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靜


近年來,知行合一思想對幼兒教學領域產生了積極影響。筆者結合幼兒美術教育,從德育發展的角度探究知行合一思想的運用。
知行合一思想是明代王陽明提出的,他認為“知”與“行”是不可割裂的,是一個整體。筆者結合幼兒在美術教學活動中表現的思想與行為,認為幼兒處于思想成長的重要階段,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兒美術教育的時候,不能因其年幼而忽視道德教育。筆者認為將知行合一思想中“知”與“行”的整體論與幼兒美術教育相融合,從美術教學出發,構建幼兒德育教學體系的課程閉環,是現階段將知行合一思想應用于幼兒美術教學的有效手段。
陶行知是將知行合一思想應用于教學領域的第一人?!爸薪毯弦弧薄芭踔活w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陶行知最主要的教育思想。筆者通過分析陶行知的教育理論,認為“知行教合一”是合理且必要的。在現階段的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師更注重的是幼兒美術能力的培養,忽略了幼兒德育教育與美術教學的聯系。筆者在深刻理解知行合一的思想后進行了探究,并在實際教學中融入知行合一的教學理念,開展了相關的教學課程,以實現幼兒美術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
(一)從教學方式的角度
1.提升幼兒學習興趣。教師要在幼兒美術教學中銜接德育教育,融合知行合一的思想,提升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拓展美術教學的方式,改善教學中較為單一且分離德育教育的部分。例如,在進行繪畫類的美術教學中,教師可從幼兒感興趣的人、事、物出發,以其作為教學的主題。二是從感官入手,提升幼兒興趣。教師可結合幼兒的視覺、聽覺、觸覺等一系列人體感知能力,引導幼兒觀看美術視頻、圖片及書籍,讓幼兒從聲音中體會美的豐富性,從觸摸中感受美的深層文化。例如,教師在進行戶外美術教學時,可引導幼兒觀察身邊的花草樹木、太陽、天空等,從中挖掘美的存在,發現美的底蘊,并借助動、植物向幼兒傳播萬物生而平等的理念,讓幼兒感知生命的活力之美。教師可教育幼兒在感受美、欣賞美的同時,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2.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幼兒難以在長時間的教學活動中保持高度的專注力,因此,教師應不斷豐富教學方式并融入德育教育,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例如,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幼兒的需要提供多種材料供幼兒進行多種方式的表達,引導幼兒自主創作,使幼兒在美術教學中充分感受到動手操作的樂趣,以實現知行合一思想與美術教學的融合。
3.注重幼兒的參與度。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關注幼兒的情緒和行為,注重幼兒的參與度。例如,教師可在美術教學中采用提問的方式,詢問幼兒對美術課堂的感受,獲知幼兒的想法,不斷提高美術教學質量。教師也可讓幼兒作為主要講解者,采用溝通合作的形式,讓幼兒主動探究,以提升幼兒的參與度。
(二)從教學語言的角度
1.語言的規范性。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規范自身的語言,注意用詞,以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習慣,更好地踐行知行合一思想,讓教學效果最大化。
2.語言的生動性。教師在美術教學中,要注意教學語言的使用。教師在用專業詞匯拓展幼兒美術知識的同時,要注意語言的生動性,講解要通俗易懂又不失內涵。例如,教師在向幼兒講解構圖的概念時,應讓幼兒從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領會構圖的含義。教師可借用參照物,從最基礎的色彩講起,如用生動的語言講述《小藍和小黃》《變變變》等繪本故事,并引導幼兒理解構圖的含義。
3.語言的具體性。教師在講解美術作品時應用具體的語言準確地描述其表現形式,并借助作品向幼兒進行德育教育。例如,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許多色彩,但其心中沒有具體的分類標準,無法了解色彩的分類。因此,美術教師需要對幼兒進行具體的講解,讓幼兒認識基本的色彩,并逐步進行色彩的融合教學,讓幼兒通過具體的語言表述,明確色彩的搭配及多種色彩的產生。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具體化的語言能幫助幼兒更好地認知,以提升教學效果。
(三)從教學效果的角度
1.樹立幼兒知行合一的觀念。教師要將美術教學與知行合一思想相結合。在幼兒學習繪畫時,教師可向幼兒展示古代畫家的山水畫、花鳥畫,著重從思想方面對作品進行講述。如鄭板橋對竹子的刻畫生動傳神是因為其對竹子賦予了高雅、堅貞的品性,并在實踐中以竹子的品性為思想準則。教師引導幼兒從思想角度鑒賞美術作品,可使幼兒的美術意識與知行合一思想相結合,讓幼兒體會美術作品不僅是事物的展現,更是作者精神的體現。
2.培養幼兒知行合一的習慣。教師在幼兒美術教育中可將對美的欣賞融合德育教學,以培養幼兒知行合一的習慣。例如,我園教師在自然課程中,以菌菇、蠶寶寶等自然生物為觀察對象,引導幼兒照顧動、植物的生長,讓幼兒在給菌菇換毛巾、給蠶寶寶喂桑葉的過程中明白生命成長的不易,并倡導幼兒從自身做起,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教師將知行合一的思想融入幼兒的意識中,讓幼兒懂得美是需要被照顧和呵護的,讓其成為美的關照者和踐行者。
3.提高幼兒知行合一的美術素養。教師要以知行合一的思想提高幼兒的美術素養,需要在美術教學中融入美的實踐與德的踐行。例如,在幼兒進行自主繪畫時,教師應觀察幼兒創作的形式,并詢問幼兒作品啟發點。教師通過對幼兒創作靈感的探知,引導幼兒結合實際生活,讓幼兒在繪畫過程中注重德的主體地位,并應用于行為。教師可多用鼓勵性的語言評價幼兒的作品,如“你能大膽嘗試,真棒”“你今天用的是相近色,看起來非常舒服”“你的畫面非常豐富,期待你有更精彩的作品”等。教師要引導幼兒通過繪畫表達正確價值觀,這體現了王陽明“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思想。
綜上所述,知行合一的思想是有極其豐富的內涵和衍生性的,因此,教師在幼兒美術教學中需要結合實際,融合時代思想,讓幼兒從美術教學中體會美的存在與德的作用。
(作者單位:江蘇省靖江市城南辦事處中心幼兒園長盛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