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華


摘 要: 水彩是一種較為人所熟知的繪畫方式,陶瓷自古為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二者彼此相異,卻又有共通之處。本文從水彩與陶瓷的起源和特性為切入點,探討水彩與陶瓷裝飾融合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水彩;陶瓷藝術;融合
1 前言
自古以來,藝術都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藝術見證著人類歷史文明的屢變星霜,承載著人類感覺情緒的起承跌宕,在泱泱時間長流之中,藝術以一種獨特的姿態,與時光并肩行走,演化出了各具特色的豐富形態。各異帶來了碰撞,碰撞產生了融合,融合將孕育盛景。水彩與陶瓷藝術是藝術在前行中從大流里散落出的的兩小光點。這兩種藝術形態,雖不盡相同,但共出于藝,必有相同之徑,故若將二者加以碰撞融合,就定會產生“化學反應”。正所謂“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當水彩與陶瓷藝術各盡其美,藝之大流便會蹦出新的光點。
2水彩創作與陶瓷藝術的融合
水彩最初起源于歐洲,在古埃及時期便有用水調和顏料進行繪畫的方法。水彩是以膠稀釋色料,通過水與顏料調和來進行作畫。水彩注重“水性”的表達,給水以顏色,加之引導,讓其自主流動變化,與紙反應,隨著水份的逐漸蒸干,產生生動自然的痕跡。水彩以其自然性,隨機性和透明性而被喜愛。在水彩沿著中西文化的交流進入中國后,中國畫家基于本土的繪畫風格加以融合創新,于是逐漸形成了獨具東方韻味的水彩繪畫。
陶瓷一直以來是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早在新石器時期,我國就已經有了風格粗獷而又樸實的彩陶與黑陶。隨后出現了青花,到清朝時期瓷器最為鼎盛,觀雍正的陶瓷藏品便可以切身體會到何為陶瓷之美。當捧起那清透脆亮的瓷器,就捧起一抔千年之前的泥土,也捧起一抔中華文明起源的泉水。現如今,陶瓷藝術與當代的繪畫形式,裝飾理念等相互融合,它特有的材料特點鑄就了現今具有別樣風味的藝術形式。
水彩畫之特性與中國畫相似,而傳統陶瓷器表面裝飾多以中國畫為主,故在中國畫的聯結之下,水彩相比于其他藝術形式來說,它在嘗試融入陶瓷的時候更容易切入,也更易取得一定的成果。水彩對“水性”的強調與表達,使其具有不可替的自然性與清透感,這與陶瓷器給人的清靈感、水光感在某些角度上不謀而合,清透的共性必會幫助二者融合的更加緊密。
3水彩創作與陶瓷藝術融合的意義
3.1對于水彩創作的意義
水彩以“水”為主,在做畫過程中注重水份的把握,所以相比于其他繪畫形式,水彩在技法上相對而言更難掌握。水彩主要有兩種技法:干畫法與濕畫法。顧名思義,干畫法是指在繪畫時等第一遍的顏料干透后上再第二層顏料,即使用疊色的畫法,但使用干畫法時,每次上色仍需保持筆的水份飽滿,防止畫面顏色生硬僵死,可適當使用枯筆來調節畫面氛圍。濕畫法是指在繪畫過程中一直保持紙張的濕潤,倘若紙張有部分干了,可以用噴壺或者干凈的筆再次打濕。干畫法可以產生層疊的效果,便于對細節進行刻畫,使畫面層次豐富。濕畫法則注重畫面的藝術效果與情感氛圍的表達,水色淋漓使得色彩自然柔和,充分得表現表現水彩透明凈潤,流暢輕快的特點。在水彩作畫時,需要使用具有較強吸水性的紙張,而制作陶瓷的陶泥在干后同樣具備吸水的特點,只需要把握好繪制時筆與陶泥的水份,就可以在陶瓷上進行水彩繪制。所以,對于水彩來說,以“瓷”化“紙”,將陶瓷作為承載水彩的作畫媒介,陶瓷本身透亮水潤,這將使得水彩畫呈現出更加透明靈動的質感。結合陶瓷在形狀上的可塑性,可以在水彩畫需要的地方進行一些造型的改變,細小的形狀變化必會使水彩畫的張力和表現力得以加強,達到更好的水彩效果。
3.2對于陶瓷裝飾的意義
釉,均勻覆蓋在陶瓷器或搪瓷器表面的玻璃質薄層。釉通常由硅酸鹽復合物經過高溫熔融態再冷卻形成。釉可以增強器物硬度,幫助器物呈現光澤,提升美感。釉的存在為陶瓷器注入了鮮活的靈魂,賦予了陶瓷器鮮亮的生命。釉是陶瓷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陶瓷的裝飾技法可分為釉上加彩和釉下加彩。釉上加彩是指在已經燒成的瓷器釉面上用彩料繪制各種紋飾,之后再次入窯,低溫固話彩料而成。釉下加彩則是在已成型晾干的素坯上直接用色料繪制各種紋飾,后以白色透明釉或者其他淺色面釉遮罩,入窯高溫單次燒制而成。若要將水彩與陶瓷藝術相融合,如何加彩便成了重頭大戲。其實水彩與陶瓷的融合在陶瓷的釉下裝飾方法中已經存在,我們稱之為釉下水彩。
陶瓷的釉下水彩與基礎的釉下彩的技法稍有不同。釉下水彩在進行加彩之前需要先將坯體進行素燒。因為在用水彩作畫時,對紙的要求較為嚴格。紙需要吸水性強,不容易脫膠不易起毛為好,所以若要在陶瓷上作畫就需要坯體有一定的強度,防止其在水和筆的作用下遭到破壞,影響著彩效果。先將坯體進行素燒,一方面可以使得坯體純凈,另一方面就是使得坯體的強度增大,為后續裝飾繪畫時技法的更完美展現打下基礎。陶瓷的釉下水彩作為一種新型的陶瓷裝飾技法,其具有燒成溫度低,呈現顏色鮮艷明麗,釉色透亮光潤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其他陶瓷裝飾技法所無法與之相媲美的。
水彩的技法頗多,除了干畫法與濕畫法,還可以通過其他物質來改變其水與色的走向。使用阿拉伯樹膠可以增加水彩的光澤感與透明感;在顏料中混入適量牛膽汁可以增加顏色的擴散效果;在已經上色還未干的紙面撒上鹽粒或滴入洗潔精水,亦或鋪上塑料袋保鮮膜都會使得干后的畫面產生特殊的紋樣與肌理。若水彩的特性和技法稍加試驗后使用到陶瓷釉下水彩當中,配合陶瓷的器型,會使陶瓷的裝飾技法更加豐富多樣。水彩畫的表現力也可配合陶瓷,幫助其發揮更大的作品裝飾性與張力。
4小結
水彩創作與陶瓷裝飾的融合已經有了一定的產物,可見這兩種藝術形式的融合是有合理性與可行性的。水彩創作與陶瓷裝飾的融合可以同時發揮各自的特性,雙層的透明獲得成倍的水光,水彩的技法很好地提升了陶瓷裝飾繪畫的藝術效果,使其迸發出特有的表現力;陶瓷的質感與特性同時也能幫助水彩作品展現更大的張力。如今,釉下水彩也日漸蓬勃發展了起來,私以為,水彩與陶瓷融合的這一新的藝術形式,未來必會逐漸走入人們視野,成為藝術家們表達的載體之一。
參考文獻:
[1] 吳勤.探析陶瓷釉下水彩的教學方法[J] .陶瓷科學與藝術,2013 (03):14-16
[2] 龔雨翔.當代油畫創作對創新陶瓷裝飾的意義[J]. 陶瓷研究, 2020,35(6):2
[3] 黃信.當代水彩畫在陶瓷繪畫中的藝術表現[J]. 陶瓷科學與藝術,2020
The Significance of Connecting Contemporary Watercolor Painting Creation and Ceramic Decoration
ZHOU Shu-hua
(Fujian Dehu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Fujian Dehua362500)
Abstract: Watercolor painting is a well—known way of painting. Ceramic is our excellent traditional treasure since ancient time. The two artistic form are different in each other, but have the same in some way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color painting and ceramic as a point, and attempts to study.The significance of connecting contemporary watercolor painting creation and ceramic decoration.
Keywords:? watercolor painting ;ceramic; conn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