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 要:我國是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同時也是一個農業大國,年糧食總產量常居世界第一。種子作為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其質量和推廣直接影響農產品的質量、產量和效益,也影響到我國農業發展的總體進程和社會穩定。因此,培育優良種子,加大推廣營銷,促進種子事業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圍繞農業種子的生產和推廣管理現狀、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闡述,并對提升種子生產和推廣管理水平提出一系列有效措施。
關鍵詞:農業種子;生產推廣;措施
1.1 種子生產現狀
由于有關部門的重視,我國種子事業正朝著“四化一供”的方向發展,生產走向專業化。但同時,具有資質的種子生產企業眾多,產業過度分散,大多規模較小,研發能力不足,因而所承擔的生產和經營風險較大。另外,品種審定工作滯后,種子質量缺乏保障鑒定。一些企業缺乏正確引導,盲目跟風,導致生產過剩。
1.2 種子推廣管理現狀
種子的市場營銷發展水平對農業發展影響重大,但在我國,種子管理服務缺乏專業化人才;政府頒布的《種子法》沒有引起農民重視,依然會出現一些違規情況;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需要重點在銷售環節進行整頓,并對種子生產企業資質進行評估,避免更多低品質種子流入市場。
2.1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由于科技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生產走向機械化時代,2000年頒布的《種子法》的條規已經不能解決現實中出現的新問題。對相關法律的完善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可以在法律上明確規定種子生產企業資質評定,適當提高市場準入門檻,來避免一些單純因利益驅動而進行種子生產的企業進入市場,導致一些低品質的種子銷入;另外,針對相關問題的解決,增加條款明確基層執法主體,完善監督機制,避免各部門之間的“踢皮球”,提高服務效率;加快對新型品種的保護法的制定,是對相關科研人員智慧結晶的肯定,也避免出現更多糾紛。值得一提的是,相關法律不僅要完善,更要注重宣傳工作的開展,讓法律意識宣傳下鄉,也是對農民權益的保障。
2.2 政府政策扶持優惠
政府對種業支持,可以加大財政補貼,可以對農民直接進行補貼,針對具體問題落到實處。例如,受此次疫情影響,許多地區農業生產不如往年,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下發紅頭文件《關于申報實施2021年新增耕地輪作休耕試點的通知》,明確說明了新增輪作補貼每畝150元,新增休耕試點補貼每畝500元。除了照顧農民,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對種子生產企業的扶持力度,因為種子是生物技術等諸多高新技術的凝聚體。優良種子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和技術支持,降低或免收種企所得稅等。還有一系列后續關于研究成果、知識產權的保護工作,這些都需要政府出臺政策以起到更好的鼓勵作用。
2.3 加強與國際市場交流合作
加強與國際市場的交流合作,有著“走出去”和“引進來”兩個層面的意義。“走出去”可以通過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向國外“展示成果,推動交流,促進貿易”。交流新成果,農業各領域新業態新產品,激勵創新,樹強扶優,將種子推廣走向國際化。而“引進來”則是與國外生物研究所合作,共同研發新技術,進行品種創新。把國外的技術優勢“引進來”,并納入我們體系,為我所用。
2.4 提升相關人員整體素質
各項專業的工作都需要有專業的人才支撐,但是當前種子管理服務團隊的整體素質不算高,有調查顯示,管理服務中心的高級技術人員占比不過10%。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需要考慮提升工作人員的薪資待遇,另一方面,要努力消除職業歧視,可以鼓勵農學大學生從事這項職業,以填補專項技術人員的短缺。另外,還需要對現有人員進行在崗培訓,只有團隊素質提升,團隊工作效率才能整體提升。
綜上所述,種子的生產和推廣事宜關系到國計民生,是不容忽視的大事。而其中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多方共同的不懈努力。要對種子生產把好質量關,讓種子推廣走向系統化、專業化管理,走向國際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