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艷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經濟市場化的程度在不斷提高,與此同時也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面對日益復雜的生存環境,這就要求企業通過行之有效的政工工作來不斷強化企業員工的思想意識,杜絕享樂主義、分散主義、小山頭主義和個人英雄主義等錯誤思想的形成。企業政工工作的發展邏輯應該是:在整改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創新。
對于企業管理的重要本質解讀,是指人們有目的、有意識針對企業當前的運行具體情況來開展實際的活動,其最終的目的是企業能正常運行,并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然而政工的重點就是引導員工從思想方面開展活動,其中就包含了關于企業獨特的精神文化,完善企業文化的發展,通過將提升員工的價值觀和思想意識的辦法,讓整個企業的思想凝聚力有全面的提升,從而使整個企業員工的行動力以及凝聚力保障得到提升。
人才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由于我國的人口數量較多,大多數企業從事的工作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該產業對于技術和設備的要求較低,需要有較多的勞動力進行支撐,因而其對職工的要求較低,尤其是文化水準以及道德素養,只要職工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就可以勝任一些職位,這就導致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素質普遍較低,不具備高文化水準,因而對管理這些職工的政工人員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但是,企業沒有注意到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文化素養已經有了顯著的提升,如果政工人員還依舊持有原先的水平沒有任何長進,其只會讓企業一直停留在原地,無法促進企業的發展。
政工工作的開展離不開政府的安排部署,但是我國政府對這一方面政策的制定并沒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導致政策不完善,各大企業在看到政府的態度之后,自然而然地認為政工工作的開展不是那么重要,從而降低了對其的重視程度。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政工工作很難正常有序地開展,政工人員的地位比較低下,且企業內部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效果也差強人意。
現階段,一些企業的政工干部對工作的重要性理解不到位,導致其對工作的展開缺乏信心。同時,因沒有結合當前的社會發展特點及時更新自身的工作方法,以至于政工工作的開展進度較為緩慢,效果也不明顯。還有部分政工人員在思想上存在懈怠認識,普遍認為政工工作可有可無,從而導致自身的思想動搖,不明確政工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對工作開展前景缺乏理解。
還有部分企業中的政工干部普遍存在素質不高的現象,其思想觀念相對傳統、保守,不愿意接受創新思想,這就導致他們安于現狀,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差,拘泥于形式主義,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
企業政工工作的核心落腳點是對人的教育,是對觀念的引導。企業生產過程的展開和管理工作的組織,都是由人來執行的,政工工作的教育對象也必定是針對企業員工和相應管理者。要針對不同的員工和不同層次的管理崗位有針對性的開展相應的政治教育,提高其職業化水平和企業認同感,政工教育切記不可淪為走形式、喊口號,這樣不僅不能發揮應有的重要作用,反而會成為企業的負擔,浪費寶貴的資源和時間。不能僅限于枯燥的學習和說教,要努力引導員工加強對政治教育重要性,企業文化重要性的認識并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進而推動企業政工工作的展開。
企業文化建設大體系中,加強對項目品牌的塑造也具有必要性,作為無形資產,項目品牌的存在可幫助企業創造更豐厚的財富。企業在面向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要在原基礎上進行創新,融入行業科研技術,并結合現代經營理念,為企業形象的創建提供更可靠的支持,穩固其在行業中的地位。品牌還是企業市場份額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在品牌文化推廣的作用下,增強企業影響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獲得更多受眾,提高市場份額;與此同時,需要讓員工養成發展品牌文化的意識,兼顧業主的需求,提高其對于企業文化的認同感。項目品牌策略的實施能夠為思想政治工作增添力量,提高企業的綜合發展水平。
企業政工教育工作要有針對性,要抓住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中的關鍵環節和難點展開工作,有效助力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展開。生產是企業生存的基礎,也是企業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所在,通過政治教育,以創新、節本增效為目標,努力提高企業生產效益,降低生產成本,這不是企業利潤的簡單增減,而是企業生存的基礎,是企業的生命。同時企業的經營,銷售更加直接的與企業的日常運轉息息相關,要做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注重其在提升經濟效益中的作用,引導企業走持續、健康的發展之路。
政工工作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工干部的思想素質與政治覺悟,政工人員只有具有較高的專業能力、工作能力與道德素養,才能夠起到帶頭作用,有效開展教育工作,讓職工真正地認可政工人員,愿意聽取其建議以及引導。企業要高度重視政工職稱評聘工作,這是保障政工人員質量的重要措施,企業必須秉持嚴格、認真、審慎的態度,并且嚴格按照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的相關文件規定開展相關工作。在進行審核的過程中要確保申報人員無受到黨紀、資歷、業績、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的行為,若有該情況發生,要實行一票否決制,使其終身不能參加政工專業職務評定。政工專業職務有很多個檔次,分別為:助理政工師、政工師、高級政工師以及正高級政工師。每個職務都需要政工人員具備的條件,相關人員不能得過且過,必須徹底按照規定進行選拔。
政工工作與企業的經營管理有著密切的聯系,企業若想確保經營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就必須制定一系列科學合理的規章制度和運行機制去支撐相關工作的開展。相關人員在制定工作機制時不能脫離實際,太過理想化,要緊密結合企業的實際運營情況和生產狀況,為使每一項工作的質量都有一定的保障,還需要將每一項工作的準則進一步細化,最終達到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質量的目的。例如,黨費收繳相關工作。雖然黨費的金額并不是很大,但是為了公平公正,不會因為資金數額的不同產生任何矛盾,國家對于黨費的收繳都是有相關規定的,相關工作人員一定要嚴格按照黨員交納黨費的比例進行收取,確保每一筆收入都有理有據。除此之外,每個職工的生長環境不同,學歷水平不同,自然思想和精神的層次也有很大差距,因此,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相關負責人要具備大局意識,盡可能地做到全面考慮全體職工的思想和精神層面。
從企業文化建設的角度看,要通過不斷推進政工工作的觀念進行創新來適應當前不斷發展的社會經濟體系,在政工工作當中不斷改善落后的思想觀念,打破傳統的定向思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確保企業政工干部在思想上的高度統一,進而提高政工的工作效率。政工干部要不斷開拓眼界,吸納國內外其他企業的先進管理理念,并結合自身企業的實際發展狀況,進行科學有效的創新與運用。要不斷完善政工工作制度,深入改革,切實向系統化、制度化以及全面化方向的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確保員工各項保障措施的落實與制度的建立健全。要持續對企業職員開展有效的教育,促進企業職員的思想意識不斷地與企業文化建設相靠近,進而豐富企業文化的內涵。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市場的長時間發展,市場機制已經比較完備與成熟,企業之間的競爭力不斷加劇,因此,企業如果想要確保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會落后,就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將政工工作與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密切結合,一方面保障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另一方面通過政工工作的開展改善企業內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