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典岳律師事務所 陳雷祥
民事訴訟判決的正確與否,關系到國民經濟和財產權利與其他法律利益的結合。因此,有必要深化民事訴訟各環節的合法性,特別是檢察機關在證據收集階段應特別注意合理性和合規性。電子證據作為一種較為新穎的舉證,它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意義,電子證據的出現,可能會更好地揭開事情的真相,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對辦案速度進行提升。正是因為如此,電子證據在司法查詢中的應用具有很高的現實意義,能夠體現民事訴訟的絕對法律原則,以此也能更好地讓我國法律體系變得更加完整,電子證據在以后會被越來越多的應用,所以要對其應用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有效的解決。
(1)電子證據的概念。目前,電子證據已廣泛應用于民事訴訟案件中,電子證據占越來越大的比重,以電子信息的形式收集內容,是能夠真實反映訴訟情況的一種證據,包括電子材料和實物。電子證據作為原始證據或間接證據,是近年來司法系統中最為有用的信息,但在目前的審判實踐中,由于缺乏對電子證據的適當認識,電子證據在司法上的適用性較低,不能發揮電子證據的審判效率。為了在司法實踐中運用電子證據,我們應考慮相應的民事訴訟法律法規,并將司法程序付諸實施。我國現行民事訴訟法將電子證據界定為電子信息的內容,易變、內容表達不完整等,將影響證據的有效性,從而限制了電子證據的司法適用范圍[1]。
(2)電子證據的特點。在發生民事案件后需要使用電子信息作為證據的支持時,應當對其詳細內容進行有效審查和核實,確保其信息絕對安全。檢察機關應當向民事訴訟發送相關的電子信息證據,分析不同的電子信息擾動項目的特征,確保證據的真實有效,確保民事訴訟的絕對合法。一般來說,電子證據應該具備無形化、多樣性、不穩定等諸多特征。
電子證據的無形化是由不同存儲方式、不同種類的電子資料(如證明材料)而提取技術手段所決定的。在證據表述階段,不同于傳統證據的類型,只有通過特定的技術手段才能對各種電子信息進行有效處理,并將其加工成為法律依據。電子證據的主要特征在于它們都具有信息和數據多樣性,因為這些信息都必須通過二進制數據載體來進行存儲,必然要求這些載體能夠在虛擬現實中得以生存,所以現在的二進制電子證據的存儲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說音頻、視頻、文本等,而且它們都需要信息驅動,只有良好的保護才能夠存儲介質,比如,計算機能夠保證確認信息的準確和完整。
現階段關于電子信息的證據在我國司法適用中最主要的問題之一就是不同的存儲介質之間所確定的各種電子信息特性,會因為周圍環境的變化而發生改變,信息內容更易于和偽造,在民事訴訟中,證據的合法性得不到保障。
(1)取證技術性相對較低。現如今,對于電子證據的取證,全都需要使用特定的技術方法來完成,但是由于電子證據的信息展示多是采用二進制數字信號的形式進行,這樣就會導致民事訴訟司法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大的不確定性,從而讓電子證據的完整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正是因為上訴原因的出現,就需要對電子證據的收集保持較高的技術水平,這樣才能在收集電子證據的過程中使電子證據不會遭到破壞,并且還可以更好地保障個人的隱私。
但是在現實的運用過程當中,由于司法人員缺乏對電子證據收集的相關技術,實際使用的取證方法和工具還沒有達到專業水平,這就導致取證難度較大,繼而也就失去了電子證據司法適用的意義[2]。
(2)真實性認定難度大。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相比,民事訴訟更強調審判過程的及時性。由于案件數量多,法律規定的范圍相對較廣,所以就必須要求每個案件的審理時間盡量控制在訴訟時效內,正是因為如此,才能體現司法審判的絕對公正,才能保證證據的真實性。依據相關介紹可以看出,由于電子證據易取得,真實性遠遠不如傳統憑證,所以就要求監管人員應嚴格監督證據的來源,并審查電子存儲設備是否具備安全性,防止證據外泄。現如今,受電子存儲設備及相關技術的限制,檢察機關開展電子證據取證工作的難度相對較大,對于電子證據的真實性也會存在很大干擾,從而對能否正確地審判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3)關聯性界定難度大。電子證據存在的意義實際呈現在訴訟案件的服務中,通過各種法律手段來收集和獲取一些符合要求的電子證據,才可能成為一個案件,因為這些電子證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能夠有效地支持對事實進行查證,相對于一個程序主體的利益而言,程序合法性需要大家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電子證據的收集。電子證據反映了發生在民事案件中的實際和有關事件之間的一種關系,采用電子證據的方式,密切關系到了民事訴訟,檢察機關通常在審查其與電子證據之間的關聯性時,可以依靠法官自由裁量權來作出判決[3]。
(1)對取證技術進行加強。由于技術和人員短缺,電子證據利用率低,主要原因是缺乏相應的電子證據規則,電子證據的有效性難以保障,實際運用過程中甚至有不少法律人員拒絕使用電子證據。在實際運用過程當中,電子證據是否被偽造、篡改、刪除的認定比較困難,這也是法官不愿意采用電子證據的原因之一。目前,第一步是升級電子證據鑒定技術,加大對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和法官相應專業理論知識的培訓,為電子證據鑒定工作提供明確的指導,從而引導法官自信、大膽、準確地使用電子證據,更好地發揮電子證據的證明效力。
(2)完善取證立法的措施。電子證據有其自身的特點,在取證過程中,應注意其取證程序的多樣性和不穩定性,在取證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安全性、保密性和合法性原則,完善證據收集程序。合法性是電子證據收集的重要內容之一,是證據收集過程中可能受到侵害的保障因素。對個人隱私權的起訴可能會導致非法證據的出現,正是因為如此,要采用適當的方法收集證據,這有很大的難度。首先要規范電子證據收集流程,確保證據收集方法的高效和協同,另外就是要做好調查現場的記錄、備份和保管,并固定電子證據。這就需要在證據收集過程中注意保密,在向法院出示證據之前,應在法律條件下保護國家、企業和個人的隱私[4]。
(3)對舉證原則進行優化。首先,要在證明和確認過程中出示電子證據所附的原始證據內容,可以是派生證據或者其他證據,如果存有任何疑問,可以將電子證據與派生證據聯系起來,對比原始數據和相應的顯示,在證據質證過程中,如果需要以特定方式提供證據和專業技術人員協助,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請,準許協助后接受法院的審查。另外就是在證據收集主體和手段上相對較為局限,所以需要進行改革,確保控辯雙方在相對證據層面上保障電子證據的證據性,以免影響司法案件的判決。尤其要特別注意電子證據審查的質量,明確非法收集證據的法律后果,杜絕發現非法證據的法律情形[5]。
(4)執行合法質證。現如今在民事訴訟案件的實際審判過程當中,需要在公堂之上對一些所收集的電子證據進行披露,這樣才能對雙方在公堂上的論點進行控辨,同時還需要讓所披露的電子證據具有絕對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這就需要法庭對所收集的電子證據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進行嚴格的把控,要絕對避免出現一些非法證據,對案件結果造成影響,對主體適合情況進行合理有效的判斷,對于所提供的一些不能滿足主體資格的證據,要進行有效的審查排除。另外,在對電子證據實質內容的審查上,要絕對保證證據和相關案件具有強烈的關聯性,要嚴格杜絕偽造證據的出現。
綜合以上所述內容可以看出,電子證據的出現以后可以給民事訴訟帶來很大的價值,但是由于當前電子證據的司法適用率相對較低,并且當前相關專業人員的取證技術水平也普遍偏低,所以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電子證據缺失等問題時有發生,正因如此,要對專業人員的取證技術進行提高,還需要對電子證據的收集進行立法,讓其變得更加完善,從而才可以更好地優化證據制作原則以及法律素質的落實,這樣才能更好地增強電子證據的司法適用性,要在今后加深對電子證據的證明能力,繼而才可以使電子證據應用于民事訴訟案件得以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