內容,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未來,并且與傳統產業發生了深度融合,逐步推動著產業與全社會的數字化進程。隨著信息化與工業化不斷融合,在我國逐步發展成為制造強國的背景下,傳統產業亟須加快數字化轉型,加強各個行業之間的融合發展,突破傳統模式的局限性,加速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為了適應數字化轉型發展,大部分企業都建立了相應的生態圈,但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參與企業數量不足。根本原因是大部分企業建立的生態圈以自身發展為核心,從而造成多個企業生態圈矛盾沖突加劇。實際上,企業的經濟實力決定了誰融入誰的生態圈。
以上不僅僅是傳統企業要面臨的問題,更是其他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誰適合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轉型是否是萬能的?
當數字化轉型熱潮來襲,所有人都想把握住風口,順勢而上,但all in 數字化轉型,真的能皆大歡喜嗎?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相當長的一個階段里,并不是所有企業能順利完成轉型任務,比如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的創始人未必能夠認識到數字化轉型的價值。對于一些早期的業務,光依賴人工的作業方式,也能發展得不錯。老板看不到明顯的痛點,又考慮到投入產出比,自然不會選擇數字化轉型。
其次,由于中小企業的利潤規模較小,即便有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也沒有足夠的資金預算來建立自己的信息技術團隊。而采購外部的系統,知名品牌很貴,動輒一年幾十萬到幾百萬元,不知名品牌功能又不健全,提供的價值有限。況且,數字化轉型需要的不僅是一個系統,而是一系列的系統,這些系統之間的打通和維護,也需要持續不斷地投入經費。因此,財力也是一道很現實的門檻。
要知道,數字化轉型不僅是引入系統這么簡單,還伴隨著組織架構、業務流程、決策權力的調整。雖然軟件供應商可以根據企業的需求進行系統的定制,但在一些基本的業務流程上,必須規范地、符合邏輯地去搭建。這就對業務原有的運作機制提出挑戰,必須由“野路子”升級為“正規軍”。這樣極可能動到中層管理者的奶酪,因此推動的時候必然遭受阻力。
如果企業里原本就使用著一套老舊的系統,要切換成更先進的新系統,成本也相當高。尤其當各個系統的耦合度很高時,系統切換的工作量也會變大,必須保證切換后其它系統能夠正常運轉。在實施的過程中,往往會碰到諸多意外,處理起來焦頭爛額。另外,相關的業務人員也得摒棄老系統的使用習慣,參加新系統的操作培訓,這也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只有同時具備過硬的業務知識及數理知識,才能洞見到當前業務管理的局限在哪里,應該如何通過系統來突破。不懂這些,會對系統的能力缺乏想象,也無法理解和信任系統的決策,自然會拒之門外。
所以,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數字化轉型的不同階段,面臨的挑戰也不一樣。既考驗老板意識、也考驗資金體量、組織能力、人才素質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