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吾梅
(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杭州 310018)
隨著我國的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下,社會經濟正在以全新的社會格局和背景下進行不斷的進步。經濟法是專門針對市場經濟貿易而產生的一部法律,正在以其獨特的價值,在復雜的法律體系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和監督。因此本文可以從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經濟法之間的聯系和關系進行探究,結合經濟法在實際社會市場經濟中的應用情況,對經濟法的實際應用價值和作用展開分析。以確保經濟法在市場經濟中存在的意義,并且讓人們能夠認可經濟法在市場經濟中存在的價值。
目前我國實施的經濟法是一部相對其他法典中較為年輕的法律,在上個實際八十年代成立。1981年7月,我國國務院正式對市場經濟進行了法律約束調控的想法,建立了“經濟法規研究中心”,主要是負責對中國市場經濟法的立法進行了主持。從此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經濟法的立法工作正式全面開展和推進。針對經濟法的立法,主要從兩個方面對經濟法的推進提供了支持,首先是市場經濟的確立和我國一直以來堅持的科學發展觀。這兩個觀念不僅使經濟法的實現和發展提供了有效的原則和依據以外,同時也為經濟法的立法內容進一步深化。
經濟法的立法最早起源于西方社會,特別是亞當·斯密《國富論》的發表,意味著西方自由競爭的資本主義的興起。而經濟法在西方的發展主要源于20世紀后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整個世界的經濟規則在重新建立,包括在法律領域,出現了病態經濟法等相關理論,為經濟法的立法奠定了理論基礎。
知道20世紀79年代,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帶出了一系列的經濟通脹問題,社會經濟市場中需要有第三機構部門對經濟的運行和發展進行管理,因此除了政府和企業為主導的第三方,有關的市場經濟機構,非盈利性質的部分,在經濟法領域內對市場經濟的運行展開監管。
經濟法和社會經濟發展兩者之間的關系,主要可以從以下兩點內容進行總結:
一是經濟法是對社會市場交易中商品貿易經濟之間的關系進行全面的、科學的、系統的理論性闡述。在實際社會生產銷售貿易環節中,通過不同類型的組織機構作為主體而存在的經濟管理體系,為社會經濟貿易管理關系的和諧和穩定提供了有利的判斷依據。
二是目前在我國,經濟法不僅是市場經濟貿易的一個重要的規則,同時也是法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為了促進社會主義體制發展的重要內容。能夠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改革、發展、優化、進步提供有利的憑證。
經濟法的立法和推進能夠有助于社會資源的公平競爭,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分析:
一是從社會制度層面進行分析。現目前社會經濟中的經濟法的立法依據主要是以市場經濟現有的發展和未來的發展內容作為前提,因此經濟法自身就擁有直接調整市場經濟發展的作用。也就是說,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會出現各種不同類型的社會關系,但是經濟法的法規里,有對這些關系進行描述和約束。通過對經濟法的實行,能夠在民法等其他法律的基礎上,對市場競爭中的相關機制進行完善、監督和控制,完善市場經濟保護體系。此外,利用經濟法自身具備的特質,能夠對市場的宏觀競爭進行一定的干預,結合法律中的內容,對社會市場關系中的部分關系進行調整。從宏觀層面,現目前社會經濟中存在私有和公有兩種不同的經濟體制,經濟法的出現能夠對這兩種不同經濟屬性的體制進行準確的分割,促進兩種經濟體制能夠和諧的發展。因此,按照市場經濟法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我國市場經濟和經濟法進行相互的結合,促進社會資源經濟交易能夠公平公正的展開。
二是基于整體的社會經濟的發展層面對經濟法的作用展開分析。經濟法的立法不僅能夠對社會經濟體制進行責任分割,還能夠對一些社會中公共性質的活動,在一定的法律權利里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通過經濟法對國民市場整體經濟中的發展趨勢做分析,結合反不當競爭、反壟斷市場競爭等內容,為我國社會整體經濟的發展和管理提供有利的保障基礎。
三是基于市場經濟競爭擁有公平的競爭環境層面進行的分析。相關部門可以通過經濟法積極的對市場經濟進行監督,為市場經濟提供相對應的法律援助和保護,保證市場主體能夠公平、公正的參與市場競爭,保證市場主體擁有同等的競爭權利。
此外經濟法作為市場經濟貿易中的管理法律法規內容,能夠有效的補全民事管理法律存在的漏洞和缺陷,保證所有市場經濟貿易主體和個人的利益能夠得到保障。將產品的反傾銷和消費者利益作為市場經濟中的重要核心管理內容,保證社會層面和國家層面都能夠建立和諧、公平、誠實的市場經濟環境。
經濟法的推進有助于社會中的社會資源能夠公平公正的展開分配,推動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保證資源的公平分配是經濟法在實踐發展中的一個特殊的功能,也是經濟法獨有的專屬功能。對于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經濟效益必定是放在首位,經濟法對于社會經濟發展中資源的公平分配有著較大的話語權,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
一是經濟法自身所具備的融合屬性,經濟法能夠將社會上不同屬性的經濟體制進行公私融合,并且能夠和諧的交融在一起,對于社會資源的公平和諧分配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經濟法在社會經濟體制中的融合起到平衡和協調作用。從私人和私人、社會和私人兩個角度進行調節,促使雙方能夠在經濟發展方面達成一定的共識,或者雙方能夠各退讓一步,或者一方能夠妥協,從而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為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提供一定的保障基礎。
二是在全球一體化經濟的發展背景下,我國的社會經濟已經到了轉型的關鍵時期,區域經濟一體化為市場經濟內部結構的變化和調整提供了新的問題,面對這種大環境改變下而產生的機遇和挑戰,經濟法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經濟法是保證社會市場經濟的風險能夠處于一種可控的平衡狀態中,因為經濟法將市場經濟固定在基礎框架上,全力解決目前社會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比如收入差距大、內部供需不平衡等問題。利用經濟法營造出規范的市場經濟環境,為社會經濟的穩定增長提供保障依據。從而保證社會經濟能夠和諧穩定的發展。
經濟法的推進給社會經濟發展中存在的貧富差距問題起到改善作用,有助于縮小社會的貧富差距,主要可以從下文的幾個方面展開:
一是對現有的社會市場經濟活動能夠做到宏觀的調控,這是經濟法立法和推進的最主要的目的,為了保證經濟法能夠約束社會經濟的發展,從而起到宏觀調控。在經濟法的實施中,需要將政府作為經濟法的實施主體,以此來開展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目前,我國的各個不同的地區因為歷史發展原因和地理環境的差異,導致地區之間的貧富差距現象較大,各個地區之間的市場經濟發展不平衡。政府可以利用經濟法對市場經濟展開調控和約束,盡可能的將地區的貧富差距進行縮小,有效的使社會經濟資源得到公正的分配,將社會經濟發展實現的經濟效益推行到最大化。
同時,在對經濟法的實施和運行過程中,需要政府起到帶頭作用,對市場經濟進行約束和管理,并且政府要成為經濟法的主要執行者,對市場經濟進行宏觀管控。在社會市場經濟相對較為穩定的情況下,通過將經濟法結合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完善,將市場經濟的主體職能責任進行明確,能夠實現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推進,將政府和民生的發展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從經濟層面推進社會發展,推進社會市場經濟進行規范,以此來保證社會貧富差距的縮小,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依據和保障。
二是目前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北京和基礎下,需要對經濟體制政策進行全面的推廣。目前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在基礎建設方面獲得了較大的成果。隨著人們在生活物質水平和精神文化方面的不斷提高,弱勢群體在經濟發展中即將會面臨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為了社會經濟能夠更好的開展,需要全力解決這些問題,這也成了經濟法立法范疇內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以確保社會利益不受損害的前提下,利用經濟法縮小貧富差距,保證市場經濟中每個個體都享有基本的權利,從而創建出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場經濟體制,確保社會經濟能穩定、和諧的發展。
三是經濟法中能夠看到社會中的經濟關系,這也是社會經濟關系的一種反饋,市場是經濟關系的一個綜合體。在世界經濟制度建立以后,各個國家開始將市場經濟進行自由競爭化和社會化,同時朝著國際化市場經濟方向發展。
面對國際市場經濟,不同國家的經濟法律對市場經濟的調節都各不相同,經濟法需要從市場經濟關系作為切入點,對整個國際市場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和判斷。以此保證我國的經濟法能夠符合世界經濟的發展規律,通過歸納、總結和分析等方式,對國際市場經濟發展中的共性和異同進行分析,將市場經濟關系和國際市場經濟關系進行統籌管理,從世界經濟的角度下將貧富差距進行有效的縮小。
針對現目前的市場經濟發展來說,經濟法是目前市場經濟發展中最好的發展基礎和支撐。在目前市場經濟的實際發展過程中,各個相關部門和市場經濟的主體需要對經濟法給予一定的重視,重視其在經濟發展中和經濟活動中的地位。以確保社會生產效益能夠實現最大化方向發展,從而促進市場經濟能夠公平競爭;市場經濟資源能夠平衡分配;減少社會貧富差距,將經濟法的實際價值體現出來。不僅能夠有效的解決目前社會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能夠促進社會穩定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