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招標投標活動最大的特點是公開、公正、公平和擇優,實質是通過市場競爭機制作用,優勝劣汰,從而有力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我國自80年代初引進招投標制度以來,招投標領域和范圍不斷擴大,1999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2011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進行修訂;還出臺了一批適用于工程領域、政府采購、招標文件編寫、招標公告發布、招標委員會組成等各領域相應配套的規章制度。同時,招標投標法配套法規建設也在逐步執行,招投標活動的主要方面和重點環節基本實現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目前,全社會依法投標招標意識顯著增強,招投標行為日趨規范,對于創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維護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招標分為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公開招標的人應當按照《招標公告和公示信息發布管理辦法》發布招標公告,邀請不特定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投標;進行邀請招標的招標人以投標邀請書的方式邀請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投標。
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
關于邀請招標,《招標投標法》只粗略的規定:國務院發展計劃部門確定的國家重點項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的地方重點項目不適宜公開招標的,經國務院發展計劃部門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進行邀請招標。《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規定了四種法定情形,可進行邀請招標:必須是技術復雜或有特殊要求或受自然環境限制,只有少量潛在投標人可供選擇的情形,或采取公開招標方式的費用占項目合同金額的比例過大的情形,可進行邀請招標。《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標投標辦法》規定的邀請招標的法定條件增加了三種,必須是涉及國家安全或國家秘密或涉及搶險救災,適宜招標,但不宜公開招標的情形。《工程建設項目勘察設計招標投標辦法》中額外規定招標人采用邀請招標方式的,應保證有三個以上具備承擔招標項目勘察設計的能力,并具有相應資質的特定法人或其他組織參加投標。《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辦法》中同樣說明采取邀請招標方式的招標人應當向三家以上具備貨物控制能力,資質良好的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組織發出投標邀請書。
三、邀請招標的法律分析
邀請招標是對公開招標的一種補充,是招投標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于公開招標,邀請招標在一定范圍內圈定了投標人的范圍,投標人數量相對較少,競爭開放度相對較弱;受招標人在選擇邀請對象前已知投標人信息的局限性,有可能會損失應有的競爭效果,得不到最合適的投標人和獲得最佳競爭效益。有些招標人甚至利用邀請招標之名行虛假招標之實。因此國家對邀請招標的范圍進行了一定限制。盡管如此,但是邀請招標之所以在實踐中廣泛應用,與其自身優點是分不開的:首先是邀請招標時效性強,招標成功率高;其次是針對專業性強的物資,招標人可對投標商資質進行初步篩選;最后是針對金額不高的物資,可有效節省招標費用。針對投標人來說,邀請招標減少了資金損失,避免了資金的浪費。
法規中規定技術復雜、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環境限制,只有少量潛在投標人可供選擇的項目可以邀請招標。但這幾點條件過于籠統,可操作范圍過大。在實際操作中,采用邀請招標往往是為了盡快推進項目施工,完成指標任務,項目本身是否有受條件限制而使潛在投標人少反而成了次要考慮。
在實踐中,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自招標文件開始發出之日起至投標人提交投標文件截止之日止,最短不得少于20日。如因投標人不足三家或開標失敗要重新招標時,又要再等至少20天,顯然會嚴重拖慢項目整體進度。同時,國有資金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大多本身有時間點任務要求,項目必須要在某一時間點前完工或進場施工。在這種情況下,招標單位往往會選擇邀請招標形式。
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四條規定:依法應當公開招標而采用邀請招標的項目,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責令改正,并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該條款的處罰力度與動輒幾百上千萬的項目相比較可謂九牛一毛。一方面,招標人有其現實需要,另一方面,招標人違法的成本也很低。兩者疊加之后自然也就誕生了一些不甚“陽光”的邀請招標項目。
邀請招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加快招投標流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項目的透明度,讓項目本身產生了一種脫離監管的傾向。招標人可能在招標前就已經與投標人達成部分協議,甚至出現“黑白合同”。另外,邀請招標雖然相當于事先篩選了一批投標單位,但由于該篩選標準往往是業主主觀決定的,篩選后的投標單位不一定就是符合實際施工需求的目標企業。
四、適用建議
1.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規章
目前關于邀請招標的條文帶有典型的框架性特點。如“技術復雜”的標準并不明確,技術人員需求量大、技術實踐工序多、技術設備要求高均可納入“復雜”之列,無法為實際工作提供足夠參考。國家已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逐步將招標工作的全過程納入法律監管中,在實踐中,各部門、公司可結合自身建設工程特點,擬定執行細則,為邀請招標的執行提供更多的依據。
2.加強監督管理
對內,招標方應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實現權力分配和制衡,避免內控失效和“一言堂”等問題出現。在企業的具體實踐中,邀請招標需要技術部門配合采購部門進行邀請招標的審查,并審核邀請招標名單,確保在必要情況下進行邀請招標。對外,應通過審計、外部監督、公開公示等手段進行約束,增加監管透明度,應對制度現有不足,提升監督管理有效性。以內外聯合的方式,完善監督管理,充分發揮邀請招標在建設工程領域的積極作用,降低其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邀請招標應以現有法律為準繩,健全監管、審計程序。在合規合法合理的應用下,邀請招標就能在實踐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作者單位:中國石化海南煉油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