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亞 皮小雯 吳明
摘要 2020年,江口縣入汛較常年相比提前15 d。自3月26日入汛后,前半年,江口縣先后遭受14次暴雨襲擊。其中最嚴重一次為6月29日傍晚至30日凌晨發生的特大暴雨天氣,全縣共出現3站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278.2 mm,最大小時雨強139.8 mm,壩盤站點連續2 h降雨量超過100 mm。在前期土壤含水量已達飽和情況下,氣象部門提前發布強降水天氣預報,及時開展“三個叫應”,縣人民政府緊急轉移群眾,無因災死亡人員,有效減少了國民經濟損失。對6月29日強降水天氣過程服務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為日后出現類似暴雨天氣過程提供科學指導。
關鍵詞 江口縣;特大暴雨;氣象服務;總結
中圖分類號:P458.1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6–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6.017
1 天氣實況及影響
受高空槽、中低層切變線影響,2020年6月29日傍晚至30日凌晨,江口縣出現入汛以來最強的一次區域暴雨天氣過程。統計29日08∶00—30日08∶00雨量,江口縣出現3站特大暴雨,4站大暴雨,11站暴雨,19站大雨,最大降雨量為壩盤278.2 mm,連續2 h雨強均大于100 mm,最大小時雨強為水泥廠139.8 mm。強降水時段主要集中在29日20∶00—30日1∶00。
2 氣象服務情況
2020年入汛以來,江口縣高度重視汛期服務工作,成立汛期服務領導小組,修訂完善《應急預案》《汛期氣象服務手冊》等內容,嚴格執行汛期氣象服務領導值班制度和業務人員24 h值守班制度,扎實開展氣象服務工作,做到汛期氣象服務工作每周一安排,每月一學習總結,確保安全度汛[1]。
2.1 應急響應組織情況
江口縣氣象局于2020年6月29日12∶55執行啟動氣象災害(暴雨)IV級應急響應命令,進入重大氣象災害IV級應急響應狀態,實行主要領導帶班,業務人員堅持24 h值班,加強天氣監測,密切跟蹤天氣變化[2]。30日00∶15將氣象災害(暴雨)IV級調整為II級響應命令。主動向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通報發布預報、預警、雨情信息,提出防范措施建議,縣防汛抗旱指揮部迅速反應,并迅速啟動暴雨災害應急響應,縣委書記到暴雨災害點指揮調度。
2.2 準確預報
對于此次特大暴雨天氣過程,6月26日,制作《氣象信息報告》指出“29日夜間到30日白天陰天有陣雨或雷雨,雨量中到大雨,個別鄉鎮大暴雨”,并提示注意防范局地強降水引發的城鎮內澇、山洪、塌方、滑坡、泥石流、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災害。應報送縣委、縣政府及相關部門,并致電應急、防汛、自然資源等部門及時查收,做好防范。29日13:00通過QQ、微信、短信、微博、LED屏等渠道發布強降水天氣預報[3]。
2.3 預警情況
2020年6月29日18∶16通過國突系統發布雷電黃色預警信號;20∶06發布暴雨藍色預警信號;20∶40將暴雨藍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雨橙色預警信號;21∶05將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暴雨紅色預警信號;21∶22對江口境內所有手機用戶全網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21∶54發布山洪、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紅色預警;22∶10發布城鎮內澇氣象風險預警信號;22∶46將雷電黃色預警信號升級為雷電橙色預警信號。暴雨結束后,及時解除暴雨預警信號和應急響應。
2.4 叫應情況
當監測到境內有站點降雨將達50 mm,值班員電話叫應應急、自然資源、防汛辦及強降雨區域所在鄉鎮,提示做好防范。有站點降雨量達到100 mm時,值班領導電話叫應縣委書記、縣長、分管氣象工作副縣長及鄉鎮主要負責人,提示目前縣內降水回波較強,及時轉移群眾。共開展電話叫應20余次,100余人次。叫應后縣委書記赴強降雨現場組織群眾轉移。
2.5 加密會商,密切跟蹤
暴雨發生期間,值班領導及值班員充分利用貴州省短臨一體化平臺,掌握降雨云系變化,多次與銅仁市氣象臺、雷達站電話及網絡會商,掌握強降雨持續時間及未來天氣發展趨勢,滾動發布雨情信息,通過手機短信、QQ、微信等渠道每半小時對外發布一期《雨情快報》。
3 氣象服務效益
據應急管理局統計,此次強降雨造成江口縣壩盤、桃映、雙江、凱德四個鄉鎮(街道)37 050人受災,無因災死亡人員,全縣直接經濟損失13 659.4萬元;農作物受災面積462.09 hm2,成災163 hm2,絕收82.293 hm2;烤煙受災0.13 hm2;果園受災面積8 hm2,成災面積4.67 hm2,絕收面積1 hm2;因災導致養殖魚損失約1 200尾,約160 kg,直接經濟損失1 573余萬元;毀壞耕地面積171.6 hm2,直接經濟損失2 574萬元;林業受損面積1 432.5畝,直接經濟損失145萬元;因災倒塌房屋10戶33間,嚴重損壞房屋40戶104間,一般損壞房屋249戶559間,直接經濟損失702.2萬元;4家企業因災受損,直接經濟損失195.2萬元;公益性設施直接經濟損失214.8萬元;家庭財產直接經濟損失2 346.56萬元(其中:受損車輛157輛,損失663.16萬元;24戶商戶門面,損失410.9萬元);基礎設施損失5 838.64萬元。
4 結語
在暴雨區與前期暴雨區重疊、小時雨強較大、降水時間集中形勢下,此次強降雨沒有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得益于及時的氣象服務和部門聯動及縣人民政府的迅速反應,有效減少了災害損失。面對貴州復雜地形,在預報落區和強度不能滿足精細化氣象服務情況下,各級氣象臺站值班員保持高度警覺,堅持24 h值守,密切監視、跟蹤服務變成氣象防災減災重要環節。本次強降雨過程,預警信息發布及時,落實“三個叫應”制度到位,為江口縣防汛救災工作提供了科學的決策依據,也受到了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參考文獻
[1] 張邵陽,王麗娟.五常2017年8月2–4日暴雨天氣過程氣象服務工作總結[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6):52,60.
[2] 張瑤,馬麗英,何耀.松桃縣2014年7月14—16日特大暴雨天氣服務分析[J].農業災害研究,2014,4(12):42–43,53.
[3] 周繼先,聶云.思南縣2014年7月13–17日持續性降水特征分析和服務總結[J].安徽農業科學,2014,42(30):10609–10610,10656.
責任編輯:黃艷飛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orrential Rain on June 29, 2020 in Jiangkou county and Consideration 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U Xue-ya et al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Jiangkou County, Jiangkou, Guizhou 554400)
Abstract In 2020, Jiangkou County will enter the flood season 15 days earlier than usual. Since the flood season began on March 26, Jiangkou County has been hit by 14 heavy rain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The most serious one was the extreme heavy rain that occurred from the evening of June 29 to the early morning of June 30. There were 3 extreme rainstorms in the county. The maximum rainfall was 278.2 mm, the maximum hourly rainfall was 139.8 mm, and the rainfall at the Bapan site was continuous for 2 hours. More than 100 mm. When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reached satur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the meteorological department issued a forecast of heavy precipitation in advance, and carried out the "three responses" in time. The county people's government urgently transferred the masses without any death due to the disaster,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d the national economic loss.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service situation of the heavy precipitation weather process on June 29, an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similar heavy rain weather process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Jiangkou County; Torrential rai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作者簡介 吳雪亞(1992–),女,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綜合氣象業務工作研究。
收稿日期 20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