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過 穎
園本培訓是立足園所實際,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適宜的園本培訓方式,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若要以人為本,就應讓教師成為園本培訓的主人,將教師的需求作為園本培訓的主要內容。通過問卷調查、園長信箱、年級組QQ 群、集體備課等方式都可以直接了解教師的需求。
為了讓教師更加明確自己的專業成長方向,每學年初,我們會要求教師結合自身實際,從學歷進修、業務能力、論文撰寫等方面為自己制定成長規劃方案,明確奮斗目標。以一學年為一階段,一學年結束后,教師對自己的成長規劃進行反思,加以改進。同時,建立教師個人成長檔案,在檔案中設置基本信息、培訓信息、各級各類比賽獲獎情況、綜合榮譽等項目,展現教師專業化成長的軌跡,并鞭策教師向更高的目標不斷努力。
新教師的培訓要注重基礎,應抓實各類過關培訓。對三年內的新教師實行“1+1+2”的過關考核模式,參照區三年達標考核模式,要求第一年常態活動過關,第二年彈唱技能過關,第三年理論知識和寫作能力過關。同時,開展師徒結對活動,老教師有計劃地對新教師進行全面的業務指導,加快新教師的成長步伐。
重視骨干教師的培養和專業發展,幫助骨干教師確定三年內在專業技能、學術榮譽等方面的目標,安排他們在課題組、教研組、學科組、層級組中擔任核心成員,發揮其引領和主導作用,給他們加任務、壓擔子,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智慧與力量。
為加快中青年教師的分層培養,我們為中青年教師提供各類學習機會。一是推選優秀的教師參加區、市級各類活動,參選區、市級學術榮譽評審等活動;二是開展輔導區學術榮譽評選、基本功比賽等活動;三是采用“參與式”研討的方式,安排教師參與省內外的觀摩學習研討,回園后開展二次培訓。
根據教師的具體情況,為他們的專業成長搭建各類平臺,如各級各類骨干教師展示課、青年教師好課評比、新教師匯報課等活動,并通過片級研討、園際交流、園內評比等活動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首先,在選擇教研重點時,要針對教師的實際工作找出具體問題,以問題為導向,組織教師展開討論與交流,提高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主動性。其次,在教研活動開展之前,應事先預告活動內容,特別是交流討論活動。最后,在教研活動中為每位教師創造“說”的機會,尊重教師“說”的權利,鍛煉她們“說”的勇氣,增長她們“說”的智慧,倡導教師各抒己見、各取所需,營造開放、愉快的研討氛圍。
頭腦風暴。教師分組討論,在組內、組間進行思維碰撞,更容易讓教師們就同一問題達成共識。
話題研討式。以幼兒園的實際問題及當前幼教行業的熱點話題為切入點,引導教師在研討中互相學習,不斷構建自己新的認知,從而進一步更新觀念。
分享式討論。教師們分享自己的工作心得,以此促進信息的流動和成功經驗的推廣。
每周問題會診日。固定某一天或半天為幼兒園問題會診日,將自己在一周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在會診日上提出,通過討論、交流和探討,實現共同提高。
活動三研。針對同一活動,進行多次實踐研究。在研究活動中比較不同的策略,嘗試新的方法和組織形式等。
以賽促訓。各類比賽活動能有效促進教師在教育教學、課程建設等方面能力的提升,開展不同主題的比賽、評比活動,讓教師間加強交流,相互學習。
骨干引領。成立園部名師工作室,教師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并申請加入,發揮名師的模范帶頭作用。
園本培訓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我們應不斷學習和借鑒,讓園本培訓真正成為幼兒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鋪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