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勇
在市人大常委會統一部署下,市人大城建環保委圍繞“十四五”期間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生態之城建設進行專題調研,為建設生態之城作出人大貢獻。
聚焦環境建設的重點。市人大城建環保委確定了“1+3”項調研重點,“1”即“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總體目標和指標體系,“3”指水環境治理、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與保護等三個重點領域。委員會圍繞這4項重點內容,與市政府有關部門專題座談,聽取環保領域專家學者的見解,委托高校智庫開展課題研究,同時結合土壤污染防治、生活垃圾管理、野生動物保護等法律法規的執法檢查廣泛聽取社會各界意見。
找準環境治理的短板。隨著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全面推進,本市生態環境治理逐步踏入“深水區”,結構性矛盾和深層次問題逐漸凸顯。調研發現本市生態環境保護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和短板問題:治理成本逐漸提高,質量提升難度加大;結構性污染進一步壓減的難度很大;水環境、固廢利用和處置等環境基礎設施能力缺口不容忽視;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渠道有限,產業布局尚未形成;污染防治工作的一些扶持政策、配套標準、制度規范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確定環境攻堅的目標。根據調研情況,委員會認為,“十四五”既要保持對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高壓態勢,又要注重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協同共治,為此針對政府規劃草案擬定的發展目標和控制指標提出項目化的建議。提出一方面要強化底線約束,把大氣、水、土壤等環境質量保持穩定作為底線目標,另一方面要“加碼”部分規劃目標,如增加規劃中原來沒有的“無廢城市”發展目標,保留規劃中原擬取消的化肥、農藥減施指標等;建議優化調整部分重要指標,健全污染防治的法規、標準、政策體系,建設涵蓋大氣、水、土壤等領域的綜合性生態環境監管信息系統并實現“一網統管”,推進長三角區域近岸海域協同保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