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朝暉

1996年12月17日聯大主席伊斯梅爾(中)和第六任安理會秘書長加利(右)祝賀安南出任第七任安理會秘書長。
1996年12月13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一項決議,一致通過向聯合國大會推薦負責維和事務的副秘書長科菲·安南出任下屆秘書長。當年12月1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任命這位來自撒哈拉以南的加納人接替加利為第七任聯合國秘書長,從而使這一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在其51年的歷史上第一次由黑人出任最高職務。
可能安南自己也未曾想到,在他任職的十年里,正好遇上伊拉克戰爭及全球范圍內的艾滋病大流行。而他也在這兩方面做出許多努力,極大程度上強化了聯合國的全球影響力,為世界和平與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安南是首名來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聯合國秘書長。他的職業生涯幾乎全部在聯合國度過,是首名從聯合國職員一路晉升至秘書長職位的人。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外交家,他通曉英語、法語和幾種非洲語言,講話溫和,性格直率,待人坦誠,頭腦冷靜,富有幽默感。
安南早年就讀于加納庫馬西理工大學,曾到美國和瑞士留學,先后獲美國明尼蘇達州麥卡萊斯特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和麻省理工學院管理學碩士學位。1962年進入聯合國工作后,他先后在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聯合國總部、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聯合國難民署和世界衛生組織等部門工作。1974年中東“十月戰爭”后,他擔任駐開羅的聯合國緊急部隊民事長官。20世紀80年代初,安南調回聯合國總部,先后擔任人事和財政部門的領導工作。1986年升任聯合國助理秘書長,負責人事廳的工作。
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后,安南負責同伊拉克談判釋放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工作人員的人質問題。此后,他率聯合國小組同伊拉克進行了“石油換食品”的談判。1993年3月,安南出任聯合國負責維持和平事務的副秘書長,主管聯合國在世界各地的維和行動。曾作為負責前南斯拉夫地區的聯合國秘書長特使和赴北約特使,協調有關國家的關系。
正因為出色的外交履歷,第51屆聯大在1996年12月17日任命安南為聯合國第七任秘書長。2001年6月,聯大通過安理會提名安南連任秘書長,任期至2006年12月31日,也因此成為21世紀第一位聯合國秘書長。
就任秘書長后,安南提出了第一個改革計劃——“振興聯合國”。他將這份改革方案稱為“無聲的革命”,目的是精簡人員,減少流程,取消重復勞動以及改善聯合國的形象。
雖然安南自此之后的人生都在海外度過,但他從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個非洲人,并總是以此稱呼自己;他的發言永遠不離“發展”和“非洲”兩個字眼,不斷呼吁發達國家增加對非洲的援助,減免其債務負擔。他還多次努力維持國際社會對非洲這個世界上處境最為不利的區域的承諾,包括在1998年4月向安全理事會提出關于“非洲境內沖突起因和促進持久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的報告。
在世紀之交,安南組織了千年首腦會議,制定《千年發展目標》;為了解決非洲發展的主要障礙艾滋病,他與美國大制藥廠老板見面,請求他們降低藥品價格。在歷任秘書長中,他訪問非洲的次數最多。盡管有人認為,安南在任期間,非洲地區危機不斷,剛果和蘇丹達爾富爾就是最好的例證。但在非洲人、尤其是家鄉人眼里,安南是完美無缺、受人尊敬的“非洲之子”。
安南對國際和平的貢獻也有目共睹。無論是非洲戰亂、中東危機,還是東帝汶騷亂、阿富汗戰爭,或者是在其他非常敏感的政治危機中,都有他穿梭斡旋的身影。
安南任秘書長的10年,是聯合國維和部隊最為繁忙的10年,他也成為歷任秘書長中出訪戰亂地區最多的一位。無論是巴以沖突、非洲戰亂、阿富汗危機、敘利亞內戰,到處可見他斡旋的影子。安南說過:“不可否認的是,我們處在一個非常野蠻的世界,周圍有些非常邪惡的人。但我所做的工作要求我,有時候為了挽救生命,我也必須和這些人握手,聽他們講話。”
他在1998年伊拉克危機中表現出了高超的外交才能和勇氣。當年,美國和西方國家因伊拉克拒絕同聯合國武器核查員合作而準備對伊大打出手。安南親赴巴格達,與薩達姆一起抽雪茄,說服薩達姆與美英達成協議,至少在半年多的時間里避免了一場轟炸。
第一任期的5年是安南秘書長生涯的黃金時期。在安南的努力下,聯合國的聲譽空前提升。2001年,安南和聯合國一起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并在當年輕松連任,達到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頂峰。
2003年1月,就在伊拉克戰爭一觸即發的前夕,安南應邀去白宮出席晚宴。席間,賓主言談甚不投機,布什最后干脆不客氣地說:“科菲,你做你該做的事,我也要做我該做的事。”當第一批炸彈落向巴格達時,安南對安理會說:“無論對聯合國還是國際社會來說,今天都是一個悲哀的日子。”他曾說,自己最大的遺憾是未能阻止美國對伊拉克的軍事行動。
在安南任職期間,聯合國的角色也發生了根本轉化。兩極格局的終結使世界各地潛伏的沖突和矛盾不斷釋放,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促使聯合國承擔起更多的全球責任,聯合國的行動變得更具實質內容。維持和平、推動發展、防治疾病、發展人權……一項項任務排滿了秘書長的日程。
安南也非常重視協調聯合國與中國的關系,曾于1997年5月、1998年3月、1999年11月、2001年1月、2002年10月、2004年10月、2006年5月七次訪華。卸任聯合國秘書長后,又多次來到中國。
2018年8月18日,安南在瑞士首都伯爾尼因病去世,享年80歲。“在很大意義上,安南就是聯合國,”聯合國現任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聲明中說,“他帶領這個組織,以無與倫比的尊嚴和決心進入新千年。”
安南被公認為是最富改革精神的聯合國秘書長。當今世界依然動蕩不安,但是安南為全球和平與發展做出的努力,依然會留在人們心中。
1960年12月14日,聯合國大會通過關于給殖民地獨立的宣言。
1939年12月15日,電影《亂世佳人》舉行首映式。
2011年12月16日,俄羅斯正式加入WTO。
1959年12月18日,世界上第一臺晶體管計算機——IBM7090由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制造成功。
1972年12月19日,美國“阿波羅-17”宇宙飛船在太平洋目標區濺落,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結束。
1963年12月20日,在聯邦德國的法蘭克福開庭審判22名納粹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