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秀 何洋 張秋生 包玲玲 陳鵬 田耕辰/內蒙古通遼市家畜繁育指導站 028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畜牧養殖產業進入了一個良性發展階段。然而,在實際養殖過程中,家畜各種疫病的發生以及傳播仍然是養殖業發展過程中無法規避的制約因素,不僅會導致家畜養殖經濟效益的降低,還會使人們的健康受到威脅。因而,對家畜養殖過程中疫病防控技術進行深入研究意義重大。
在選擇家畜養殖場時,首先需要避開市中心區域,養殖場與市中心的距離需要超過1000m,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疫病的傳播。與此同時,需要將養殖場建立在地勢平坦的區域,保證養殖場內具備良好的通風以及光照條件,最大限度的降低養殖過程可能對附近居民造成的影響。
為了保證養殖工作得以有序開展,減少周圍環境可能受到的危害,應當為養殖場合理修建圍墻以及防疫溝,使生產區域的清潔以及干凈得到保證。與此同時,還需單獨設置清潔道、污染道,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交叉污染問題出現的概率。
在搭建家畜圈舍時,應當盡量選擇輕鋼結構建材以及磚混建材等具備良好隔熱效果的材料,使圈舍內的室內溫度得到保證。與此同時,還需在圈舍內安裝保溫設施,結合實際情況對圈舍內的溫度進行合理調整。
只有保證室內具備適宜的濕度,才能使家畜得以穩定生長。通常情況下,需要保持室內具備60.0%~65.0%的濕度。養殖人員還需結合養殖場周圍地形以及地勢等各種因素設計最為適宜的環境綠化方案。
在家畜實際生長過程中,需要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以及維生素等的攝入量進行合理控制,保證家畜在其各個生長階段都能夠獲得均衡的營養。養殖人員需要結合家畜生長周期對營養物質進行合理搭配,一旦家畜缺少某一營養元素,必須立即為其補充,使家畜的生長速度以及生長質量得到保障。
在家畜生長過程中,養殖場是其長期居住的地方,同時也是病原體最多的區域,在日常飼養過程中飼養人員必須對養殖場衛生給于高度的重視,定期對養殖場、飼養設備以及進出車輛等進行全面的消毒。在噴灑消毒水時,通常采取噴霧式消毒法,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通常將消毒藥劑以及水的比例控制在1:300。如果所采用消毒水濃度過高,極容易導致家畜以及養殖人員的身體健康受到威脅。在消毒工作結束以后,需要對消毒區域空置2~3h,使消毒效果得到保障,對養殖場做好通風工作,從而徹底排出室內的消毒氣體,此后家畜才可進入到養殖場內。
在日常飼養過程中,為了降低家畜疫病發生的概率,需要定期為其進行免疫接種。在接種計劃制定過程中,需要結合養殖區域、家畜種類、家畜年齡、過往病史等信息來確定為家畜接種何種疫苗,以防家畜的健康受到影響。在接種疫苗后家畜通常免疫力較低,飼養人員需要對家畜進行細心照顧,將適量維生素或者其他營養成分加入到家畜食物當中,提高家畜的免疫力。
在家畜養殖過程中,全進全出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飼養模式,這是由于全進全出的飼養模式可以有效控制同一批家畜的進舍時間、年齡以及出舍時間。在家畜出舍后,需要立即對其圈舍進行全面的消毒處理,空置7d后才可再次使用,以防病害發生傳播。
病死家畜會攜帶傳染性疾病以及病原體,因而需要對病死家畜做好無害化處理工作,通常情況下以焚燒以及深埋為主。應當將生石灰施撒到埋葬家畜的地方,以防出現二次感染,從源頭上降低疫病發生的概率。
家畜疫病的科學防治可以推動畜牧養殖產業實現進一步發展。因而,家畜養殖戶必須充分認識到家畜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家畜養殖場選擇以及規劃、生產設備配備、環境控制、飼料選擇、衛生清理、免疫接種、全進全出、無害化處理以及藥物治療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家畜的健康,幫助養殖戶減少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