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羅妮卡·桑奇斯·本科莫 孟冉

01|選自《像素》(Pixels)系列作品
阿根廷攝影師亞歷桑德羅·查斯科爾伯格(Alejandro Chaskielberg)有多種學科背景,擁有電影攝影(阿根廷國家電影學院)、古典音樂研究(曼努埃爾·德法拉古典音樂學院)、平面動畫(阿維利亞內達國家藝術學院)和工業設計學士學位。
這位南美洲攝影師離開他的家鄉布宜諾斯艾利斯,跨越國界來到巴拉那河三角洲、肯尼亞、蘇里南、阿根廷巴塔哥尼亞等偏遠地區講述視覺故事。其中,他在巴拉那河三角洲的島嶼上生活了3年,并拍攝出他的第一部攝影書籍——《信條》(La Creciente)。
如今,查斯科爾伯格依舊熱衷于記錄偏遠地區的社會面貌,但用他的話說,他的紀實作品已經逐漸演變為一種表演行為,雖然它們看起來仍像是對現實生活的捕捉。他不斷對充滿想象力與視覺張力的表現手法進行研究實踐,并創作出《迷宮》(Laberinto)和《像素》(Pixels)系列作品。對話亞歷桑德羅·查斯科爾伯格
你曾花費數年時間在偏遠地區進行拍攝,為什么會對這些地方感興趣?
查斯科爾伯格:我成長于布宜諾斯艾利斯一個典型的中產階級家庭,父親外出工作,母親在家照顧三個孩子,生活平穩而有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想要擺脫常規,因為意外總是能讓我感到興奮。也許,這就是為什么我要講述這些我從未體驗的生活故事,這里的人們與我有太多不同。我尊重這些生活在社會邊緣的群體,并試著給他們拍照,以顯示他們的生活在我看來是多么的非同尋常。
為什么選擇在夜間拍攝?如何利用光線進行創作?
查斯科爾伯格:夜間攝影能夠將時間凝聚在一個畫面中,就如同在黑色的畫布上作畫。通常,我需要幾分鐘甚至幾個小時進行曝光,在漆黑的夜里照亮拍攝對象與周圍環境的過程,也讓我感到有趣和興奮。我會隨意使用不同光源照亮拍攝場景,光線布置毫無邏輯可言。這正是我想要的——使畫面產生一種新奇的視覺效果,如同戲劇表演的照明方式。在創作過程中,我會穿著深色的衣服,點亮手電筒在鏡頭前快速穿梭。雖然我沒有被相機捕捉到,但實際上我正是以這樣的方式融入我的作品。
你經常選擇在滿月進行拍攝?在創作之前是否有詳細的計劃?

02|選自《像素》(Pixels)系列作品

03|選自《像素》(Pixels)系列作品04|選自《像素》(Pixels)系列作品

05|選自《像素》(Pixels)系列作品

06|選自《迷宮》(Laberinto)系列作品
查斯科爾伯格:我的第一個系列作品《信條》講述的是巴拉那河三角洲島嶼的生活故事,這組作品都是在滿月之夜進行拍攝。當時,還沒有便捷的應用程序可以計算月亮的位置,所以我用指南針和海軍水文局提供的信息來制定拍攝計劃。這是一項非常細致的工作,我需要準確的信息來實現我想要的光線效果,同時,這個過程對我來說又充滿了樂趣。
但是,現在我的工作方式已經有所不同,一方面是由于我最初的自然主義風格發生了改變,另一方面,我發現僅在滿月時拍照十分低效,每年只能拍攝很少的照片。
你的作品經常被評論為充滿電影式的視覺效果,在我看來,它們同時也是充滿畫意的。除了電影制作的學科背景,你的創作風格還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查斯科爾伯格:我深受所讀故事的影響。事實上,在閱讀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的《看不見的城市》時,我開始創作第一個攝影作品《邊界》(Borders)。卡爾維諾在書中描述許多現實之外的奇妙城市,我決定拍攝這些虛構城市中的人物。于是,我將鏡頭聚焦在不同海灘上的人們,并使用強烈的閃光燈試圖將他們與環境隔離開來。
繪畫是另一種對我產生很大影響的媒介。例如,當我在創作第一本書《信條》的時候,我受到巴爾蒂斯(Balthus,具象繪畫大師,被畢加索稱為“20世紀最偉大的畫家”——編者注)繪畫作品的啟發。在我的一張照片中,一個女人坐在草地上的姿勢和巴爾蒂斯的一個繪畫主題十分相似。我認為,我的作品與繪畫有著密切的聯系,我總是試圖在圖像中強化對色彩的運用。我使用手電筒和其他不同的光源在黑夜中作畫,這與畫家的創作過程十分相似,只不過我是在三維空間中創作。
你最近出版了第三本書《迷宮》,描繪了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山脈中的一個隱秘迷宮,你是怎么發現這個地方的?
查斯科爾伯格:這是一次偶然而神奇的邂逅。2014年夏天,我在巴塔哥尼亞山區露營,一個朋友建議我去參觀一個迷宮。我和兩歲的女兒勞拉一起旅行,拍攝她睡在不同風景中的畫面。我拍了勞拉在迷宮里的照片,并對它背后的故事感到驚訝。這座迷宮是克勞迪奧·列維和多麗絲·羅梅拉夫婦建造的,在此隱秘了20年。2014年,這座迷宮才對公眾開放,在此之前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我目睹了游客們如何享受這個地方的神奇,并深受觸動。這座迷宮的主人在幾年前也曾與我父親共事,這一巧合更使我與這座迷宮建立起奇妙的聯系。幾個月后,我找到了迷宮的建造者,并開始創作關于這個地方的攝影書籍,大概花費了兩年時間才完成。
在拍攝阿根廷巴塔哥尼亞地區的作品時,你的創作風格開始融入更多戲劇化效果,這是在拍攝時便有意為之,還是在后期開始思考的事情?

07|選自《迷宮》(Laberinto)系列作品08|選自《迷宮》(Laberinto)系列作品

09|選自《迷宮》(Laberinto)系列作品
查斯科爾伯格:《迷宮》的創作方法與我之前的作品不同,它更像是一個表演項目,而不是記錄行為。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我作為藝術家在故事講述方式上的進步,使之成為更加引人注目的戲劇場景。在拍攝這組作品時,我運用了顏料、火和燈光等可見光源,它們之間的安排沒有邏輯可循。雖然我也拍攝了生活在這個偏遠地區的人們的肖像——就像我在之前的作品中所做的那樣——但這次我開始以不同的方式工作,畫面中的人物被附加了表演元素,這樣的安排使照片更加具有戲劇化。
你的最新作品《像素》是何時開始創作的?標題和畫而中反復出現的移動通訊設備有哪些含義?

10|選自《迷宮》(Laberinto)系列作品
查斯科爾伯格:《像素》表現的是互聯網給現代人帶來的影響。我們總在努力給自己創建一個虛擬形象,卻逐漸失去與當下和現實的聯系。人們在網絡中過著另外一種生活,有時甚至認為它比現實生活更有趣。2018年底,我在阿根廷旅行時免費開設了攝影課程。在那里,我想創造性地使用手機設備作為光源,拍攝我的學生與每個城鎮的典型景觀。于是,我要求學生們用手機照亮他們的臉。每個人都選擇了一種光源的顏色,然后我們用所有彩色光線形成最終圖像。因為畫面中的每個人都貢獻了一個光點,因此作品的標題名為“像素”。對我來說,每個人選擇的顏色代表了他們內心世界的虛擬形象。這些豐富的色彩也體現了社會的多樣性。
在你看來,《迷宮》是否對《像素》的創作產生影響?
查斯科爾伯格:我認為是這樣的,因為這兩個系列作品中都存在表演和色彩的元素。在此之前的作品中,我更多地是以紀實攝影的方式進行實踐,而現在,我在試圖突破紀實語言的局限。《迷宮》讓我進一步擴大了對表演的探索,以及對景觀和光線的藝術運用。我認為,《迷宮》的創作方式為《像素》奠定了基礎。回顧過去的作品,我想我已經不再把攝影僅當作對現實的記錄,而是將其視為具有個人風格的藝術表現。
你是否考慮過將創作范圍延展到中國?
查斯科爾伯格:我想繼續將《像素》作為攝影教學和表演式創作的基礎。這是我在家鄉阿根廷拍攝的系列作品,我希望與來自我國其他省份的學生一起分享我的創作經驗,并邀請他們共同創造一份事業。《像素》談論的是一種全球化的趨勢,我可能會把它擴展到世界的任何地方,這將是非常棒的體驗,如果能在中國繼續創作就太好了!
(責任編輯:孟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