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小水鄉人民政府水務站 成先兆
水是人類維持生命體征的重要物質,人體水分含量可達總體重的70%左右,所以人每天一般都要攝取2500ml左右的水,而飲水的水質有關系著人體的健康。在農村地區飲用水的來源不固定,未經凈化處理的河水、地下水都可能成為農村地區居民的飲用水來源,而這些水源地存在水環境污染,水體中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或有害物質,都可能給當地居民帶來健康上的危害,危害較重時甚至會影響到幼兒的生長發育,這不符合提升我國國民整體身體素質的基本要求。為了更好地保證農村地區居民的健康,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農村安全飲水。但在實際工作中發現,目前的農村安全飲水管理中仍存在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只有重視起對農村安全飲水的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滿足農村地區居民的飲水與生活用水需求,進而為農村地區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
為了更好地改善農村地區居民的生活環境,我國特別針對農村地區居民的用水安全推行了農村安全飲水,在農村安全飲水中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是由于農村地區的供水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薄弱,所以難以在短期內顯著改善農村地區居民的安全飲水問題,在農村安全飲水的管理工作中也存在諸多問題急需改善。
農村安全飲水的量較大,涉及范圍較廣,其中不僅包括了大量分散供水也存在特定村落的供水,在農村安全飲水中的規模、形式類型也存在不同,其規模以及形式類型要根據村落的分布情況來具體調整。另外,農村安全飲水服務對象主要為用水條件較差的群體,其中就以農村地區居民為主,農村地區的供水建設成本較高,對供水系統的經營管理難度也相對較大,整個供水管網的維護管理難度明顯高于城市的供水系統。根據上述的農村安全飲水特點我們可以看出,如何設定農村供水系統的水費標準,保證農村供水服務的收支平衡,這是農村安全飲水管理的難點。
農村安全飲水首先要保證的就是農村地區居民的日常用水能夠達到國家水質標準,為農村居民設定的水費價格要能夠讓農民負擔得起。
目前我國為農村居民設定了兩個飲用水標準:第一是飲用水的飲用安全,第二是飲用水的基本安全。在飲用水標準中對飲用水水質、水量以及取水途徑都有明確的規定,其中任何一條達不到質量標準都不能作為飲用水使用。飲用水的基本安全是結合農村地區實際情況而制定的符合當地實情的飲用水衛生標準,確保供水服務能夠滿足農村地區居民的日飲用水需求,確保供水系統能夠給予農村地區居民40L/d的飲用水供應。通常情況下,當供水量低于20L/d時,當地就屬于水資源匱乏的地區,這會影響到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嚴重降低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在此標準上,農村安全飲水還要符合飲用水安全標準。
目前在農村安全飲水的運行管理中發現,許多工作人員還沒有認識到實行長效管理的重要性,沒有結合農村地區實際情況對農村安全飲水的運行作出長遠規劃,這都讓農村安全飲水的綜合效益受到負面影響。不能轉變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提升工作人員對長效管理的認識水平,就難以開展更加系統性、完整性的管理工作,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自然增多。例如許多管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都只將關注點放在了管理工作表面,忽視了實際操作,針對中存在的問題不知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這都不利于整個農村安全飲水的穩定運行。
目前,在農村安全飲水管理工作中發現,政府部門沒有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忽視了對農村安全飲水的宣傳教育,這也導致廣大人民群眾不能切實地感受到項目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對自身切實利益的影響,進而沒有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踴躍參與。另外,部分地區的居民沒有形成對飲用水安全的正確認識,一些居民甚至覺得天然的地下水比自來水更好喝,對需要交納水費的供水服務并不認可,這也阻礙著自來水的生產建設。最后,在為農村居民供水服務制定水費價格時,也并沒有廣泛征得農村居民的個人意見,定價工作不公開、不透明,這都嚴重影響了群眾的積極性,產生了用戶與供水企業之間的矛盾。
在農村安全飲水的建設過程中,需要有水利主管單位、財政、審計部門的共同參與,以此確保項目的持續資金供應,開展相應的審計工作,進而讓農村安全飲水順利進行。在項目中要整合各部門的優勢力量,這樣才能推動整個項目的穩步進行,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多個部門之間的職責可能發生重疊,沒有明確各部門的責任,就可能出現相互推諉責任的問題,這樣就會延緩的建設進度。由于水利部門在農村安全飲水之中具有特殊性,其很難在建設過程中做出科學有效的指導,再加上一些項目的建設規模較小、制水成本較高的影響,這導致農村安全飲水建設只能委托給專業機構,單純依靠水利部門進行管理,管理難度較大。因此,為了確保農村安全飲水建設工作的有序進行,我們必須在政府的指導下明確劃分各管理機構的責任,保證運行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因為農村安全飲水是近年來才開始推行的民生,建設還處于初期階段,在運行管理上還未積累足夠的經驗。因此,為了能夠提高對農村安全飲水的運行管理水平,我們必須注重完善飲水的管理機制,要將管理工作重視起來,要明確農村安全飲水的服務群眾目標。以此為基礎,水利部門要按照農村安全飲水的實際情況,總結目前運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將這些問題的解決措施融入建設管理,確保內各設備的正常運行,保證項目的穩定經濟效益。農村安全飲水的所有權歸屬于水利(務)局,所以水利(務)局必須對農村安全飲水建立科學的項目管理,在管理中要完善對水源的監測系統,確保能夠準確掌握水源地水質的動態信息,進而保證農村安全飲水的順利進行。另外,對飲水管理機制的完善,還要明確其產權的歸屬問題,要注重對管理人員的技術培訓,確保管理人員能夠掌握好相關的專業技術知識,保證人員具備及時解決工作中相關問題的能力。
為了提高農村居民對安全飲水的認知水平,認識到安全飲水的重要性,在農村安全飲水的建設過程中,我們還要同步做好對安全飲水的宣傳,宣傳要通過多種宣傳形式來擴大宣傳影響力。加強對安全飲水認知的宣傳,有利于讓農村居民形成良好的安全飲水意識,這樣就是促進管理模式規范化與制度化的形成,對提高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都有重要影響。
政府在農村安全飲水中也要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建立專業化的服務小組來更好的為建設作出服務,推動安全飲水的建設進程。對內相關人員要做好選配與規劃,明確各崗位職責,以此保證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對農村安全飲水的建設管理必須加強,由于農村安全飲水分布較為分散,為了提升運行管理能力我們必須建立專門的水質管理基站,提升對飲水的監測管理能力。
為了保證農村安全飲水運行管理的順利開展,政府必須要加大對運行管理的資金投入力度,為運行管理提供軟硬件支持,這對提升項目的建設速度也有積極影響。在建設過程中政府應該積極引入各方投資,發揮起自身的引導作用,促進農村安全飲水項目質量水平的穩步提升,通過政府與企業融資合作的模式,為安全飲水籌集足夠的建設資金,確保項目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確保建設階段各施工設備的良好使用狀態,滿足飲水建設在硬件方面的需求。另外,政府要推行更多能夠吸引企業投資的有利政策,通過對農村安全飲水的合理規劃,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為了提高農村居民參與農村安全飲水的積極性,積極配合農村地區自來水供水服務的相關工作,政府部門必須做好對當地居民的走訪工作,做好對水費定價的民意調查,水利、物價等相關部門必須合理制定水價標準,定價工作要保證公開、透明,避免出現私自定價、不合理收費的現象。另外,對水費的收繳工作也要加以規范,根據不同區域用水需求以及供水條件的不同,合理調整水費,如需調整水價,應通過聽證會、公示等制度讓群眾參與定價工作之中,只有確保民眾認可水價標準后才能作出調整。
綜上所述,農村安全飲水作為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行的一項重點民生,其能好地調整我國城鄉二元化結構,為我國農村地區居民的飲水安全帶來有力保障,在此基礎上加強對農村安全飲水的管理,及時解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就能更好地實現農村安全飲水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