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億佳
時代的車輪緩緩滾動到了2020年,與我們的青春并肩而立。面對著時代給青年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青年應像過去歷史長河中前輩所做的一樣,在青春中奮斗,譜寫自己的青春華章。
奮斗是青年的立身之本。漫漫求學路,初入職場,成家立業后……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會面對不同的挑戰。我們唯有去奮斗、去拼搏,方可超越自我,做時代的弄潮兒。畏手畏腳、碌碌無為之徒,在面對壓力與競爭時則躊躇不前,瞻前顧后,最后泯然于眾人。
奮斗是青年通往夢想的通行證。法國皇帝拿破侖,兒時癡迷于軍事,渴望成為漢尼拔式的英雄。但身為同學口中“不會說拉丁文的科西嘉人”,他處處受人嘲笑,畢業后甚至在軍中難求一職。而正是由于不懈奮斗,他在24歲那年率領法軍收復了土倫,晉升為準將;30歲那年成為法國第一執政;35歲那年在“三皇會戰”中不可思議地擊敗俄奧聯軍,令兩國俯首稱臣,走向了自己軍事生涯的巔峰。在最后的滑鐵盧戰役中,他率領法軍在饑寒交迫中長途跋涉了2天2夜,頑強地與英普聯軍抗爭。正是因為不懈的努力,拿破侖才成為了與亞歷山大、漢尼拔、凱撒并列的西方四大軍事家。試想,若拿破侖因為同僚的嘲笑、排擠而沉淪,那么恐怕法國將失去這位“戰爭的皇帝”。
奮斗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回首建國以來七十年,新中國從百廢待興到如今的繁榮昌盛,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奮斗的成果。立國不到1年,中國軍隊就在朝鮮與16國聯軍浴血拼殺了3年,迫使美國在停戰協定上簽字,為新中國創造了和平的發展環境;正是一批當時還風華正茂的青年在大漠深處的日夜奮斗,讓中國擁有了自己的核武器;在改革開放之后,一批青年企業家創造了僅次于美國FAANG的BAT三巨頭,使中國的經濟實力上了一個臺階。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仍面臨著諸多挑戰,唯有不懈奮斗,方能化挑戰為機遇,讓祖國永遠繁榮而昌盛。
現在,時代的火炬已經傳遞到我們一代青年手中,我們應當不懈奮斗,用奮斗的青春,譜寫時代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