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群慧,應薛平,陳愛紅
(浙江省磐安縣人民醫院,浙江 金華 322303)
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臨床常見病,臨床表現為大便性狀異常、排便習慣改變、腹脹、腹痛等,黏液便間歇發作且持續存在,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飲食習慣的改變,IBS的發病率顯著升高,已受到臨床高度重視[1]。西醫臨床治療IBS以馬來酸曲美布汀為主,可暫時緩解病情,一旦停藥,病情易反復發作,具有一定的治療局限性。研究表明,痛瀉要方治療IBS療效顯著,患者預后普遍較好[2]。鑒于此,本研究選取腹瀉型IBS患者123例,分析痛瀉要方加味聯合馬來酸曲美布汀對腹瀉型IBS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磐安縣人民醫院收治的腹瀉型IBS患者123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中藥組、聯合組,每組41例。對照組女23例,男18例;年齡18~52歲,平均(35.52±5.47)歲;病程3~17個月,平均(10.52±2.14)個月。中藥組女24例,男17例;年齡19~51歲,平均(35.47±5.41)歲;病程4~16個月,平均(10.59±2.11)個月。聯合組女22例,男19例;年齡20~52歲,平均(36.01±5.44)歲;病程4~17個月,平均(10.67±2.07)個月。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 符合《腸易激綜合征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中IBS的診斷標準:以腹痛、腹脹或腹部不適為主要癥狀,排便后癥狀多有改善,常伴有排便習慣(頻率和/或性狀)的改變[3];均經實驗室常規檢查、電子腸鏡、B超等確診。患者可正常交流、溝通?;颊呒凹覍賹Ρ敬窝芯恐?且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18~70歲。
1.3 排除標準 感染性腹瀉者;哺乳期、妊娠期女性;合并精神疾病、嚴重心理障礙者;納入本研究前接受過相關止瀉治療者;由惡性腫瘤、中毒等引發的腹瀉者;心、肺、肝、腎功能不健全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2.1 對照組 給予馬來酸曲美布汀片(開開援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388,0.1 g/片)口服,每次0.1 g,每日3次。連續用藥3個月。
2.2 中藥組 給予痛瀉要方加味(藥物劑量隨癥加減)口服,基本方:防風9 g,白芍15 g,陳皮9 g,白術15 g。肝血不足者,加枸杞子15 g,當歸15 g;肝氣郁結明顯者,加香附9 g,柴胡6 g;脾虛明顯者,加山藥20 g,炒白扁豆15 g,茯苓15 g,黨參片15 g;胃失和降者,加木香6 g,姜半夏6 g;腹瀉反復發作者,加訶子6 g,烏梅6 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連續用藥3個月。
2.3 聯合組 用藥方法與對照組、中藥組相同,注意兩種藥物服用時間應間隔至少30 min。連續用藥3個月。
3.1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痊愈:腹瀉癥狀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大便恢復正常,腹痛等癥狀顯著好轉,證候積分減少≥70%且<95%;有效:大便次數顯著減少,腹痛等癥狀顯著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且<70%;無效:癥狀無改善??傆行蕿槿省@效率、有效率之和[4]。②臨床癥狀。大便次數、大便性狀(稀便、糊狀便、水樣便、成形實便)、有無黏液、腹痛和/或腹脹程度、大便不盡感。③生活質量量表(SF-36)評分。包括生理職能、一般健康狀況、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力8項,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5]。④IBS生活質量指數量表(IBS-QOL)評分。包括人際關系、性行為、社會功能、挑食、行為障礙、軀體意念、健康憂慮、焦慮不安等,共34個條目,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高[6]。
3.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3 結果
(1)臨床療效比較 聯合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中藥組和對照組(P<0.05),中藥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3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2)臨床癥狀比較 治療后,聯合組大便次數低于中藥組和對照組(P<0.05),中藥組大便次數低于對照組(P<0.05);聯合組大便性狀優于中藥組和對照組(P<0.05),中藥組優于對照組(P<0.05);聯合組黏液、腹痛和/或腹脹程度、大便不盡感發生率顯著低于中藥組和對照組(P<0.05),中藥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治療前,3組患者臨床證候積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組患者臨床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臨床證候積分高于中藥組和對照組(P<0.05),中藥組臨床證候積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2 3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臨床癥狀比較
表3 3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臨床證候積分比較(分,±s)

表3 3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臨床證候積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中藥組治療后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 41 47.58±2.24 82.68±3.67?!鳌兴幗M 41 47.96±2.31 72.05±2.62#▲對照組 41 48.01±2.28 61.18±0.84#
(3)SF-36評分比較 治療前,3組患者SF-36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組患者SF-36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SF-36評分高于中藥組和對照組(P<0.05),中藥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3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量表評分比較(分,±s)

表4 3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量表評分比較(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中藥組治療后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分) 治療后(分)聯合組 41 48.68±2.52 82.05±3.62?!鳌兴幗M 41 48.71±2.49 71.26±2.62#▲對照組 41 48.76±2.36 60.06±0.62#
(4)IBS-QOL評分比較 治療前,3組患者IBSQOL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組患者IBS-QOL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組IBS-QOL評分高于中藥組和對照組(P<0.05),中藥組IBS-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3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IBS生活質量指數量表評分(分,±s)

表5 3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治療前后IBS生活質量指數量表評分(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中藥組治療后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聯合組 41 46.58±2.14 81.68±3.57#△▲中藥組 41 46.96±2.21 71.05±2.52#▲對照組 41 47.01±2.18 60.18±0.74#
IBS是一種以腹部不適、腹痛,同時伴有排便習慣改變為特征的一種臨床綜合征。目前,臨床對于IBS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普遍認為IBS的發生與內臟感知異常、腸動力異常、腸敏感性增強、腸道菌群失調、飲食不節、心理因素等有較為密切的聯系[7]。近年來,IBS的發病率顯著升高,中青年人群常見,女性發病率顯著高于男性,腦力勞動者IBS發病率顯著高于體力勞動者,IBS具有病程長、治愈難度大、易反復發作等特點,可明顯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8]。馬來酸曲美布汀屬于阿片受體激動劑,現已被臨床應用于胃腸道功能紊亂等疾病的治療,可雙向調節胃腸道平滑肌,根據胃腸道功能運動能力的具體情況,發揮抑制或促進作用。另外,該藥對胃動素及胃泌素的分泌也具有一定的調控作用。
IBS屬于中醫“腹痛”“泄瀉”等范疇。中醫認為,脾腎陽虛、脾氣虛弱、肝郁脾虛是引發IBS的主要病機。IBS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勞倦內傷、飲食不節、素體虛弱,導致脾胃功能減退,同時精神憂郁、情志不遂可導致肝失條達,脾虛肝旺,運化失司,脾胃虧虛,清濁不分,進而引發泄瀉、腹痛等癥狀[9-10]。IBS多見食后即瀉、晨起即瀉、腹痛即瀉,瀉后腹痛癥狀則減,一般在憂傷或情緒緊張時會復發或進一步加重[11]。《醫方考》云:“脾責之虛,肝責之實,痛責之肝,瀉責之脾?!备螌嵠⑻?則令痛瀉。因此,中醫治療該病以祛濕止瀉、補脾益肝為主[12]。
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組臨床總有效率、SF-36評分、IBS-QOL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和中藥組(P<0.05),聯合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優于對照組和中藥組(P<0.05)。本研究結果與陳建林等[13]研究結果相近,說明加味痛瀉要方治療腹瀉型IBS臨床療效顯著。在《丹溪心法》中,痛瀉要方主要用于治療泄瀉、腹痛等胃腸道疾病。在痛瀉要方藥物組成中,白芍性微寒,歸脾、肝經,具有補脾和中的功效?,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芍藥苷是白芍的主要成分,可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具有解痙作用,可抑制胃腸道電活動[14]。防風性微溫,歸膀胱、肝、脾、肺經,具有勝濕止痛、疏肝解痙、祛風解表、殺蟲止癢的功效?,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防風的主要成分是丁醇、雜多糖、有機酸、香豆素、色原酮、揮發油等,具有鎮靜、鎮痛、抗過敏作用[15]。白術性溫,歸胃、脾經,具有燥濕利水、健脾益氣的作用?,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白術的主要成分是內酯類化合物、揮發油、多糖等,可促進胃排空,改善胃腸道功能[16]。陳皮性溫,歸肺、胃、脾經,具有化痰燥濕、調中、理氣健脾的作用?,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陳皮可增加膽汁及消化液分泌,加快食物消化,對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對小腸運動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進而發揮止瀉作用[17]。諸藥配伍,可發揮調暢氣機、瀉肝補脾、扶正祛邪的作用。肝血不足者,加枸杞子、當歸柔肝止痛;肝氣郁結者,加香附、柴胡疏肝理氣;脾虛明顯者,加山藥、炒白扁豆、茯苓、黨參健脾益氣;胃失和降者,加木香、姜半夏和胃降逆;病情反復發作者,加訶子、烏梅酸斂收澀。另外,中藥性味溫和,患者服用后不良反應較少,安全性較高,患者耐受性較好[18]。
綜上所述,采用痛瀉要方加味聯合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腹瀉型IBS患者,可有效減輕患者腹瀉癥狀,減少腹瀉次數,改善其生活質量及預后,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