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詞庫音系學中的聲調
作者:道格拉斯·蒲立本,著;馬秋武,李繼宏,譯
出版單位:商務印書館
出版時間:2020年
ISBN-9787100179690
定價:39元
《詞庫音系學中的聲調》一書,以非洲語言的聲調問題為核心,在詞庫音系學理論框架內對某些聲調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對不充分賦值、重調以及合格條件等問題的深入探討和論證,為自主音段音系學、詞庫音系學和不充分賦值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全書共分為六章,第一章對詞庫音系學和自主音段音系理論的若干要點進行概述。第二章通過對降階問題的系統研究來說明語音組件與音系組件之間的差別。第三章重點討論形態與音系的交互關系,詳細闡釋循環聲調聯結等問題。第四章論述聲調缺省賦值的證據,以及缺省賦值規則與其他音系規則的排序問題。第五章從全新角度解讀重調語言及其分析方法。第六章結合具體實例探討了詞庫和后詞庫規則在系統上呈現的屬性群組問題。
筆者在進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英語音系》的翻譯與研究”(18BYY029)及“中國英語學習者音系能力提升及拓展策略實證研究”(19BYY213)研究時認真研讀了該書。該書中譯本由復旦大學馬秋武教授編譯完成,與原著相比,譯著的學術價值絲毫無損,高度契合地傳譯了原著作品的理論思想。更難能可貴的是譯文在高度忠實原文的情況下,還能保持語言連貫流暢,讀來一氣呵成。
該譯著在理論的傳播、推廣和實際應用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對漢語聲調研究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在原著中,蒲立本列舉大量非洲聲調語言實例,從空間視角對自主音段音系學中的聯結規約與合格條件做出了更強的限定。同時,蒲立本清晰地界定了詞庫音系與后詞庫音系的規則及應用轄域,準確地闡明了詞庫音系—后詞庫音系—語音部分整個語言處理過程。這一語音研究背后的理論框架具有重要價值,可以稱之為現代語言學研究中的典型范式。因此,該理論框架對同為聲調語言的漢語及其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馬教授在譯者前言中提到,目前的漢語聲調研究大多關注聲調的表征與聯結,很難找到層面歸屬清晰的漢語聲調研究成果。大部分漢語聲調研究也并未依據“詞庫音系—后詞庫音系—語音部分”這一基本的理論框架進行,對語音與音系的關系也存在很多誤讀和誤解。因此,譯者期望通過翻譯一些具有代表意義的音系學理論著作,能為漢語研究的理論和方法灌注新鮮血液,對青年學者樹立現代語言學理論意識、拓展語言研究視野有所裨益。
綜上所述,《詞庫音系學中的聲調》在語言學發展史上對自主音段音系學和詞庫音系學的構建與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將這樣一本具有代表意義的語言學理論名著譯成中文,對漢語聲調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復旦大學 內蒙古財經大學 孟小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