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輝 田 原* 王冰悅
(1.山東中醫藥大學 山東·濟南 250355;2.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山東·濟南 250014)
“新基建”這一概念是我們國家于2018年首次提出,在互聯網+時代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基建”將帶來社會變革,影響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新基建”的發展,不僅能引領IT產業領域的快速發展,還會產生大量新產品、新服務,改變社會的就業和人才需求方式。人工智能關鍵技術,如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智適應技術、跨媒分析推理技術日趨成熟,并逐漸改變商業領域的生態。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建設項目將服務民生、帶動消費得到了最佳體現和檢驗。
為了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國家和各省、市先后出臺了相應的措施,用創業帶動就業,在融資、開業、稅收、創新教育、創業孵化等各個方面支持在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部2012年下發《關于做好本科教學工程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應從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改進創業指導服務等多個方面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新時代的成功者必然是那些敏銳的創客,中醫藥院校的學生創業意識相對較弱,創新能力有較大提升空間。激發中醫藥院校學生的創新意識,發揮醫學生的潛力,鼓勵醫學生創業精神,是培養未來高素質人才的重要推手,也是讓大學生更好成長的有力抓手。我們國家缺有醫學背景的商業人才,或者是有商業背景的醫學人才。醫學生如果改變現有的服務模式,產生的價值可能會比僅僅作為一個醫生所能產生的價值多很多。中醫藥院校要在國家政策、新基建背景下,結合中醫藥專業,從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生個人需求的角度出發,研究中醫藥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突出特色打造創新平臺。
中醫藥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思維培養主要通過改良醫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從醫學生自身意識、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創業大賽選題和創新平臺建設方面得到加強。
在商業和醫學的交叉領域會有很多市場機會,商科思維需要不斷地培養,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還要充分的考慮到互聯網思維,結合我們的中醫藥專業不斷創新,可以讓我們的醫療服務更好的發揮作用,或者更好的幫助醫務人員,這些都是創業機會。調動學生創業的興趣是創業的根本動力,聚焦社會對中醫藥服務相關的需求可以找到商業機會。商業思維和醫學思維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思維模式,組織學生撰寫商業計劃書,使醫學生打開思維格局,克服用醫學的嚴謹甚至是嚴苛的思維看待一個創業的商業行為。增強快速反應能力、開拓創新精神和全局意識,講究產出和回報。通過創業大賽來培養醫學生的商業思維和素養,鍛煉醫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增強市場運轉的意識和知識,培養企業家精神。
新基建背景下,社會對中醫藥服務需求逐漸增加,重點在醫養結合、傳染病和慢性病防治、互聯網醫療方面。大學生創業教育與國家政策和新基建背景緊密結合,符合國家發展戰略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基本要求。發揮中醫藥特色,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互聯網與人民健康產業相結合,助力健康中國,是醫學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的有效途徑。將國家戰略、社會需求、專業學習、學生興趣融入創業教育,多角度、全方位的一體化培養,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習總書記曾經多次指出中醫藥與中華文明的關系。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中醫藥學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也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傳統醫藥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促進文明互鑒、維護群眾健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先后出臺了《中醫藥法》《“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中醫藥發展“十四五”規劃》,為了使中醫藥為現代經濟發展服務,讓中醫藥走向國際,堅持把發展中醫藥提升至國家戰略。
康復醫學是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對人民健康起到重要作用。隨著我國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養老、康復等需求迅速增長。中醫康復作為以改善慢病患者的生活質量為目的的中醫藥康復療法逐漸興起。中醫康復是一門中西醫結合的新興技術,治療方法較多,有自然康復療法、作業療法、傳統物理康復法,結合中醫心理康復法、中醫情志康復法、針灸康復法等,提高患者的康復效率。體現中西醫結合治療思想,對于醫養產業和老年康養事業的發展起著強大的支撐作用。
當前我國康養產業的發展明顯與市場需求出現脫節現象,以康復創業教育助推康養產業工作大有裨益,兩全其美,是我國康養產業突破瓶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在推動產業健康發展的過程中,非常需要科學、系統、完善的基礎學科理論的支撐,需要具有滿足慢病患者和老年人需求的醫養、康養健康產業。中醫藥院校發展建設中醫康復的優勢突出,機會較多,劣勢較少,同時風險相對較低,中醫藥院校應該將培養中醫康復治療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結合起來,同時抓住更多的產業發展機遇,推進中醫藥為社會服務的能力,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提升創業技能,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構建出更加完善的中醫康復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中醫藥院校的中醫康復特色的創業教育,可以為社會提供醫養結合的創業人才,同時針對中醫康復學的理論體系應用與相關學科人才的培養方式提供新的思路,從而實現加強中醫康復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對于中醫康復學的學科發展,以及與康養產業進行融合創新,對促進康養行業需求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前,各種國家級、省級和企業組織的大學生創業大賽層出不窮。參加各種大賽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動手能力,對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以賽促學已成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在專業課老師和學生輔導員的共同努力下,通過廣泛宣傳、組織發動,積極備戰、精心準備,通過參加大賽,提升了學生專業應用水平,拓寬了知識面,提高了邏輯思維能力。同學們產生了強烈的深層次自主學習的意識,不再局限于課本,刻苦學習、實踐最新、最前沿的技術與應用。增強了團隊合作能力,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
對于學校來說,對學生參加各種大賽中獲得的經驗進行分析、總結,及時調整培養計劃,更新教學內容。因大賽的內容傾向于前沿性和實用性,為學校調整教學大綱,更新教學內容提供了素材和依據,通過修改人才培養方案促進了專業課程建設。同時,大賽也可以及時了解市場對人才需求的方向,學校成立以學團干部為主體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輔導工作室,組織學生成立各種協會、社團,通過定期培訓、組織參賽等方式實現了“學賽結合”,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素質和創新意識。
在各種大賽中獲得的知識與經驗幫助學生找到了心儀的工作,為想創業的同學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碩士推免生的面試增加了競爭優勢。同時,他們的寶貴經驗也為新入學的同學早期的業生涯規劃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組織參賽的過程中,盡管存在著資金、設備、場地不足,比賽地點偏遠等問題,但指導老師、同學們勇于克服困難,通過師生共同努力,激發了創新活力,推動了創業發展。
充分發揮中醫藥優勢,以創業大賽為抓手,全面加強中醫藥院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大學生必須不斷增強創新創業能力,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意識,結合專業教學內容,加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努力克服信息技術基礎差、底子薄等困難,把提高學生的操作應用能力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通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業知識、創業技能來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