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博妮 王忠一*
(天津中醫藥大學文化與健康傳播學院 天津 301617)
2017年“芭莎慈善夜張韶涵搶占C位”占據微博熱搜,從而使得“C位”開始出現在公眾視線里,2018年女版選秀節目《創造101》播出,“C位”瞬間得到高度關注。網絡語言大多曇花一現,而“C位”至今仍活力十足,普遍存在于大眾視野。
“C位”一詞最早來源于《DOTA》《英雄聯盟》等游戲領域,譯作“Carry位”,指核心后期角色。“C位”是由外文字母“C”加漢語語素“位”按照偏正結構組合而成的字母詞。漢語語素“位”,《說文解字》“列中庭之左右謂之位。……從人立;會意”。故“位”本義是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如“官位,朝中之位”等,后又派生出“位置、座位”之義,如“鋪位、席位”。“C位”中的“位”取的便是“位置”的含義。而“C”是英文單詞“center”或“carry”的縮略形式。
詞的理性意義,即“C位”是某一社會群體或社會領域中的核心位置,最引人關注。如“在眾多青年組織、群體、社團中,共青團就要始終站在‘C位’。”又如“家校合作才是值得搶占的‘C位’。”理性意義是“C位”的最初含義,也是最基本的含義。
色彩意義是理性意義之外的主要與交際環境有關的意義。“C位”的色彩意義主要表現在移用至娛樂圈,成為大咖位的代名詞。這是人們對“C位”本身蘊含意義某種形象的聯想成分,表示的是一種引申比喻意義,是對藝人實力的最好證明。當一群藝人參加同一活動時,自然會想著去力爭“C位”獲得關注,提升自己的人氣和知名度,正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兵不是好兵,不想站‘C位’的明星不是好明星”。因此娛樂圈“搶占C位”便經常出現在網絡熱搜新聞頭條中。
含蓄意義即詞的內涵意義,是一種委婉含蓄的指稱。在社會領域“C位”一詞的使用范圍進一步擴大,也多用于對公司或團隊中成員等級的劃分,“C位”是核心之位,是團隊中最受肯定的、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如“加西貝拉:三十年砥礪前行,牢據行業C位”,亦可用此來吸引注意力,擴大影響力。
“C位”語言簡潔,含義極具代表性,滿足當今大眾語言求簡的需求,自然迅速走紅并生活化。
充當主語的,如“C位應該是屬于他們的。”充當賓語的,如“我想做自己人生的C位。”等。它還符合名詞的兩個語法特征,一是它能受表示物量的數量短語的修飾,不能受副詞的修飾,如“很C位”“不C位”是錯誤的。另一方面,能直接用在介詞后邊,一起組成介詞短語,如“向C位(前進)”等。
“C位”能表示一種狀態,意味著中心顯眼,充當定語修飾名詞,如“祝你們有C位人生。”“新時代大學生的C位職業價值觀是‘唯薪’還是‘唯心’?”作為非謂形容詞,它并不能受程度副詞修飾,也不能重疊,更不能直接充當謂語。另外,定語位置是可以放在名詞前,也可放在名詞后。如“全國家用電器工業信息中心:用戶C位,從源頭抓消費需求。”
“C位”能夠修飾動詞或形容詞,如“C位出道”,“C位登場”,“C位亮相”。“C位”作為副詞大多充當狀語,而且多為方式狀語,即某人或某事物以“C位”方式出現或亮相,如“如何在‘春寒料峭’的農資市場C位出道?”“智能存儲C位出道,數字化賦能再添新利器。”
一方面,語言作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是一種重要的符號系統。語言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作為其最活躍要素詞匯是最能反映當下社會發展變化的。因此,“C位”的流行是語言本身發展的內在需求。另一方面,從“C位”形成的語言內部機制來看,作為字母縮略詞,它是由外文字母“C”加漢語語素“位”縮略“carry/center位”而成的,在日常交際中較為快速便利,符合縮略詞的簡潔性特點。此外,“C位”作為網絡流行語中的字母縮略詞,緊跟著社會生活熱點,從而得到廣泛的傳播和使用。
語言是文化的產物,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語言的發展變化與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詞匯在語言諸要素中又是最活躍的成分,它總是能積極反映著當下文化的鮮活狀態與獨特魅力。近年來隨著偶像團體和娛樂明星的大量涌現,由于各種因素追隨著他們的人可以說是越來越多,逐漸的由于人類社會的社交性與團體的集聚性,追隨的人們便形成一個圈子,即所謂的“飯圈”,而隨著飯圈形成的便是有著獨特的語言使用特點的飯圈文化。從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飯圈文化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勢力逐漸增大,影響力也日益擴大,比較有代表的就是飯圈用語的發展,幾乎每年都有一定的飯圈流行語流傳于整個網絡如2017年的“打call”。“C位”在國內的流行便是因為綜藝選秀節目《偶像練習生》堪稱鮮肉小生們的“C”位之戰,人們各自有喜愛和支持的對象,并期望他們成為最后團體“nine percent”中的“C位”,最終結果出來時,“C位蔡徐坤”便得到娛樂圈競相報道,也在社交網站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討論。隨后馬上又播出的女生版選秀節目《創造101》中的突出人物便立即引發人們的關注與討論,而最終結果出來時如上相同,因此“C位”的流行可以說是飯圈文化的推動使其不斷的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并逐漸有了自己的意義和地位。
從改革開放到一帶一路的建設,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我國社會有了翻天覆地的發展,其中最顯著的表現便是信息技術即網絡的發展,騰訊客戶端、新浪微博等各種社交網站的出現,而近些年來網絡也為視頻創作提供大量平臺,促進短視頻應用軟件如快手、抖音的出現,也帶來了質量參差不齊的網絡影視作品,并大范圍滲透于人們的生活中,對人們的認識和思維都存在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與落后生產之間的矛盾,人們開始追求并有能力追求令自己精神愉悅的對象。此外,鼓勵文化創作的政策給予人們一定的保障與鼓勵,使其不再拘泥于固有思維,敢于去開拓,去創造滿足人民真正生活需求的文化。“C位”的流行便是受到各方面客觀的推動作用,活躍在人們的生活中。
網絡語言流行的原因主要是由經濟原則支配下的心理動因、人們的模仿(從眾)心理和求新求異心理引起的。Victoria Fromkin在《語言引論》一書中認為,人們在使用語言的時候,為了經濟省力、避免麻煩、節省打字時間,經常將縮略詞運用到網絡語言當中。“C位”作為字母縮略詞,無論是口語還是書面語形式都能很好的滿足人們追求方便簡捷、省時省力的目的。另一方面,社會心理學家普遍認為:模仿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行為,人們會習慣性去關注和使用社會上大多數人們的交際語言。“C位”的含義能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并逐漸能發展成約定俗成的語匯正是因為人們的從眾心理,提高了這一詞語的受眾度與流傳度。而使用這一詞語的主體部分大都是青年群體,他們習慣用與一般情況不同的對象突出自己的個性的身份,或許這也是青少年的自我心理追求,他們渴望新鮮事物,也希望自己能被認可并受到關注。其實“C位”正是他們對自己的期望與呼喚。
“C位”的流行和興起是有著多種原因的,而作為網絡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泛化使用是有其合理性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能肯定人們的地位與能力。時代在更新,語言的運用環境也是如此,“C位”的生命力究竟如何還需要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