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茹

書籍是造就人類靈魂的工具,讀一本好書,就像交一個益友。閱讀是人們提升自我的一種重要方式,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有助于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開闊視野。在疫情防控期間,我園鼓勵教師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升自我,在復工后,我園組織教師進行了多種形式的現場交流和實踐。我園為激發教師的閱讀興趣,開展了一系列讀書活動,營造了濃厚的閱讀氛圍。這對我園更新教師的教育理念,打造學習型教師有很大的幫助。筆者以我園開展的一系列讀書活動為例,講述讀書在教師專業成長方面的作用。
疫情防控期間,我園成立了網絡讀書會,鼓勵教師充分利用居家時間學習和提升自我,為新學期做好教育準備和能力儲備。我園選定一本書組織教師開展了線上閱讀與互動學習。經過大家的協商,我園將網絡讀書會的主題定為:“疫”路書相伴,帶一本書去春天。
我園制訂了網絡讀書會的計劃方案,包括閱讀的周期、參加的對象、互動的時間與頻率、互動的方式、互動前的準備等,同時向教師提出“閱讀學習四步走”:自主閱讀(靜心通讀)、問題導讀(理性思考)、線上共讀(多元闡述)、回歸實踐(自我吸納)。我園在做閱讀準備時選定了《幼兒園自主游戲觀察與記錄——從游戲故事中發現兒童》這本書并準備了電子版,教師可以通過電腦、手機等多種工具來閱讀。
我園為讓讀書會有效開展,讓教師輪流當導讀人帶領大家一起閱讀。教師作為導讀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前閱讀并理解大家將要共同閱讀的內容,以引導其他教師閱讀。首位導讀人朱老師根據自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與梳理,形成了導讀單并將其提前發布,以助其他教師高效閱讀。在讀書會活動中,導讀人在主持線上互動時根據事先設計的導讀內容引導閱讀人逐步分享,閱讀人分享完成后,導讀人對閱讀人所分享的筆記、閱讀中感受到的亮點予以肯定,并就其分享內容提出問題或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引發閱讀人對某一問題或事件的深度思考。
我園成立的網絡讀書會讓教師們在疫情防控期間有了一個讀書、交流的平臺。教師利用網絡分享自己的所學、所思、所想,在探討、互動評論的過程中豐富了自己專業知識。同時,我園通過網絡讀書會,讓教師用心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擁抱專業成長,一起攜手并進,走向春天。
隨著課程游戲化的推進,幼兒教育改革勢在必行,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地學習,轉變教育觀念。我園為豐富教師的理論知識,轉變教師教育觀念,開設了“智慧箱”。教師可將自己在執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匯集到紙上并投入箱內,由教研組長收集整理,定期組織全園教師探討,以解決一線教師在教學上的困惑,使教育尊重幼兒的生活與發展規律。同時,我園通過梳理“智慧箱”,列出了教師可以共讀的書目,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了有效的讀書活動。

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幼兒的游戲水平反映了其發展水平,幼兒在游戲中有大量的自發探索性的行為,這能有效提升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我園針對幼兒需要的游戲及實現游戲與教學有機融合的方式開展了“基于幼兒園教師普遍存在的對游戲與教學關系處理的困惑”系列讀書活動。
(一)以小組方式學習引領
我園向教師推薦了華愛華教授的《游戲與教學融合的關鍵:游戲與教學互為生成》一文,并以年級組為單位開展了“讀一本好書”活動。在活動中,我園引導教師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在閱讀中發現、領悟、反思,并對重要的句子進行摘抄,以形成思維導圖幫助教師理解與記憶。教師通過閱讀明白了無論是幼兒自發的游戲,還是游戲化的教學活動,都應注重過程而不是結果,應該看幼兒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自己,而不是只看游戲的教育意義。教師在觀察游戲時要關注幼兒的認知、語言、交往、情緒的發展,并觀察幼兒在游戲主題、游戲專注度、材料使用及游戲常規方面的表現,從而發現幼兒對游戲的真實感受,改進游戲,以滿足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我園通過此次活動,讓教師學習和明白了游戲與教學融合的方式和意義,這對教師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
(二)以沙龍方式分享交流
我園通過第一輪組內“讀一本好書”活動,讓教師們進行了思想的碰撞并內化理解,形成了自己的見解。緊接著我園開展了全園讀書沙龍:“共浴書香,悅讀成長”分享交流活動。我園鼓勵教師積極分享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和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在活動中以思維導讀、表格呈現、符號解釋、圖文結合等方式分享了在讀書過程中的感悟和心得,并對自身的教學進行了反思。同時,我園就教師的教學反思讓教師們進行了交流,并在交流中獲得了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有效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
(三)以實踐方式探討學習
“學以致用,行以致遠”,我園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在園內開展了為期三周的主題活動探討會。在探討中,教師根據本年級的主題內容,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及自己對教學與游戲融合的理解,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如:大班科學“門洞變變變”、大班體育“烈火營救”、中班音樂“綢帶舞”、中班語言“穿毛衣的小鎮”、小班科學“吹泡泡”、小班美術“當星球遇上色彩”等。在設計活動時,教師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以兒童為主體,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將教學與游戲融合的理念外化于行、內化于心,以實現幼兒游戲與教師教學的優化組合,促進自身專業水平的發展。
(四)以微主題方式再深入
課程游戲化的核心是幼兒積極投入活動過程并充分探索、交往和表現,以助幼兒不斷豐富和發展新經驗。教師以幼兒的興趣和需要為切入點,結合教學與游戲融合的要求,自主生成了微主題。如:小一班的幼兒對秋千情有獨鐘,生成了“秋千架”;中六班的幼兒從玩影子游戲中生成了“黑暗小屋”;大二班的幼兒在散步時發現有一只小貓悄悄地來到沙池邊排便,生成了“沙灘排球”。教師關注幼兒的興趣、需求、經驗、能力等,并結合教學與游戲融合的理念生成了一系列課程,以激發幼兒探索學習的興趣,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回歸教育實踐。閱讀交流激發了我園教師對學習的熱情,讓教師們接觸了不同的思維方式及閱讀習慣。我園開展的一系列讀書活動開啟了教師“悅讀”的大門,讓教師在“悅讀”中積淀,在積淀中成長,豐富了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升了教師的教育素養。
(作者單位:常州市天寧區天元翠竹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