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王樂
思想政治工作開始逐漸深入各行業領域當中,不僅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強大地工作動力,還有助于企業樹立正確的核心價值觀,可增強企業員工的團隊合作意識與凝聚力。目前還處于經濟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大部分企業中的思想工作都存在著不足。因此,企業領導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合理有效地工作模式,并將內部工作經驗總結作為最佳切入點。通過將具有文化特色的思想政治體系進行推廣,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的競爭力。
文化對于在企業內部樹立共同理想信念,優化企業氛圍,提升企業凝聚力至關重要。隨著我國企業日益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還要把握企業文化與思政工作之間的關系,應著力運用企業文化的形式滲透國家政策、企業發展理念,從而增強企業員工的認同感,消除職工各方面的思想困惑。當前還要進一步清晰認識并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改革,提高文化引領有效性。通過分析兩者具有以下共同特點: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有不同的作用,各自有著自身的工作領域,但是兩者在工作中實有相同之處。首先,二者在工作方向上的相同之處:二者工作方向中都應堅持社會主義前進方向,應堅定國有企業的發展理念,成為黨的擁護者,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道路。國有企業為了能在文化建設階段體現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就要感受社會主義文化內涵,接受其價值觀及其政治思想領導。其次,二者的工作對象相同,無論思想政治工作上,還是文化建設過程中,都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需要出發,并將其作為工作對象,將群眾作為工作的核心。在工作過程中應提高工作人員的主動性以及思想政治覺悟,培養其集體意識及道德素養,提升其精神層次及價值觀,從而提高其工作效率。最后,二者有相同的目的,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國企經通過企業文化調動員工工作熱情,增加生產效益,提升經濟效益。而國有企業發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就是從思想上出發,從理論教育中培養員工精神素養,來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從而提升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二者最終目的都是為國有企業增加經濟效益,繼而為國有經濟的宏觀調控作堅實基礎。
傳統的企業文化與思政工作形式已不符合時代的需要,線上線下廣泛結合成為當前企業文化與思政建設的主要形式。在思政教育工作中,還要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重視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趨勢。隨著企業“云環境”的快速建設,企業微信、釘釘等線上工作方式越來越融合到日常工作當中,企業思政教育日益具有網絡化的特征,但是企業文化建設存在信息化滯后的情況,有不少企業更多地依賴傳統的文化宣傳途徑,不注重基于互聯網創新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式。而且,互聯網信息傳遞更加快速,企業職工思想變化更加復雜,企業文化與思政工作顯現出滯后性。信息化時代的企業文化建設還要提高效率,更好地適應復雜的內外部環境變化。
對于國有企業,不僅在企業文化制定過程中容易出現各種問題,還在思想政治建設過程中也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般分為兩點:第一,缺乏科學性的工作計劃與安排。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政治意義和時代性,應緊跟國家政策方針的步伐,應依照現今社會國情政策,順應時代潮流,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推陳出新,但是現有的國企思想政治工作不夠科學,陳詞老調,依舊沿用陳舊的政治思想觀念進行思想洗滌與管理,無法改變現有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第二,思想政治普及不全面,缺少普及的方式與方法。國有企業當下發展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如若忽視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與普及,將缺少系統化、專業化的工作規劃,阻礙生產經營工作。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處于不斷轉型的階段,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應滿足以企業發展的需求,并將企業員工的實際需求作為重要參考,可斷衡量其中的發展目標,逐漸使員工的歸屬感與認同感進行提升。在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上,不要站在較高地政治角度對經濟發展進行考慮,必須要站在員工的立場上對文化建設進行綜合考慮。通過研究分析發現,企業需要進一步強化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并將企業的生存發展與目標作為切入點,使企業文化的競爭力一點一點地提升,兩者所形成的合力作用使員工更認同企業的文化以及發展的目標,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從而可促進企業長久穩定的發展。
通過企業文化促進思政工作的創新、改革與推進,還要把思政引導與企業文化融會貫通。而基于企業發展改革的總方針指導思政教育與文化引導的具體路徑,以綱領性企業總體的工作規劃,強有力部門性質的執行方案,以及具體班組的實施計劃來更好地發揮企業文化的引領作用,其形成思政教育與文化建設的合力。例如,在企業黨委的主持下講好黨課,研究時代變遷對企業文化的基本影響,現代企業文化與職工思想價值觀等一系列的課題,運用時政熱點創新思政建設方式,其展示文化對企業的引領價值。從企業各部門的工作特性出發,應結合部門工作需要建設顯性或隱性的企業品牌文化、營銷文化、服務理念等。把企業各具體班組作為文化建設的關鍵,通過企業的績效考評、員工激勵、薪酬獎勵等優化職工思想認知,貫徹正確企業文化精神,引領職工的思想價值觀念,達到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引導的最終工作目標[1]。
目前,國有企業改革面臨的困難主要是:如何保留傳統商業模式的本質,如何參照當前市場的新要求來實現改革目標。為加快國有企業改革的步伐,通過加入文化元素來發揮國有企業的價值。例如,水電十一局通過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加入有益于企業發展的文化元素和合作的元素縮短改革實踐周期,以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解決企業利益分配等問題,為進一步提高企業文化與國有企業發展目標之間的兼容性。從國有企業未來發展的角度出發,這種戰略的應用不僅可以促進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進程的目標的實現,而且還能確保新文化和舊文化的融合與共存。
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私有企業其都應有自己獨特的發展方向,而國有企業想要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應該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而作為國有企業,想要引領行業前進,就需要乘風破浪、披荊斬棘。要把握好跟隨經濟起伏的外部市場,使自己在市場競爭中有足夠的競爭力,還要讓企業在發展壯大的同時擁有核心凝聚力,使企業文化與員工的精神思想和工作目標一致,真正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企業文化相互融合,員工與企業共同發展,鼎力前行。因此,國有企業發展必須依靠一個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指引,走向光明的未來,而黨的基本路線就是最好地照亮企業前進路線的燈塔。國有企業必須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將其做細做透,可以運用科技化手段進行,堅定企業核心價值觀,以此促進員工政治思想與企業文化發展統一,推動生產發展,提高企業經濟效益[2]。
一是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結合新形勢、新環境、新政策的要求。在借鑒優秀傳統做法的同時,創新互聯網時代工作機制,把互聯網作為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陣地,應充分發揮微信、微博、手機App等新媒體的作用,積極探索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構建互動式的工作平臺,進一步凝聚員工思想。二是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廣泛收集員工意見建議,對提出的意見準確判斷、合理采納,應積極創造民主和諧寬松的工作環境,鼓勵員工參與發展密切相關的事務,增強員工歸屬感。三是充分運用主流媒體和新興媒體,推出更多圖文并茂、可讀性強、傳播面廣的宣傳報道精品,深入宣傳各級行在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經驗和成效,為進一步增強新媒體宣傳的傳播力和話語權。四是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應緊貼員工工作和生活,要及時發現、宣傳、表彰積極向上、愛崗敬業的先進模范,用榜樣的力量激勵員工,提高傳播內容的可讀性和感染力,提升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3]。
使用新技術、新手段、新方法,是突破傳統企業文化建設的必由之路。隨著信息傳播的新媒體化,新聞閱讀的可視化,傳統的辦報紙、做報告、講理論課的方式已不符合新時期思政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的需要,還要大力構建符合新媒體時代特征的思政教育與文化建設創新形式。例如,通過OA辦公系統、企業公眾號、職工微信群等積極進行企業文化宣傳,運用身邊工作場景構建接地氣、有人氣、樹立正氣的文化宣傳活動,其發揮動漫、圖片、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的作用,才能更好地關心員工,優化員工思想教育培訓機制,并以此促進員工直觀認同企業理念,達到有效引導企業員工的最佳效果。新時代的企業文化應當保持互動性,需強調在線保持企業與職工的聯系,在線化的企業文化建設應作為企業文化引領重要內容。
綜上所述,當前國有企業改革中仍存在問題,這種現狀阻礙了國有企業綜合改革目標的實現。為進一步深化我國國有企業改革,應加強對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視,通過采取各種措施發揮企業的價值。對此,國有企業需明確自身的發展觀念,完善提升企業文化形象,融合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從而提高全員素養,推動企業長遠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