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溪
(廣州城建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510925)
在我國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積淀了深厚的傳統文化,為人類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各國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各種思想文化激烈碰撞,如何做到文化自信值得每個人深思。高校是文化傳播和思想交流最頻繁的地方,如何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今天,不受外來文化的侵襲做到文化自信,是考驗高校和每一個學子的問題。經典名著是無數先輩嘔心瀝血創作的文化瑰寶,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藝術結晶。在人心浮躁的今天,如何沉下心來,感受經典名著的魅力,不能只靠學生的自覺,高校應該注重經典閱讀的推廣工作,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高校是教授知識培育人才的地方,學生在學習自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需要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升文化素養。在閱讀經典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會得到提升。通過經典閱讀,學生在提升自身文化水平的同時,經典名著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思想和行為,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以及人格氣質等方面都會有著較大提升。通過經典名著,閱讀者和作者進行了心靈上的溝通,作者的思維方式、思想方法、價值導向都會影響著讀者,為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具有較高的引導作用。
在經歷了高中時期的高強度學習之后,高校學子的壓力得到釋放,在高校寬松的管理制度下,其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會逐漸降低。尤其是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夠靜下心來學習。經典閱讀不同于一般的淺閱讀,是需要閱讀者投入精力,集中思想去做的事,通過閱讀經典,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知識和見解,也在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專注力。高校的學習氛圍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該校的教育水平,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讓校園充滿人文氣息,是高校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
中華民族有著輝煌燦爛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經典名著作為傳統文化的藝術載體,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往復。作為新時代的弄潮兒,高校學生應該主動學習優秀傳統文化,扛起文化傳承和創新的大旗。當今世界,信息化高速發展,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各種文化在激烈碰撞,各類快餐文化和流行文化受到了高校學子的青睞,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受到了嚴峻考驗。推廣經典閱讀,可以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讓傳統文化在新時期更好的發展壯大。
進入21世紀,文化軟實力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逐漸凸顯,在提升民族自豪感,擴大國際影響力,提升國家綜合和實力方面有著巨大作用。高校是對外交流的窗口,對中外學術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可以通過中外文化交流活動將中國經典文化推向世界,增加其他國家對中國文化的了解,提升國際影響力。經典名著無論多么優秀,如果只是存放在書架上,那么它的價值便得不到充分體現,只有在推廣學習中為其賦予新的時代烙印,才能讓它們迸發生機。大學生要自覺養成經典閱讀的好習慣,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經典閱讀活動,為我國文化建設添磚加瓦。
隨著科技的進步,大量的紙質書籍被電子書籍取代。高校的圖書館普遍存在書籍更新慢、更新量少的情況,經典閱讀不同于普通書籍的閱讀,其紙質化閱讀方式難以被取代。高校經典書籍存量少、更新慢會嚴重影響學生閱讀經典的興趣,影響經典閱讀發展。此外好的閱讀環境是影響經典閱讀質量的重要因素,部分高校圖書閱覽室光線不足,設備損壞,以及松散的管理都會讓經典閱讀地質量大打折扣。
隨著流行文化和快餐式閱讀的興起,大學生更加喜歡這種新穎有趣,引人入勝的內容,也更加傾向于這種輕松愉悅的閱讀方式。相較于簡單易懂的流行文學,傳統經典名著大多晦澀難懂,雖極具價值卻很難消化。此外,隨著計算機和手機的普及,人們的閱讀習慣逐漸轉變,傳統的紙質化閱讀正在被電子閱讀替代。經典名著因其受眾和版權關系,在電子化的轉變工作中進展緩慢。難以適應時代發展,就很難吸引學生閱讀。經典著作應該適應時代需求,轉變其閱讀形式,加大推廣宣傳力度,以吸引更多地關注,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隨著信息化高速發展,今天的閱讀逐漸向碎片化轉變,我們淺嘗輒止,達到自己的目的便可以了,沉浸式閱讀逐漸減少。經典名著往往具有較高的人生哲理,淺閱讀無法挖掘出其藝術價值,也就失去了閱讀的意義。近年來,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各行各業開始出現了內卷化現象,為了尋求穩定的工作,大學生考研、考公、考證現象日益明顯,這就導致了以興趣愛好為前提的閱讀逐漸減少,閱讀的功利化日趨嚴重。如何轉變對經典閱讀地認知,養成端正的經典閱讀理念,是值得學校和學生共同努力的。
高校是培養祖國未來發展人才的地方,如何提高學生質量不僅關乎學校聲譽,更關乎祖國的未來發展。高校的管理工作應該圍繞學生的成長來展開。在經典閱讀推廣方面,大多數學校并不重視,既沒有相關閱讀要求,也沒有宣傳教育。固然,寬松的管理模式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但是如果缺乏必要的引導,那么學生就可能會向錯誤的方向發展。高校應該自覺擔起推廣經典閱讀的擔子,加強宣傳引導,做好本職工作。
豐富完整的經典名著儲量是高校推廣經典閱讀工作的基礎,決定了經典閱讀工作的成功與否。高校應該不斷完善自身書籍種類,了解名著更新動向,主動替換更新。經典名著地豐富不能只注重量地堆積,更要把控好質,不能濫竽充數。此外,要建立好與學生溝通的渠道,了解學生名著閱讀需要,及時反饋學生訴求,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選擇。高校圖書館作為書記存儲的主要部門,要建立合理的借閱制度,增強自身整理和檢索能力,實時提供各類書籍的借閱信息,方便學生查詢。對經典名著地儲量進行豐富,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地選擇,經典閱讀是一種深度閱讀,需要閱讀者靜下心來,良好的閱讀環境是必不可少的。高校應該提供滿足學生需要的閱讀環境,營造光線充足,設施完善,安靜的閱讀環境,在人員管理上要選取專業的圖書管理人員,能夠及時地解決學生需求。在學習氛圍上也要努力營造,圖書館和閱覽室要提醒學生注意安靜,不要喧嘩和四處跑動,打擾他人閱讀。好的閱讀環境需要學生老師和工作者共同努力,一起創造。
當代大學生人文素養普遍不高,如何提升學生文學素養,培養文學氣質濃厚的當代大學生,就要從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經典的好習慣抓起。高校工作者應該加強引導宣傳,聯合學生組織定期舉辦讀書月和經典專題閱讀活動,提升學生閱讀興趣。要積極采用現代化的宣傳方式,利用公眾號、自媒體等手段宣傳經典閱讀的意義,引導學生閱讀經典。經典閱讀對人們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只有養成閱讀興趣,長此以往才能極大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名著經典包羅萬象,涵蓋了方方面面地知識和哲理,學生應該廣泛閱讀,發現自身興趣方向,在確定了自己的興趣方向后著重學習。高校應該積極宣傳適合學生閱讀的優秀的經典,推薦給學生,讓其有更多地選擇,更好的培養經典閱讀興趣。
經典著作作為中外文化的藝術結晶,是人類思想文明的高度體現。經典名著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我們不能用功利性的眼光去看待它,閱讀經典可能不會立刻對自己的學習工作產生助力,但是它對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為人處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經典名著因為時代久遠,閱讀起來可能會比較困難,但是通過學習探討,我們不僅可以讀懂經典,在無形中也會增強自身的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無形中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高校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對經典閱讀的宣傳,推薦有些的經典作品,組織專題閱讀活動,開設相關興趣課程,讓學生切實感受到經典著作的獨特魅力,從而轉變其對經典閱讀的錯誤看法,養成經典閱讀的好習慣。理念的轉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高校和廣大學子共同努力,才能更快更好地形成正確的經典閱讀理念。
學生經典閱讀興趣不高,閱讀能力不足,不光是學生自身的問題,學校相關工作缺乏也是影響學生經典閱讀的重要原因。一直以來,經典閱讀長期滯后于對學生文化素養提升的需要,學校不重視,學生沒動力,導致學生文學素養越來越低。高校應積極制定能夠促進經典閱讀推廣的相關制度,制定學生閱讀經典的標準,加強對推廣宣傳人員的目標制定和績效考核,積極學習國內外相關管理經驗,結合本校實際狀況。只有將推廣工作具體化,制度化,才能夠引起學生和相關工作人員的重視。學生閱讀經典關乎其文化素養和精神文明建設,是高校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一定要引起重視,真抓實干,做好制度制定和實施工作。
經典閱讀是影響人一生的學習活動,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地方。在文化自信的時代背景下,高校應當積極地把文化自信融入到經典閱讀的推廣工作中去。在經典閱讀推廣活動中,學生應該積極參與,響應學校的號召,培養閱讀興趣,腳踏實地,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養。老師要積極鼓勵引導學生參與到經典閱讀的活動中來,與此同時也要不斷學習經典,提升鑒賞能力,為學生答疑解惑。學校領導,要積極做好本職工作,在基礎設施和活動組織上要時刻注意學生訴求,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閱讀環境。總之,經典閱讀的推廣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經典閱讀推廣工作,提升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