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晴

筆者所在幼兒園一直以健康為特色,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根據“三生教育”的內容以及我園園本特色,我園將“三生教育”的目的確定為使幼兒認識生命、懂得保護生命、珍愛生命,學會尊重別人、愛護環境、崇尚自然,獲得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發展,享受幸福、美滿、快樂的童年生活,笑對未來人生。在“三生教育”思想的引領下,我園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律,創設良好的健康教育環境,通過開展“吃出來的健康”“動出來的健康”“養出來的健康”“樂出來的健康”四項特色教育活動,幫助幼兒提高健康認知,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一)開發與利用社會健康教育資源
課題組在學習了蘇州市教育學會的科研課題《幼兒自主性特色體育活動的實踐研究》后,對我園在場地、器材、輔導人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做出了整改,并初步開發和利用了社區的體育資源,具備了一定規模的師資力量,形成了園本健康教育特色。
我園作為蘇州工業園區湖東核心區域的一所公辦幼兒園,擁有豐富的城市資源。我園旁邊是九龍醫院,醫生能為我園解答各類醫學問題;我園附近的景城鄰里中心、景城學校、景城社區的體育資源均對外開放使用;我園附近的圓融廣場、星光天地、青少年活動中心等給小朋友提供了“樂”的場所。這些優質的資源為我園開展以“吃、動、養、樂”為理念的健康教育提供了保障。
我園充分利用這些優質健康教育資源,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特色活動。例如,我園在白塘公園開展了親子迷你馬拉松活動,組織中、大班幼兒開展了白塘公園遠足活動,讓幼兒走進大自然,認識植物、花朵,開闊眼界,磨煉意志。又如,我園組織大班幼兒走進景城鄰里中心,開展了“小鬼當家”主題活動,讓幼兒成為“小主人”,帶上5元錢,去超市購物,將生活與教育相融合,促進幼兒身心發展。
(二)制訂健康教育資源卡目錄
教育資源是實施教育的基礎,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保障。如何綜合利用各種健康教育資源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是課題組的重點課題,課題組緊緊圍繞“吃出來的健康”“動出來的健康”“養出來的健康”“樂出來的健康”四個方面的內容,充分開發、整合、利用園內外的一切可利用資源,構建了幼兒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健康教育資源庫,設計制訂了一份符合我園教育特色的資源卡目錄,以期讓健康教育走出幼兒園,走進家庭,走向社會,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
資源卡目錄建立后,我園對健康特色教育的內容有了更全面的認識。教師實施健康教育更方便,為實現幼兒“吃、動、養、樂”的健康教育提供了保障。
教師利用健康教育資源創設具有趣味性、觀賞性、互動性和知識性的健康教育環境,為實施健康特色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一)趣味性
課題組在解讀蘇州市教育學會的科研課題《幼兒自主性特色體育活動的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就晨間自主性特色體育活動的開展進行了環境的設計。課題組設置了開展不同體育活動的11個區域,并對各區域游戲材料進行了完善。同時,課題組請大班幼兒自制警示牌,如禁止超車、彎道避讓等。參照《幼兒自主性特色體育活動的實踐研究》中關于陰雨、霧霾天氣時室內運動項目設置的內容,課題組充分利用教室、走廊、樓梯、多功能廳等空間,因地制宜安排了各種游戲,豐富了游戲內容,增強了游戲趣味性。
(二)觀賞性
課題組在保證游戲材料的適宜性和安全性的同時,力求材料的美觀、堅固、整潔。蘇州全年雨天較多,中、大型可移動運動器械被長期放在操場上,容易被雨水侵蝕,搬運起來也費時費力。為了延長器械的使用壽命,提高幼兒晨間運動的自主性,我園引導幼兒自取自放,并在操場的相應區域設置了大小不一的雨棚,便于幼兒取放,同時也提高了操場的利用率。
(三)互動性
課題組在對園內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的基礎上,將我園的小菜園劃分成15塊,分給各班級,由各班幼兒、教師、熱心家長共同參與種植活動。通過對蔬菜生長過程的觀察、管理,幼兒認識了常見植物的特征;通過親身體驗播種、管理、收獲、品嘗,幼兒體會到了成就感,獲得了更多的快樂。小菜園各具特色,教師將過程性資料做成主題墻和展板,供師生及家長觀看。
(四)知識性
飲食營養與幼兒的每日生活息息相關,可以說,科學營養的飲食是健康的重要保障。幼兒最主要的生活場所是家庭和幼兒園,家園飲食營養至關重要。我園要做到系統教育與隨機教育相結合、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結合。因此,教師創設“健康飲食”的環境,是幫助幼兒認識健康飲食概念的第一步。

(一)飲食月
課題組發現,挑食是幼兒進餐的主要問題,有幼兒把零食當作正餐,有的幼兒難以改掉吃零食、挑食等不良習慣。為了幫助幼兒樹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培養良好的飲食行為,我園開展了“我的菜園我做主”和“愛心菜譜分享”主題活動。幼兒通過種植蔬菜,知道了蔬菜的營養價值。教師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分享愛心菜譜,向家長推薦了幾款營養搭配較好的菜譜。
(二)運動月
我園除了開展日常的室內外自主性體育活動外,還利用社會資源,開展了全園親子運動會、徒步社會實踐、迷你馬拉松等主題活動。這一方面讓孩子們的身體得到了鍛煉,獲得了快樂,享受了親子時光;另一方面培養了幼兒堅持到底、不怕困難的意志。
(三)生理月
我園的大多家長是九龍醫院的職工,這為我園生理月的開展提供了便利。我園邀請了其中一些家長來園,讓他們從科學、專業的角度出發,給幼兒介紹身體構造方面的知識,這是我園健康教育活動的亮點。例如,我園舉辦了“保護眼睛”“愛牙知識”的講座。在講座中,家長利用照片和模具,讓幼兒直觀地了解保護眼睛和預防齲齒的方法,使幼兒將講座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促使幼兒懂得愛眼和愛牙。同時,我園每月都會開展安全演習活動,如消防演習、地震演習、防暴演習等,通過家園合作,定期推送相關的安全視頻,通過實練、教師引導、親子觀看視頻等方式,讓幼兒掌握自我保護的技能,增強了幼兒的安全意識。
(四)心理月
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園關注的重點,我園會定期對在園教師進行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如開展沙盤游戲、心理健康教研活動等,同時還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心理特點,進行相應的心理輔導。例如,對于剛入園的小班幼兒來說,我園會開展“大手拉小手”的活動,利用平時的教學、下午活動等時間,組織幼兒一起聽關于心理健康的故事,讓幼兒通過角色扮演、區域活動等游戲,體驗快樂;讓幼兒通過“寶寶議事廳”“悄悄話”等互動式談話,了解幼兒的內心,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疏導;我園還利用園外資源,邀請青少年活動中心的演員來我園表演心理情景劇等。我園通過舉辦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心理活動,讓幼兒擁有了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一)教研結合開展專題探討
我園針對如何開展民間游戲和豐富幼兒體育游戲材料,進行了專題教研活動,通過年級組討論、實際操作等方式,解決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的問題,進一步完善民間游戲區及其他體育運動區域中的游戲材料。同時,我園組織教師觀看視頻,對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每周三中午,我園會組織全體教師觀摩學習健康方面的視頻,按小、中、大班三個年級分別展開研討,更新教師的健康教育觀念,提升教師的健康教育理論水平。
(二)邀請各行業專家到園指導
首先,我園特邀高級沙盤游戲咨詢師對全體教師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沙盤游戲培訓。沙盤游戲咨詢師從沙盤游戲療法、沙盤游戲的發展歷史、沙盤游戲的開展、團體沙盤游戲四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提升了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與素養。其次,我園聘請籃球、足球、拉丁舞等專業的教師來園帶領幼兒開展活動,組織我園教師一起參與,這提升了我園教師的教學能力。最后,我園還聘請了資深武術教練、裁判每周來園,指導幼兒,培訓教師,讓教師了解武術文化,掌握動作要領。
此外,我園還邀請了教科院的專家來園給教師做專題講座,輔導我園教師開展班級專題探究,以期提高我園教師的教學水平。
幼兒健康教育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我園必須把“三生教育”放在首位,圍繞“吃出來的健康”“動出來的健康”“養出來的健康”“樂出來的健康”進行深入研究,著眼生命與發展,關注健康與幸福,努力為幼兒構筑“運動之城”“健康之城”“幸福之城”。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景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