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花
摘 要:我國不同地區(qū)對土豆的稱呼不同,但是這并不會影響其受歡迎的程度。在目前的農業(yè)產業(yè)發(fā)展中,土豆因其適用性強、市場需求量大等原因,已經成為很多地區(qū)種植業(yè)發(fā)展中的重點項目。本文將會從農業(yè)產業(yè)管理的角度對土豆的高產種植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系統的分析,希望能夠對土豆產業(yè)的現代化發(fā)展貢獻積極的力量。
關鍵字:土豆;高產栽培;科學種植
選好種才能接好果,這是農業(yè)種植產業(yè)中的一個最簡單道理,想要土豆達到高產種植的標準,選種工作是基礎、關鍵的工作。在目前的發(fā)展中,可供選擇的土豆品種較多,比如可以根據表皮顏色將土豆分為黃土豆、黑土豆、紅土豆等,根據產區(qū)和特性又可以分中暑3號、高原4號等數十個不同的品種。在選擇具體的種植品種時要貫徹落實好先進的生產思想,綜合考慮本地的土壤特色,有條件的種植區(qū)域可以對土壤進行微量元素含量檢測,以便獲得更為精準的分析數據、種植的自然條件以及市場需求等多個因素,這樣才能夠更好地保障種植效益。由于地域性的差異,建議選擇就近范圍的優(yōu)質品種。
好地出好物,想要提高土豆的種植產量,就要做好土地的選擇和整理工作,土地不僅僅要與種植的品種相匹配,更要避免連作,因為連作的土地不僅僅會引發(fā)多種病害,而且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土豆產量和品質。為了保證產量和品質,應該選擇土質肥沃、灌溉條件好的區(qū)域,土層深厚的弱酸性土壤是最佳選擇。在選擇好土地之后,要在綜合考慮的地勢、排水性能等方面設定合適的畦寬,并做好深耕細耙工作。
改變傳統種植理念中的多施肥,轉而進行精準的水肥管控工作是提高土豆種植產量的關鍵工作。在水分控制方面,要根據土豆的品種、種植的時間、自然光照和降水條件等進行調整,要做到勤觀察土壤蓄水量和土豆生長狀況,及時按照技術標準調整灌溉量。在肥料管理方面,第一要做好基肥工作,一般會選用腐熟的農家肥作為基肥,在平整土地的時候將總基肥量的65%左右翻入土地中,剩余基肥作為播種時的肥料使用。第二是要做好追肥工作,在種塊出苗之后,要及時做好氮素化肥的追施工作,在現蕾期則要做好鉀肥的施加工作。在開花之后,如果出現早衰現象的情況下可以進行磷鉀和微量元素的補充工作,除此之外一般不需再施肥。
在土豆栽培過程中,不同的生長階段會有不同的病蟲害,做好預防管理工作是保證土豆產量和品質的重點。首先,在播種前期,要做好種子的病菌處理工作,一般將對癥藥物兌水后在種塊表面進行噴灑,對于土地,要使用生物菌對其進行調理,在播種后則需要噴灑除草劑,來營造優(yōu)質的生長環(huán)境。其次,在苗期一般使用綠亨1號和綠亨6號的混合液,通過灌根的方式來預防病毒病、蚜蟲等問題的出現。再次,在生長期和花期,要重點做好早疫病、晚疫病等常見病的防治工作,一般采用輪換噴霧的方式來施放藥物,這樣可以保證良好的吸收效果。最后,要做好膨大期的防治工作,這一階段的防治重點包括炭疽病、瘡痂病等,同時也要根據土豆的生長狀況,使用適量促膨大藥物,提高產量。
綜上可知,土豆作為一種具有廣泛種植性的經濟作物,想要在市場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就要做好品質管控工作。與其他農作物一樣,土豆的種植也是一份付出才能有一份收獲,想要更好地發(fā)展就要從選種、選地開始,將科學的發(fā)展思想貫徹到整個的種植生產過程中,用先進的理念指導實踐工作的發(fā)展,通過精準的水肥控制為土豆的生長營造良好的環(huán)境,通過對病蟲害的有效預防和治療,保證土豆的高產高質,促進種植產業(yè)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