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賈麗芬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二者有相同點,也有異同之處,本文分別站在二者的角度,挖掘其自身內涵,與此同時,剖析二者的內在深刻聯系、本質區別,并辯證的看待二者的發展。本文主要從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企業文化的內涵,并指出二者的關系,既有同一性,又有不同性。也指出了二者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面臨的問題與挑戰,構建融合、協同發展、互相補充的企業管理體系和思想建設體系。使企業不斷挖掘自身優勢,釋放自身能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
思想政治工作是自我黨成立以來,促進我黨各項工作發展的內在動力,是我們黨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實踐成就活動中積累的豐富理論和實戰經驗。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具體涵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貫徹、落實;學習社會主義核價值觀;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發展;意識形態的構建;我黨文化建設與培育新型黨政人才;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同時包括學習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習近平總書記的新時代思想;以及黨的創新精神,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基因,包括企業的愿景、使命、核心價值觀、經營理念和行為規范,也可細化為企業的生產產品觀、使用人才觀、客戶服務觀、安全生產關等第二層概念。企業文化是企業在不斷地發展中形成的、具有共同認知的目標、共同理念、共同意識、思維方式等方面的總和。愿景就是與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高度一致的大方向。而核心價值觀是企業遵循的行為原則、信念。企業文化滲透于企業的整個經營管理活動中,是一種柔性的管理。包括三個層面,物質層、制度層、精神層。物質層是企業的物質文化,包括企業的整個VI 設計,企業的整體形象、標識、企業文化傳播平臺等。制度層是指約束企業員工行為的規章制度,具有規范性、約束行為導向的特點。精神層是指企業員工所共同信守的理念、職業道德規范以及企業的整體精神風貌。
企業文化與企業思想政治有一些方面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二者存在的本身可以相互融通、融合。
1.二者的所屬范疇不同
企業思想政治建設屬于政治范疇,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腳點還是思想政治教育,按照黨的綱領和不同歷史時期的任務,通過黨在企業的基層黨組織進行思想教育,與時俱進的掌握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和堅持明確的政治立場。這是政治范疇內容。企業文化是屬于企業管理范疇。企業文化源于西方的管理理論,是通過企業形成的共同價值觀這種一致認知,來影響企業員工的行為準則,從而有效實現員工的管理,是管理范疇和經濟范疇。
2.二者的邏輯起點不同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邏輯起點構建是以黨的意志為中心,是要包括企業在內的任何組織緊緊圍繞在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整個邏輯的起點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領導各項事務。企業文化的邏輯起點是建立在企業領導者或者企業股東的利益導向下,整個的邏輯起點圍繞企業的利益。
3.二者的形成機制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為規范,是對人們的世界觀、政治立場、政治態度、工作態度進行教育,是具有指引性和領導性質的。而企業文化是在企業長期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中逐步自然而然形成的全員達成共識價值理念、行為規范,應該說是一種自發形成的。
4.二者的運行方式不同
思想政治工作的運行主導是靠企業的基層黨組織,以黨的政治核心領導,黨政工三方合力共管,采用系統教育全面開展思想工作。而企業文化構建的主題是企業的職工,通過企業領導者的梳理和倡導,員工進行文化內化,開展自我教育、自我體驗的內化過程。
1.目標方向一致
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企業文化的構建為了企業長遠的發展戰略規劃而展開的,使企業在任何沖擊中以員工信念、思想和行為的助力讓企業更穩定、更平穩地過渡,最終達成終極目的。
2.服務對象一致
企業文化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務對象都是人,為人民服務,一切從人民群眾出發,而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是企業發展的力量源泉,企業的運行靠組織,組織的發展離不開人,在企業管理理論中,最早的梅奧和霍桑實驗就早已經證明了一點,要充分考慮人,關懷人。也正向馬斯洛需求理論一樣,滿足人的五個層次的需求,生存需要、發展需要、尊重需要、愛和歸屬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關心人、成就人,這一點與我黨的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高度一致。
3.思維方法一致
思維是行為的導向,思維是人們思考問題的方式、解決問題的方法。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不同會影響我們的行為。“一切從實際出發,必須理論聯系實際”,這是一種理性的思維方式,必須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開展民主生活會,這是一種自我批判的思維方式,底線思維是做企業的方法,如如何控制成本,比如確保質量、安全生產關是企業必須要常抓不懈的第一要務。創新思維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就是創新,引領時代,滿足需求。
4.思想理念一致
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四個意識中的大局意識,企業也是要有大局意識,企業的發展是要看整體政治、經濟、全球經濟、世界格局等整體宏觀環境背景,企業發展戰略要按照整體宏觀環境背景建設,又比如思想政治工作提到的四個自信,企業也是要有文化自信。積極的企業文化心理建設對企業會有正向的激勵和促進作用。
1.認識不足
企業員工對當今世界的形勢和整體格局認識不清,對全球市場經濟的運行競爭趨向缺乏把握,無法融合企業具體實際情況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學習內容缺乏體系、持續性。職工思想政治學習缺乏渠道。對于大數據系統、微信公眾號、APP 等平臺利用不足。
2.方法單一
傳統的工作方法缺乏互動,缺乏生動的結合員工自身實際情況和需求,職工思想教育工作缺乏創新。
1.形式化
企業文化多限于一些口頭和一些文本制作及一些文體活動。企業的物質層面的文化如整體VI 設計、LOGO;制度層面的規章制度限于外在形式,企業員工無法內化。
2.碎片化
企業文化建設往往不成體系,不像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完善的體系。往往文化墻上掛,行動無方向。規章制度要具體落實才有意義,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輔助制度的落實,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性和規范性使得制度落實更為順暢。
3.利益化
企業文化構建屬于經濟和管理層面。在西方管理學中提倡經濟人假設,企業員工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缺乏大局觀和戰略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具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作用,自我黨成立以來,我黨一直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工作的位置。于企業而言,企業文化和思想教育工作都是企業發展的動能,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保障和心理支撐。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西方經濟思想的傳播,目前企業員工的思想面臨多元化,因此,在新形勢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融合推進、相互補充有著重要的時間意義。
1.強化以人為本的理念
按照馬斯洛管理理論人有生存、發展、尊重、自我實現的需求。以人為中心,把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結合以人為本,強調集體和個體的結合,強調大局與個性化滿足的融合。充分尊重人民群眾,發揮員工最大化的個體效能。精準掌握和分析員工思想,同時,滿足員工個性化需求。
2.創新管理模式
在管理主體上,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組織和企業文化相關部門的合作,成立專家組,以心理建設為核心導向,把黨政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融合,在內容上,開展公共管理教育培訓、思想政治理論培訓、積極心理建設培訓、企業文化培訓、團隊建設培訓,以問題導向,徹底發現、解決員工在任何時期可能產生的一切思想問題。
3.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技術水平上,開展宣傳平臺渠道建設、學習資源工作室建設。二是做好財務支撐,把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企業文化工作人員納入員工考核體系,激勵員工更好落實此項工作。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工作二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文從二者的內涵出發,分析二者的具體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通過詳盡解讀二者的關系,找到二者各自存在的問題,找到二者協同發展的必要邏輯,也提出了具體可行的關鍵點突破措施。在新形勢下,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和穩步、快速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