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聲東
摘要 本文對樟江流域景區各種水體進行連續取樣分析,得出樟江景區水的全年化學變化特征。根據水體鍶元素和鍶同位素特征,利用同位素方法和水化學分析方法,辨別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對地表水水質的影響,從而為水源保護提供具體的依據。
關鍵詞 風景區;水質變化規律;水源保護
中圖分類號:P641.12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20)06–0–02
DOI:10.19383/j.cnki.nyzhyj.2020.06.061
樟江河為珠江流域柳江水系打狗河的支流,流域涉及茂蘭鎮、玉屏街道、朝陽鎮、瑤山鄉等鄉鎮。荔波樟江流域水資源非常豐富,不僅是居民重要的生活用水來源,也是重要的旅游水資源風景區。由于樟江河流域水利基礎設施落后的原因,沒有大型的水庫,所以供水基礎設施稍微相對弱一些,是荔波縣各族居民的母親河,也是荔波縣旅游業的核心地區。飲用水的質量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健康,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人類疾病與飲用水的質量息息相關,水質不良可以引起多種疾病。隨著近些年農業經濟的不斷發展,養殖業的面源污染、非法電魚、等給樟江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嚴重影響了荔波縣的生態環境保護。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荔波縣漳江河流域水系人口較為密集的,且地理環境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拉易河板恨、拉先河的馬、水各河橋下、水春河上游、水春河大壩上、水春河交下、樟江河北巖、回龍角橋下8個河段為水質檢測地點進行采樣檢測分析。
1.2 檢測項目
水溫(T)、電導(EC)、pH、溶解氧(DO)和Ca2+、HCO-3和實驗室對主要陽離子K+、Na+、Ca2+、Sr2+、Mg2+;主要陰離子HCO3-、NO3-、SO42-、Cl-結合檢測。
1.3 檢測方法
觀測和取樣時間為2018年8月—2019年7月(1次/月)。主要采用野外觀測、現場觀測、實驗室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現場觀測內容包括水溫(T)、電導(EC)、pH、溶解氧(DO)和Ca2+、HCO-3等實測值。實驗室分析包括主要陽離子K+、Na+、Ca2+、Sr2+、Mg2+;主要陰離子HCO3-、NO3-、SO42-、Cl-。辨別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對地表水水質的影響,從而為水源保護提供依據。
1.4 水樣采集評價標準
根據流域水體功能,數據分析采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2 結果與討論
2018年8月—2019年7月的檢測數據結果表明:Ca2+的數據顯示8個河段均為達標,為10.88 mj/L;電導率檢測8個河段均為正常范圍;HCO-3的檢測項目中8個河段均為達標;主要陽離子K+、Na+、Ca2+、Sr2+、Mg2+;主要陰離子HCO3-、NO3-、SO42-、Cl-結合檢測8個河段均正常且達標;水溫、pH、溶解氧的結果均不正常。水溫值周平均最大溫升3℃,最大溫降≤4℃(人為造成的環境水溫變化應該控制在周平均最大溫升≤1℃,周平均最大溫降≤2℃);pH10(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pH范圍應控制在6~9);pH10均不在達標范圍內;溶解氧檢測結果值為8(正常的值范圍≧5)。
溶解氧由于跟水溫有著很大的關系,溫度的高低決定著溶解氧自凈能力。
從上面顯示結果可以看出,因為水溫的影響導致pH以及溶解氧的不正常,主要因為養殖業的面源污染、非法電魚以及周邊生活旅游垃圾的投放等帶來的影響。溫度的升高對溶解氧的飽和度有很大的影響,當pH過高時會增加水中有毒物質的化學反應,也決定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長,同時,浮游植物也影響著水體pH的變化。水的溫度變化對溶解氧的影響因素極大,氧氣在水中溶解度主要取決于溫度的升高和降低,高溫會引起溶氧降低。如果水中有足夠的飽和溶氧量可以抑制有毒性素質的化學反應。對水溫、溶解氧的影響主要是因為生活垃圾以及畜牧養殖的糞便直接排入水體導致的。8個河段由于是流水狀態,所以當污染源直接排水水體,會隨著水體流動導致水體大范圍的被污染。所以要想解決污染源的問題,必須對附近的養殖以及旅游業的垃圾投放著手進行管控措施[1-2]。
3 水質影響因素分析
3.1 樟江河流域水質變化規律分析
利用同位素方法和水化學分析方法,辨別自然因素與人為因素對地表水水質的影響,結果顯示:樟江河流域主要受人畜等的糞便污染、生活垃圾倒入河里的污染,隨著時間的推移,樟江河流域的環境容量越來越少小,甚至已經沒有環境可以利用,所以樟江河水質無法得到有效改善。另外,生活生產中的污水也是造成漳江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
3.2 水質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漳江水環境質量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氣候、水文、地質等;二是人為因素,主要包括城鎮生產生活污水、農田灌溉等。對于人類活動較集中、生產農業較復雜的地區,水體污染往往更嚴重,說明人為是影響區域水環境質量最主要的因素。
3.2.1 自然因素 漳江河流域水體受氣候、水文、地質、地形等多種的綜合因素影響,天然水質具有一定的規律性。一般來說,山區的水質會好于平原區水質;豐平期水質會好于枯水期的水質。主要因為這兩條河流的懸浮物污染較嚴重,豐、枯水期水量少、流速小,也有利于懸浮物沉淀的結果。
3.2.2 人為因素 漳江流域內人類的農業活動及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漳江河流域污染的主要來源,其中,又以養殖業的排放污染源為主。污染源以其進入水體的形式可分為點污染源和面污染源[3-4]。
點污染源主要為城鎮生產排放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又以生產中的廢水為主,大范圍的污染源都直接進入了漳江河流域。此外,茂蘭鎮、朝陽鎮、瑤山鄉排放污水最多,可見,三個地區的排污就已經使漳江不堪重負了。
面污染源大多由大范圍的養殖業、大量的生活垃圾糞便等因素造成。存在于流域表面的各種污染物質,還有大量的農畜糞便隨著河道排入樟江河道,形成污染。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國內水質的污染與養殖污染源有很大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