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向春
經濟的改革加速了國企的改革,創新企業文化與改革政工工作之間緊密聯系,兩者相輔相成。創新國企政工工作能夠推動企業的自我發展,順應現代經濟的發展形勢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內容和思政教育,其也順應了我國市場改革的要求。建設優秀的國企文化,為建設創新國企政工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也是發展的重點,國企應該先改革現代化企業制度,順應時代的發展建設優秀企業文化,進而讓工作人員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對員工進行良好的思政教育。因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如何創新國企的政工工作。
政工工作能夠為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指明方向,有重要引領作用。企業在發展和文化建設過程中,需要緊跟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腳步,與時俱進,深入了解國家政策,抓住“品質黨建深化年”的良好機遇,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將其與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有效結合起來,使各項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充分發揮企業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在企業內部營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圍,從基層做起,進一步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使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朝著健康、穩定、積極向上的方向發展。
在黨建政工工作深入推進的過程中,企業基層黨組織、企業管理者需要遵循“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堅持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在積極落實黨建工作時,要從企業自身發展和實際利益出發,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支持下,盡可能滿足員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各項需求,保持反饋渠道暢通,讓員工勇于提出建議,不僅能夠有效發現企業黨建、文化建設中存在的漏洞,也能夠讓相關工作更具有針對性。不僅如此,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要盡可能為員工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加強基層員工和領導之間的溝通,讓員工感受到來自領導的關愛,這有助于提升其工作熱情,為企業文化建設、黨建工作奠定基礎。
在開展黨建工作推動企業文化建設時,企業需要對員工思想加強引導,讓員工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端正態度,這也包括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和政治思想意識,讓員工的優秀思想和企業的優秀文化成為企業賴以生存的軟實力保障。企業可以根據其發展情況和員工組織結構,打造嚴格的思想道德規范標準,對員工進行約束,以推動文化建設工作順利開展。不僅如此,在日常工作中還需要觀察員工在情緒、心理狀態上的變化,要讓各項制度符合員工心理發展規律。
現階段大多數企業中,思想政治工作仍然停留在召開會議學習精神、打開筆記抄寫內容的的層面中,針對將精神轉化為實踐的工作較少,解決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問題較少。另一些企業意識到了思政工作方面的創新,但有時只盲目追求形式上的創新,在具體的工作實質內容上仍未進行轉變,忽略了思想政治工作帶給受眾的實際作用。同時,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視了傳播者與受眾者之間的雙向溝通與反饋,與受眾需求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脫節,這也是造成企業員工對思想政治工作認識不夠,缺乏參與積極性的原因之一。
由于國企員工基數較大,個人經歷、受教育程度等情況存在較大差異,要做到思想認知程度的統一難度較大。在傳統黨建活動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體現在自上而下的宣貫和自下而上黨的服從中。但在新媒體時代下,受眾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生產者和傳播者,員工隨時隨地可以在媒介載體上表達自己的觀點,由此形成了可以相互影響的價值觀念,部分認知能力有限的員工容易受到不良意識形態的形象。同時不可忽視的是,近年來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形態正悄然向我國中青年人群滲透,在內外因素的影響下,意識形態領域的多元化,也為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難度。
在國有企業中小部分的領導人員對思想政治工作認識不足,錯誤地將思想政治工作看作理論性指導工作,黨群工作人員在實際落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期間,黨群工作人員之間缺乏協調性,其選用的工作方式存在較大差異,不利于國有企業整體思想政治工作效率的提升。在此種狀況下,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就要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要貫徹落實國家方針政策,積極組織黨群工作人員學習黨建方面的規章制度,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執行力度,否則將會嚴重阻礙國有企業發展。
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與發展期間,即便將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但是一些黨員和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期間,仍然對思想政治工作缺乏重視,無法全面認知,而是在建設質量和安全等方面投入過多的管控精力和時間,導致思想政治工作處于形式化狀態,不利于國有企業貫徹和落實從嚴治黨理念,進而就會對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提升產生嚴重阻礙。
政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以“踏石留印”的精神扎實推進,切實轉變傳統不重視政工管理的舊思維,清醒認識政工隊伍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既要抓企業經濟效益,也要重視企業政工隊伍的建設,實現兩者的“并駕齊驅”,實現政工管理順利運轉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新時代需要將政工管理置于重要地位,將政工隊伍建設視為企業發展的關鍵項目,加強員工的素質教育和企業文化建設,進一步規范企業的各項管理,不斷提高全體員工的思想理論素質,以科學正確的發展理念和管理制度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及管理創新的功能特性,需要給予文化創新足夠的重視,不斷加大管理創新研究力度予以應對。在此過程中,一是要充分考慮企業文化建設要求,加深對其創新方面的重視程度,進而為企業管理創新方面提供參考依據,全面提升其創新水平,完成好生產經營過程中的管理工作計劃,為現代企業的穩定發展打下基礎。二是要從理論研究和實踐分析這兩方面入手,逐漸加大企業管理創新方面的研究力度,獲取參考利用價值大的研究成果并加以使用,并通過對文化創新應用方面的思考,從而達到企業管理創新水平不斷提升的目的,確保與之相關的管理計劃實施的有效性。
企業文化建設對職工的思政、行為、工作情況具有較大影響,如果一家企業不夠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形成“一切以利益為首”的不正風氣,勢必會侵蝕職工的思想觀念,久而久之導致職工以追求崗位利益為目標,忽視企業各項規章制度,甚至走上違法犯罪、謀取利益的錯誤道路,既給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或者發展方面的損失,也給職工自己帶來嚴重后果。因此,企業要將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政工作深度融合起來,以企業文化建設為介質,推進思政工作順利開展。企業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樹立良好口碑和企業影響力。
首先,加強促進融合的兩用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國企思政工作同其文化融合共建的專業隊伍建設,必須嚴格專業人才的招聘和選拔。當前我國一些市場化經營程度較高的國有企業均已經嘗試通過市場化途徑選聘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以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的工作人員。其次,國企需要建立健全規范的制度,并且在實際工作中充分貫徹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因為制度具有強制性也更加規范,并且使用范圍比較廣泛,因此,國企可以建立完善的制度約束員工的行為,解決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總而言之,由于經濟全球化和市場國際化的發展,整個世界的經濟逐漸實現了一體化。企業在發展中過程中會形成自身的獨特文化,是建設思想政治的重要途徑,也為創新國企的政工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這也是貫徹落實我國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離你那,企業可以順應市場經濟體制的新要求建設好根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跟,能夠適應社會的更新換代速度,占據市場的有利位置,進而保障整個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