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市職業學院 劉燕
2019年,我國正式開啟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以下簡稱“雙高計劃”),該計劃是指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職業學校和骨干專業(群),是一項推進中國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決策。“雙高計劃”旨在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引領職業教育服務國家戰略、融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
在此政策下,我校以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為引領,以護理和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為支撐,以康復治療技術和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為輔助,構建了面向養老服務產業、服務現代智慧健康養老的專業群,探索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高水平專業群的建設路徑。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為了滿足老年人的物質、文化、精神需求,養老產業不斷發展,目前已逐漸形成了以養老服務、老年醫療保健、養老地產、老年用品、老年文體娛樂、老年金融理財等幾大板塊為主的產業鏈。其中養老服務是養老產業鏈的核心,直接為老年群體提供服務,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需求。
我校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立足成渝雙城經濟圈,充分利用四川健康養老自然資源和人口資源優勢,服務四川省養老服務產業需求,將立德樹人、工匠精神、禮愛仁孝等思想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高度行業認同感和職業精神;具備老年生活照料、老年居家照護、老年心理咨詢、老年疾病照護、老年康復訓練、智慧康養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型養老服務人才。加快四川省現代養老服務建設進程,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質。專業群人才培養過程中,一定要精準,且能夠符合市場的個性化需求。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在于學校,所以我校在專業群人才培養定位期間,通過對市場的深入了解,對當下的市場需求,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定位,為人才培養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我校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圍繞養老服務領域所涉及的主要崗位組建而成—以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為引領,以護理和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為支撐,以康復治療技術和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為輔助。針對機構、社區、居家三種養老模式對養老服務人才技能的需求,培養具有為老服務情懷、產業發展意識、國際養老視野、心理健康知識、居家生活護理能力、康復照護技能,熟悉智慧養老的復合型人才,為市場提供多元化服務的人才,促進智慧健康養老服務的有效開展。
其中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和家政服務與管理專業以“養”為核心,重點培養能夠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心理疏導、居家照護等服務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康復治療技術和護理專業以“醫”為核心,重點培養能夠為老年人提供疾病護理、慢病康復、緊急救護、養生保健等服務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對應智慧養老,面向居家老人、社區及養老機構的傳感網系統與信息平臺,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
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是老年人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模式,將“醫”與“養”有效結合,既包括傳統的生活護理服務、精神心理慰藉、老年文化服務,還包括康復保健服務、健康咨詢服務、疾病診治、護理服務、大病康復服務以及臨終關懷服務等。老年人對于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的需求較大,隨著我國老齡化人口的不斷增加,這方面的市場逐漸加大,針對這一需求,強化醫養結合,為老年人提供健康戰略。
2021年3月,教育部印發《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專業目錄是職業教育教學的基礎性指導文件,也是專業設置、招生、統計以及用人單位選用畢業生的基本依據。在新專業目錄中,將原有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690301)更名為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590302)。從專業命名上明確體現了智慧養老的特點,確定了專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在我校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的組建中,也將“智慧康養”貫穿始終。以信息安全與管理專業為依托,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促進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目前,我國以居家養老為主體、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模式背景下,智慧養老通過技術手段從遠程監控、實時定位、統一平臺信息交互等角度多方位打造信息化養老服務系統,滿足老人和家庭的現代化、科學化和人性化的養老需求。
我校在實施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組建期間,認識到實訓的重要性,通過實訓資源互補,同時在實訓資源的建設過程中,要緊密聯系其他專業,在與其他專業的組合實踐下,共同促進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實訓資源的統籌建設。比如智慧健康養老服務不僅要聯系醫療、護理、康復、康養等專業,還要結合各類先進技術,讓先進技術為健康養老優化升級服務。
我校在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統籌相關專業,讓學生可以在校內實訓期間,享受高質量的實訓教學。通過各個專業的組合優勢,能實現財力、人力與物力的高效利用。在人才培養期間,讓實訓資源實現互補,確保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中,能提升培養質量與效率,讓學生可以通過技能訓練,為未來走向工作崗位提供可靠支持。
“三位一體”新戰略就是集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技術技能研究創新、技術技能知識生產為一體的新戰略定位,下面就對“雙高”背景下專業群建設的基本邏輯與創新策略進行分析:
(1)形成以技能提升為主要導向的生涯服務群。這類專業群在人才培養期間,主要是為學生發展提供相對應職業技能[5]。在專業群建設期間,數字化與智能化是主要發展方向,要為人才成長提供先進理念與技術支持,為健康養老市場提供現代化人才。專業群人才培養需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社教融合的實施下,在對學生進行培養期間,讓學生能獲得各項技術、技能與職業資格,確保人才具備專業的理論素養與實踐技能,能符合健康養老市場的實際需求。
(2)技術研發以創新為主要導向的技術服務群。這類專業群在對人才進行培養期間,必須滿足服務行業需求,需要為行業供給人才的同時,還要能為行業核心技術提供長效研發服務。技術的積累與轉化、工藝的持續改進等是這類專業群建設的主要方向[6]。所以我校在人才培養期間,以專業群假設為依托,創新基礎研究,強化不同學科之間的合作與聯系,加強我校與企業及政府之間的聯系,讓創新成為專業群建設的基本思想,促進人才的成長。
(3)應用技術學科建設為主要導向的技術學科群。在職業教育中“雙高計劃”是提升教育質量,滿足人才發展需求的重要舉措。“雙高計劃”符合職業教育辦學規律,符合國家發展需求。所以我校在專業群組建期間,要以本校特色出發,構建起一條符合自身、當地需求的特色化發展之路。專業群建設也是如此,要以市場為需求,以特色化為出路,將人才培養建立在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基礎上,不僅要以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引入智慧化服務與管理,還要凸顯類型教育邏輯,增設多層次職業教育專業目錄。
對于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的構建,一定要高瞻遠矚,做好動態調整,并能對具體實施績效進行評價,這樣才能提升專業群建設的整體質量[7]。市場是專業群建設調整的基礎,也是評價專業群建設與實施質量的關鍵所在,所以在人才培養期間,要以市場為需求,對專業群建設進行動態調整,實現專業群與市場的精準對接,不斷為行業發展提供支持。
綜上所述,在智慧健康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群的組建中,應堅持“醫養結合”與“智慧康養”,組建專業面向相通,崗位需求互補的高水平專業群。通過專業群的組建充實專業內涵,優化專業結構,提高人才綜合質量。未來在人才培養期間,“醫養結合”與“智慧康養”是主要發展方向,所以實現這二者的緊密結合,才能為人才培養提供良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