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敏
(南京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南京 211106)
隨著互聯網的深入發展,新媒體已經成為高職學生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媒體具有快捷、自主、互動的傳播特點,使得社會組織和個人都能夠最大限度的獲取信息。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他們在學校的日常學習和生活過程當中,更易于接受新鮮的事物,高職學生是新媒體使用者和推動者,他們最先利用可以移動的新媒體設備,通過音頻視頻的方式進行知識學習。但是新媒體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很多消極的影響,近年來高職院校的發展不斷最高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與時俱進,根據新時期的特點及時調整教學管理方法。
隨著世界的發展,互聯網信息技術逐漸融入到高職院校學生的生活和學習過程當中。新媒體教學設備對于高職學生價值觀念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有利于促進新媒體的多元化發展,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內容和形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新媒體具有廣泛傳播的特點,所傳播的事件對于高職院校學生會產生價值觀方面的影響,尤其是一些負面的信息,容易給學生帶來不良的影響,導致學生在學校學習過程當中思想和行為發生變質。這新媒體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對學生產生了不良影響的嚴重背景之下,甚至會對學生產生危害。
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之下,高職院校的學生社會的社交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社交相比,新媒體的社交具有一定的虛擬化和隱秘性,但是網絡平臺上交流互動的過程當中,交流互動雙方并不了解彼此之間的信息,對雙方的彼此了解并不深入,具有一定的神秘感。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社會行為形成和完善的時期,因此在長期的與人交流的過程當中,難免會對虛擬的交際生活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從而忽視了現實生活當中與同學教師的溝通與交流,不利于學生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同時,高職院校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新媒體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學生除了利用新媒體進行學習資料的查閱,日常的交流互動、網購等等之外,還會通過新媒體進行課外知識的查閱,豐富自己課堂上所學習的文化知識,以此來幫助自己拓展知識體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利用新媒體課件為學生制作和分享有用的知識,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會沉迷于網絡游戲,對教師所布置的作業不聞不問,最終會形成不良的學習風氣,學生無法在高職院校的學習階段當中學習到有用的知識。
在新媒體環境背景之下,高職院校管理者應該積極轉變課堂教學思維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的新媒體應用能力。隨著大量新媒體平臺的不斷涌現,教師不再是學生進行文化知識學習的唯一渠道,學生可以借助互聯網的新媒體設備進行信息的查閱,這就導致教師在課堂的權威性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另外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革,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作為學習文化知識的主體,鼓勵學生個性化與全面的化的發展。因此作為高職院校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應該樹立起師生平等的意識,在對學生管理的過程中,無論是采取傳統的管理方式,還是利用新媒體對學生進行教學管理,都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讓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與此同時,高職院校的管理者還應該緊隨時代潮流,學習各種新媒體網絡社交工具。不斷嘗試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使用新媒體管理平臺,提高管理效果。例如:教師可以引入手機、微博、微信等平臺,與學生進行交流對話,進行信息文件的傳輸和共享,更加便捷的與學生進行思想方面的交流對話,當學生出現心理層面的問題時,也要及時的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充分了解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迷茫和無助,對學生進行合理引導,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和人生方向。只有教師在對學生教學和管理的過程中,不斷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借助新媒體對學生進行管理,才能夠將新媒體的覆蓋面和關注度延伸到每一位學生。
高職院校本就應該充分利用新媒體社交工具,對學生進行管理,在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原則之下,鼓勵和提倡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服務,以促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在進行學生管理的過程中,要想真正的實現對學生的自我管理,除了學生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和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高職院校需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渠道,以及可靠的制度作為保障。因此高職院校首先應該為學生制定自我管理的制度,通過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來保證班級中的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班級管理過程當中,通過班級事務的管理來保障自己的權利。例如:在建設高職院校管理制度的時候,對于一些關系到學生切身利益的問題,要讓學生有發言權進行制度的建設,比如說學校獎學金的評定制度,相關學生的管理制度,學校管理工作人員可以充分利用微博和微信公眾平臺等新媒體溝通渠道,讓學生在其中充分表達的意見和想法,傾聽學生內心真實的世界,為他們提供建設學校管理制度的渠道。這樣通過學生參與建設的班級制度,更加符合學生的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還能夠大大提升高職院校的相關制度的科學性和人性化管理水平,真正的發揮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從而讓制度建設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高職院校教育者應該堅持以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根本,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高職階段的學生通過新媒體獲取相關的信息,并且通過新媒體互動平臺表達自己的情緒、意見、態度和觀點,為了及時處理并且發現網絡上存在的不良信息,學校需要建立網絡管理輿情監督平臺,加大對校園網絡信息的監督。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時監控微信、微博和抖音等相關服務平臺,加強對網絡內容的管理。學校只有加強健康有用信息的積極推廣和宣傳,及時有效的制止有害的信息并且進行刪除,如果有害信息已經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則需要進行及時的正確引導。針對學生當中存在的網絡輿情,要健全新媒體輿論監督應急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是能夠保證突發事件工作有章可循,有據可依。高職院校應該結合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事前預警防控,事中決策實施,事后恢復監督等相關制度體系。在進行相關制度管理體系制定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成立由學校領導任組長,相關職能部門作為小組成員的相關制度,明確其中的職責分工,嚴格落實相關的責任制度。同時學校還應該積極聯合地方政府教育職能部門,以及學生家長等多方面聯動安全工作機制。只有通過多方面進行資源的整合,才能夠調動一切積極的有效因素,努力加強應急管理制度,切實提高學校網絡輿情管理效果。
近年來部分學生由于過度沉迷于新媒體,導致學校突發問題也不斷增多,學生在學校的群體社交能力不斷下降,這樣的現狀對于學生今后的職場發展與社會生活非常不利。高職院校部分學生還沉浸于網絡游戲無法自拔,也與高職教育的最終發展目標相背而馳。為了提高高職階段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避免學生過分沉迷于新媒體和網絡游戲當中,高職院校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例如:高職院校可以借助新媒體舉辦線上線下聯合的校園藝術節,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特長,張揚個性的舞臺,學生通過線上互聯網絡了解該活動初選時間,復賽舉辦地點以及要求等等,最終敲定節目單,充分參與到具體的活動過程當中。學校還可以利用新媒體舉辦各種各樣的比賽,設定各種學生所需要的獎項,吸引在校學生積極主動參加,很多學校在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同時都會舉辦剪輯視頻或者是拍攝比賽,這些比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豐富學生的大學生活,幫助學生通過團結合作來鞏固和提高自己對于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掌握程度,在一定方面還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培養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當中能夠充分運用新媒體社交的應用技術能力。因此在學校在日常的教學開展過程當中,還應該積極主動的去開設各種各樣的比賽活動,幫助學生全方位的發展自己,讓學生能夠走到社會的同時,做到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文化知識的效果,課余生活中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
現階段人們的實際生活與新媒體社交技術息息相關,學生對于新媒體技術的信任程度也不斷提高,容易接受新媒體應運而生的各種事物,因此新媒體應用到學生的管理工作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夠幫助學校教師動態化的掌握學生的各種學習情況。高職院校的教師需要重新認識新媒體技術,將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充分發揮到對學生的管理工作當中,教師需要以新媒體作為主導思想,讓學生明白新媒體當中存在的是非善惡,養成正確的新媒體學習觀念,強化校園網絡管理的能力。對于新媒體引導的輿論指向進行指導和監督,管理者應該做到與時俱進,不斷的對校園網絡管理內容進行創新,網絡輿論能夠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相接軌。以此做到對學生的高效率監督,同時也要提升自身對于熱點新聞和輿論性較強的新聞的敏感度,讓學生結合新媒體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疑問。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心態去接受新媒體,同時也要意識到,新媒體對高職院校學生的管理是非常有好處的,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對學生展開思想方面的教育,優化學生對于新媒體背景之下言論的判斷能力,主動規避互聯網絡信息,真正的利用新媒體開展各種類型的學習,提高學生綜合利用網絡信息的能力。
新媒體教學設備對高職學校的管理產生了積極影響,但同時也不斷滋生一些新問題,可能會導致教師在課堂教學管理中管理不當。在新媒體的教學環境之下,高職院校的管理者應當積極轉變自己的教育管理理念,不僅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教學優勢,還應該推進學生自主管理。在此基礎上豐富學生的學校活動內容,最大程度的避免新媒體給學生帶來的消極影響,只有這樣才可能更好的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結合新媒體增強學生的管理效果,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職院校優秀畢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