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開斌
企業工會是一種自發組織的社會團體,基于共同利益而組建。它的主要職能是調節與企業間的勞動糾紛。企業工會的目的是實現和諧的勞動關系,主要包括教育、建設、維護和參與四大職能。在企業的發展進程中,法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職工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在面對改革發展的新形勢下,和諧勞動關系有利于維護企業穩定,也有利于促進企業員工制度的科學發展,從而實現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
企業的首要目標是發展,同時工會的第一要務也是發展,員工的根本利益也與工會的發展息息相關。工會創立的初衷是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除保障其獲得勞動權益外,保證員工也享有自主、民主、平等權利。作為代表員工權益的機構,同時也是自身利益的維護者,以此作為基本職責,全方位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工會的職能。企業工會作為企業和員工的溝通橋梁,以企業為中心對員工加以引導,充分發揮工會的組織優勢。使員工能夠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全身心投入企業生產和管理,為企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和諧勞動關系能夠對企業的發展提供重要作用,因此它的構建對于社會和諧發展十分重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發展市場經濟一項重要指標是和諧的勞動關系。勞動關系,也是生產關系的重要組成內容,勞動在人類社會生活中占據重要作用。而在當前社會經濟中,企業制度是市場發展的重要基礎,主要包括和諧勞動關系和產權關系,其中勞動關系深刻影響企業發展,尤其是直接影響企業生產。和諧勞動關系構建,能夠明確企業運行基礎。在勞動關系趨于和諧發展下,勞動者與企業間能夠融洽相處,同時也能帶來積極主動并富有創造力的感覺,為起勞動者和企業的共同發展提供有利條件。
總體來說,我國的勞動關系環境相對較好,職工利益得到了較好的保障,主要是由于我國建立了廣泛的工會制度。并且隨著勞動法的不斷完善,職工權利必將會受到重視。但不可忽視的是,我國經濟目前處于轉型發展時期,尤其是在經濟體制轉型的大背景下,更是導致多樣化且復雜的市場局面出現,以及隨之而來的勞動關系和經濟關系的變化,給員工的培訓、就業和勞動分配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進而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職工的就業、收入和社會保障等。近些年來,各地出現了不少企業通過侵犯職工權益來追求經濟效益的案例。因此從客觀角度而言,勞動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企業和職工間存在較為嚴峻的矛盾,這些問題不容我們小視。面對這種新問題,要給予足夠的正視,把握重點去解決,圍繞和諧勞動關系加以構建。因此企業得以發展,社主義市場經濟得以發展,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勢在必行。和諧的勞動關系,能夠改善勞動者和企業的關系。企業帶給勞動者發展和關懷,勞動者也以忠誠和創造回報企業,二者互利互惠,實現共同發展。只有通過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妥善處理新時期勞動矛盾,才能保護我國經濟的正常發展,保證社會和國家的穩定。
生產關系由勞動關系組成,是在勞動過程中,由勞動者和使用者二者共同形成。社會存在和社會關系依賴于勞動才得以延續,因此勞動在生活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作用,進而也嚴重影響著社會的和諧穩定。一個動蕩不安且充滿矛盾的社會,必然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勞作,也很難保證勞動者的報酬,逐漸增加構建和諧社會的難度。
企業工會通過加強宣傳關于勞動的法律法規,如《社會保險法》、《勞動合同法》、《勞動法》等,通過宣傳范圍和力度的擴大,使更多的人了解如何保障自己的合法權益。當然不應過分依賴于傳統的講座宣傳模式,應該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的發展步伐。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宣傳手段也不應只局限于傳統的宣傳教育模式,主動與自媒體等多渠道進行結合,例如短視頻或在線課堂等等。通過選擇群眾樂于接受的媒體渠道,通過在認可的媒體渠道開展教育宣傳工作,使群眾能夠認識和和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除了網絡教育外,應當適時舉辦一些公益活動,包括講座、知識競賽等,目的是加強職工的法律教育,并且培養職工的法律意識。企業工會通過適度加強職工的法律思維,避免員工采用忍氣吞聲等方式來消極應對此類問題。通過加大宣傳力度,也可加大工會與職工的聯系,拉近職工和企業的距離,營造良好和諧的勞動環境。
首先,工會的一項重要職責是要不斷完善三方會議機制。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勞動機制對包括人社局、企業等多方在內的勞動關系進行協調,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確保這些機構能夠實現不同勞動關系的有效協調,使各類關系和矛盾得到有效解決。基于三方的有效協調,能夠推動勞動合同和制度的健全。對于企業而言,除了保護和監督職工外,應勇于提出問題和意見。其次,企業工會除了要對自身管理機制進行借鑒外,還要保證具備民主和公開等特征。同時設法動員群眾積極參與,從根本上強化職工的法律意識,從而確保職工觀念得到根本轉變。除了企業發揮職責外,也應該充分發動職工群眾,增強職工的民主和參與意識,從根本上轉變職工對于權益的認識。其次,要不斷加強學習,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了解經濟發展新動態,創新工作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當前,作為職工與企業溝通橋梁的工會,應該不斷加強監督,深入基層和職工群眾,能夠清晰了解當前局勢,能夠切實了解職工的訴求和存在的矛盾等,進而得以從源頭上抑制勞動矛盾的發展及擴散,企業工會應適當配置專業性的勞動協理員,借此來加強工會對企業和職工的監察力度,確保把問題扼殺在搖籃中。其次,企業也應充分發揮自身能動性,在全面開展監察工作的情況下,敢于挖掘和問責侵犯勞動者權益的行為,一旦相關企業未進行整改,企業工會應及時將企業存在的勞動權益侵犯問題向執法部門進行提交,要敢于提出、干預追責,通過訴諸法律的手段加以遏制。維護職工權益不可馬虎,要時刻準備應對突發情況。
企業工會的主要職責以及為員工提供合法權益保障的途徑是對勞動合同進行規范和完善。這使得員工可以和企業依法簽訂合同和監督相關行為,進而切實保障每一位職工的勞動合同和執行質量。此外,集體協商制度還應在企業得到更進一步推行,監督協商內容的合法化和流程執行情況,切實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同時,工會組織應遵循地方關于勞動關系的法律法規,尤其是勞動法的嚴格執行,穩定勞動關系,并推動勞動關系合法化。總之,當今保障職工權益的重要基礎仍然是是勞動合同制度,也是解決勞資糾紛的關鍵。企業工會一是要敦促企業務必及時與職工簽訂合法有效的勞動合同,除確立職工的權力外,也應將職工的義務詳細說明。二是要提醒勞資雙方妥善保存合同,以作為解決日后糾紛的有利證據。
和諧的企業文化能夠推動企業的高速發展。首先,通過建立和諧文化支持并且信任企業,將員工和企業緊密連成一體。企業管理層的意識也應適當提高,理解和諧勞動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對企業的發展的作用,通過工會聯系職工,在借鑒其他優秀同行的經驗充分結合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來構建和諧勞動文化。尤為重要的是,企業工會因充分聆聽員工的建議和心聲,并從中篩選出有用部分來構建和諧勞動文化。在初步規范章程后,還要和員工進行反復討論,并進行調整,從而實現企業間良好的勞動關系。
從企業發展來看,企業受到的外部挑戰和市場競爭也在不斷增加,因此一些企業為了自身的生存通過增加工作量或減少人力成本來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進而實現節約經營成本的目的。但是此項舉措必然會嚴重損害員工權益因此就需要企業工會有效調節勞動糾紛,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總之,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工會承擔著維護、建設、參與、教育這四大職能,其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對于解決勞動者就業和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大意義,極大地促進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