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鶴崗市委黨校 黃興娟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和國家領導人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優化營商環境改革舉措復制推廣借鑒工作的通知》和《黑龍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重塑營商新環境的意見》,努力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鶴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以簡政放權為重點的營商環境優化取得了明顯進展。
在市場經濟當中,市場主體就像是水里的魚,營商環境就像池里的水。水質好,池里的魚就多,水質不好,池里的魚就少,甚至沒有魚。水質好壞的關鍵在于政府與市場關系。這兩年,在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肺炎的影響下,企業遭遇與過去不同的困難,更需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化解疫情帶來的不良影響,幫助市場主體走出困境,這也是從中央到地方近一兩年來在營商環境已經明顯改善的情況下還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主要原因。通過營商環境的改善,可以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提升各類市場主體的競爭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是企業發展的綜合環境總成,囊括了生產、運營以及結束的多個環節中的周圍環境和生存條件。想要營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就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給予企業最大的生長空間,讓投資者看到投資希望,各職能部門提高辦事效率,推動合法權益有效落地。良好的營商環境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提高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方面。一個地區營商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招商引資的多寡,同時也影響著區域內企業的發展,最終對經濟發展狀況、財政收入、社會就業情況等產生重要影響。李克強總理自2017年以來一直強調全國要深度推廣放管服制度,重視營商環境這種生產力的挖掘,明白在某個區域如何去做減法、做加法,從而更好地服務于乘法。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正視營商環境的積極意義,對鶴崗市當前的營商環境進行深度剖析,結合當前的形勢提出優化理念與方式,從而形成一個符合鶴崗實際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真正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對于經濟發展的推動力是毋庸置疑的,各級地方政府都在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欠發達地區,鶴崗市也需要不斷地優化自身的營商環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化營商環境是推動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是推進各級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力抓手,只有對所在經濟區域的營商環境進行系統、科學、客觀地評估,并與先進經濟體進行對標,發現差距,找準問題、對癥下藥,才能找到營商環境持續改善、優化的途徑。
與先進地區相比,鶴崗市的營商環境還有許多急需改善的地方,我們要以經濟發達地區營商環境改革的示范榜樣作引領,不斷豐富優化營商環境的實踐。我們要在深化市情上下功夫,進一步解放思想,要用實事求是的態度,認真分析研究本市的市情,分析鶴崗高質量發展的優勢和劣勢,找準阻礙發展的制約因素,拿出具體的解決問題的思路辦法。解放思想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要落實到實實在在行動上,聚焦在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上。
鶴崗市與一些較發達地區發展的差距,從表面上看,主要表現在經濟發展的數據上,但根本原因還在于人,干部的思想、能力、作風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干部作風,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才能把更多的投資和項目吸引來,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鶴崗市的黨員干部在解放思想的同時,還要不斷增強自身業務本領,在解放思想、專業素養、拒腐防變各方面都不斷強化,進一步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能力素質。
經營環境是民營企業非常重要的營商環境,使民營企業有一個平等及公平經營和競爭環境,是優化營商環境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
經營環境包含很多方面,比如在市場環境方面,政府要建立良好的市場環境,要確保全面統一、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在重視國有企業和本土企業的同時,還要重視民營企業和外地企業,不能厚此薄彼,對所有市場主體要做到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在政策環境方面,政府要做到言而有信,一旦政府作出承諾,就一定要兌現。政府制定的政策要保持其穩定性,不能朝令夕改、說變就變。產業鏈配套環境方面,政府可以搭建完整的產業鏈條,這不僅為企業發展提供極大的便利,助力企業發展,同時也會為本地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動能。此外,使企業家得到相應的尊重,政府官員要認識到企業和企業家是一個地區發展最大的財富,應當為其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
政府是市場規則的制定者和實施者,要對市場的變化有充分的了解,要對企業的需求有足夠的了解,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創造市場的活力,也使得企業的動力和創造力得到最大激發。
一是要在“放”上做好文章,要在“管”上精準到位,要在“服”上服到點上。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方面的改革是激發市場活力的重要舉措,改革最關鍵的點在于“放”,通過進一步放權,使市場準入持續不斷放寬,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的創造和創新能力,使行政資源更多的從以往重視事前審批,轉到加強事中、事后監管上來,并進一步為市場主體做好服務,提高企業對營商環境改革的獲得感。
二是要在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上下功夫。各級領導干部同企業交往要做到光明磊落,及時了解企業家在經營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在制定涉企政策時要多征求企業家的意見和建議,同時要堅決杜絕搞權錢交易、商業賄賂,堅決防止出現損害政商關系和營商環境的問題,要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支持企業家一心一意辦企業,扎根鶴崗,為鶴崗經濟發展服務。要多支持和重視個體工商戶的發展,積極主動幫助其解決租金、稅費、社保、融資等方面的難題,使其得到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幫扶。要持續深化金融領域方面的改革,放寬準入,加大對民營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發展一批專業化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為民營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務。
優化營商環境,從小的方面來看,是圍繞當地的產業發展、市場主體培育來優化服務體系,從大的方面看,要推動政府、市場、企業、社會、公眾有機聯動的整體,要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系統性思維協同推進,不能簡單片面地理解優化營商環境只是政府的事,企業也是營商環境的參與者。要使營商環境得到改善,社會各方都有責任,不能僅僅依靠政府。企業要把自身的事情做好,要把實業和主業做強做精。企業只有做出了高質量的產品、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提高信譽度,贏得了社會的認可和尊重,才能為其贏得更好的營商環境。
同時,要為企業的發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改善人才宜居生活條件,創造人才能夠脫穎而出的寬松環境和良好的事業發展平臺,讓他們有腳踏實地的感覺、有追求成長的沖動,充分調動人才創新創造的積極性,發揮領軍型人才的帶動作用,創造條件讓他們集聚更多的人才、資本和產業,最終形成比較好的產業集群,帶動鶴崗高質量轉型發展。
良好的法治環境是好的營商環境必須具備的前提。市場經濟需要法治作為制度基礎,營商環境的改善需要運用法治作為手段。營商環境沒有足夠的法治基礎保障,會導致市場主體陷入到無序的市場競爭當中,市場主體沒有公開透明、公平規范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會使市場主體的發展信心遭受打擊,整個市場經濟體系也可能會遭到重創。要創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市場主體保駕護航。
同時,作為政府部門工作人員,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提高法治意識,要做到依法辦事、公開透明、公平公正。市場主體需要平等的發展條件和公平的競爭環境,而且對一些市場企業來說,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穩定的法治環境。
營商環境的優化需要各部門、各人群的支持,同時還需要將各種優勢政策進行推廣、執行,這些環節中依然離不開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人是環境優化和維持的關鍵,因此必須不斷優化服務質量。
首先,要狠抓作風建設。從領導到基層,每個人都應當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原則,勇于擔當,在營商環境構建過程中積極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打擊亂作為、不作為的現象,鼓勵積極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各種政府的優惠政策真正落地生根。其次,重視人才培訓。人才培訓是提高人才質量的關鍵措施,因此應當不斷地將營商環境的相關業務以及具體要求深入人心,通過各種有效的培訓方式來進行貫徹,讓廣大干部都有機會接觸和學習先進的營商經驗與知識,同時不斷提升自我修養,從而為市場主體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
綜上可以看出,營商環境是一種軟實力,所以應當意識到良好的營商環境為社會經濟帶來的巨大推動力,從而不斷地思考如何優化營商環境,如何利用法治、人力、物力等來為其保駕護航,本文對此進行了思考,從意義闡述出發,分析了如何去進行具體的優化,希望對于營商環境積極價值的發揮提供一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