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農業科技學院 高愈萍
“1”為學歷證書;學歷證書全面反映學校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X”為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是畢業生、社會成員職業技能水平的憑證,反映職業活動和個人職業生涯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1]。整體來說,它是指學歷的證明和技能證明的結合體。學生在高職院校通過學習獲得理論知識,并且順利畢業則可以得到相應的學歷證書,在學習期間,不僅僅學習了相應的理論知識,同時還進行了實踐操作,并且通過學習達到相應的標準,這樣就可以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這能夠證明一個學生在某些專業領域所獲得的專業技能等級,對于未來找工作以及從事某些行業有一定的證明作用,同時也是一個加分項,有助于學生的就業[2]。
高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對于職業能力的發展具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在具體進行操作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許多的問題,下面就對高職學生職業能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說明。
大多數高職學生在進行學習時,單純注重期末考試、理論知識,很多學生以此作為整個學習的目標。因此,在進行學習時,將大多精力投入到了課本當中,研究相應的理論知識并且記憶相關的文字,這樣可以在期末考試中獲得好的成績達到合格,這就是片面注重理論知識。高職院校的學生在職業能力發展中,不能夠單純只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更多的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進行有效結合,因此,需要不斷加強相應的實踐學習。理論知識往往需要進行實踐才能夠真正理解,學生單純地進行理論知識的學習并不能夠達到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
高職院校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一定的實踐,通過實踐來不斷加強學習能力,從而獲得專業技能,但是在實踐當中,許多學生脫離了實踐工作環境,他們將整個學習的范圍局限于學校,局限于課本當中,這樣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無法與實踐工作環境進行有效結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就會逐步的脫離實踐環境,在真正畢業之后走向社會崗位時,對于所從事的相關工作是十分陌生的。
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能力,但是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即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同的專業,對于人才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要積極了解相關行業對于人才的要求,這樣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更加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可以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不斷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專業能力等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進入社會。但是在實際進行教學和學習的過程中,許多學生忽視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他們只是盲目地進行學習,同時學習的大多是理論知識,并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提高技能。
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1+X”的概念,引起了更多高職院校以及高職院校學生對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重視。“1+X”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標準構建對于教學質量、學生的綜合能力、就業率等多個方面都有著極大的作用,下面就對這些作用進行簡單說明。
在“1+X”背景下高職院校通過構建職業能力標準,可以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設置相應的專業標準,怎樣在進行培養的過程中更具有目標性,能夠讓學生達到相應的要求,即可獲得相應的證書以及技能證明,這樣的話,能夠讓學生在校期間學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從而能夠有效地提升整體教學質量,培養出更多專業人才,這對于整個高職院校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新的社會環境下,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很高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的學生在進行學習時,要不斷培養自己的綜合能力,要通過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來獲得相應的職位[3]。在“1+X”背景下,學生不僅要學好相應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進行一定的實踐,通過實踐將理論應用到實踐當中。同時,根據社會對于相關專業人才的需求,進行相應的實踐,從而使得整個技能學習更加具有針對性和目的性,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這對學生的整體發展和學習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和影響,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有助于進入到社會。
目前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整體競爭壓力比較大,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未來求職時才能夠獲得一定的優勢,對于高職院校選手而言,就是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能夠迅速走上崗位,獲得更多的求職機會。對于學生而言,通過在校期間不斷地學習,進行實踐,獲得相應的職業技能,就能有效提升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從學校的角度來看,也就提高了學生的就業率,學生自身就業有了更多可選擇的機會,這對于學生而言有極大的幫助。
“1+X”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標準構建對于學校及學生的發展均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在實際進行落實的過程中,需要通過更加有效的方式,不斷進行優化,從而提升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標準的構建,下面就對“1+X”背景下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標準構建的有效措施進行詳細闡述。
教育部發布的高職專業教學標準課程體系分為公共課程、專業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素質拓展課程。公共課程一般是固定的,但是,教學內容要與專業人才培養相適應,專業課程要以專業崗位基本能力和未來專業技能發展方向為依據,專業核心課程要凸顯專業核心特色,專業素質拓展要以專業為依托,培養學生專業外圍知識。例如,對于涉農類專業的學生而言,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同時,在新的環境下,還會加入相應的實踐工作,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當中,形成相輔相成的關系,通過實踐加深對理論知識的影響,同時在理論工作的指導下,更好地進行實踐工作。因此,在進行整個專業課程體系設置時,就要突出職業能力的層次性,要能夠根據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狀況,有效設置課程體系,這對于整個課程的設置和職業能力的提升,都有著極大的幫助。學習的知識與掌握的技能與職業資格標準相一致,與崗位能力要求更靠近,培養了綜合職業能力,使高職院校畢業生更加符合用人單位的需求,提高了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率和就業對口率,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工作職能變換能力,能夠根據職業發展需要進修的能力和創業能力,以實現高職院校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1+X”證書制度背景下,專業教學標準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融合需要強有力的質量保障體系。高職院校強有力的質量保障體系構建,歸根結底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完善和強化的過程。高職院校要全面對標新時代人才培養工作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高職教育的初心和使命,構建科學合理的專業教學標準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我校現有農業農村部設立的農業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化工部設立的化工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實訓基地,吉林省人社廳設立的職業技能鑒定所,中國建筑協會授權的BIM培訓考試站,大部分職業證書可在本校完成認證。培訓鑒定5萬多人次,總結積累了一定的培訓經驗。這對于建立相應的職業能力標準具有一定的基礎作用。
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標準的構建,需要高職院校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因此,在進行管理的過程當中,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需要不斷進行完善,要通過有效的措施保障整個職業能力標準的順利構建,對于其中的各項標準和措施,要能夠有依據地進行設置,從而使得整個職業能力標準真正發揮出相應的作用,讓更多的學生按照相應的標準進行學習,從而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獲得更多的專業技能,更好地入社會。
總之,在發展過程中,通過不斷強化相應的措施能夠有效地加強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標準的構建。讓更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加明確的目標,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通過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效結合,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為未來就業競爭提升核心競爭力。
“1+X”背景下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這也體現出社會對于人才的高要求。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社會對人才的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能力標準構建,通過相應的職業能力標準構建,能夠引起學生的重視,讓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不單單只是學習理論知識,更多要注重實踐,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要認識到實踐環境和實踐工作的重要性,這樣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工作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提升學生的整個綜合能力。高職院校在進行整個職業能力標準構建的過程中也要加強相應的監督機制以及具體的措施,要根據不同專業的要求制定科學有效的課程,在課程當中,要突出相應的職業技能的層次性,讓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具有目標,能夠引導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相信在未來,隨著各項措施的不斷實施,高職院校職業能力標準構建將會更加完善,會培養出更多優質的人才,提升更多學生的核心競爭力,讓學生更好地走進社會,走上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