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
2021年深秋時節,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在西寧市城西區冷湖路社區,有這樣一個群體——“紅馬甲老黨員志愿者突擊隊”,他們迅速集結,義無反顧地沖到了抗疫前線。這支志愿者突擊隊的32名成員都是來自不同單位的退休共產黨員,平均年齡64歲,他們憑借一身正氣,不忘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入黨誓詞!
自西寧市疫情防控殲滅戰打響以來,在社區工作人員嚴重短缺的情況下,冷湖路社區黨委向全體黨員發出了集結號,我的父親王錦利作為杰森小區黨支部書記,在第一時間響應號召,帶頭組織成立了“紅馬甲老黨員志愿者突擊隊”。在社區黨委的統一領導下,這群退休卻不褪色的老黨員群情激昂,積極請纓參戰,他們寫請戰書、按紅手印,主動要求到防控一線工作,為抗擊疫情盡自己的微薄之力。父親按照社區黨委安排,認真做好工作排班,帶領突擊隊員們在小區的每個值守點,恪盡職守,加強各小區流動人口監測和管理,及時對核酸檢測現場進行全面消殺,降低風險,為小區筑起了“紅色堡壘”!
在小區人員出入進行查驗雙碼時,父親身先士卒做表率,早出晚歸,巡查社區所轄小區紅馬甲黨員們的值巡情況,一再叮囑,要嚴防死守做好小區的防控工作,同時注意安全,做好個人防護。父親由于長時間連續工作,坐骨神經痛的舊疾復發,右腿疼痛來襲時幾乎步履艱難,但依然每天堅守在防控疫情的工作一線上。
自10月28日,政府組織的全員核酸檢測以來,父親組織老黨員志愿者突擊隊的人員積極參加,各位老黨員積極響應,到轄區各個核酸檢測點值守。他們廢寢忘食,堅守一線,有的老同志累倒了、腿腫了、嗓子沙啞了,但他們無怨無悔,仍然以一名黨員的風范和黨旗紅、黨徽亮的風骨值守崗位,他們的堅守和勇敢,就是初心和使命的彰顯。年老的父親不僅對社區黨委安排的疫情防控工作一絲不茍、盡心盡力,更是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一個在黨36年的老黨員心中的責任擔當,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立冬時節,氣溫驟降、大雪紛飛,當他看到大家在寒冷的天氣下工作,就從家里拿來保溫壺、熱水、杯子,給各行各業的志愿者們送去熱茶、熱水,通過一個個小舉動,溫暖著抗疫一線逆行者的心。在大號防護服缺少的情況下,個子偏高的父親主動把大號的防護服讓給其他志愿者穿,只為讓他們多一份安全保障。在核酸檢測現場,當他看到行動不便的居民時,主動上前攙扶,并一再囑咐注意安全,這一切都是為了全員核酸檢測篩查工作順利進行。
作為“紅馬甲老黨員志愿者突擊隊”的負責人,父親帶領退休黨員們走街竄巷,進小區、進單位積極開展宣傳動員,他們毫不憂豫地沖在核酸檢測第一線,在抗疫戰場的每一個角落,他們的身影都隨處可見。為確保前來做核酸檢測的市民有序進行候檢,每個老黨員不顧自身,從值守開始一直叮囑候檢人員測溫、前后保持1米安全距離,掃碼截圖等待檢測,待到走下崗位,已經是口干舌躁,兩腿發軟了。由于他們的堅守,使各檢測點上的工作做到了安全、順暢、高效、有序。天氣雖然寒冷,一天下來備感辛苦疲憊,但是老黨員們毫無怨言,忍饑挨渴,默默奉獻,圓滿完成了數次的核酸檢測維序任務。
在這期間也發生了一些感人的故事。11月6日那天氣溫較低,不時還伴隨著陣陣寒風和雨水滴落,在鳳凰城檢測點,一位七八歲的小姑娘把一個暖手寶送到黨員吳慶章老師手中,她說:“爺爺我做完核酸檢測了,我要回家了,把這個暖手寶送給您用吧,今天太冷了。”小孩的行為使吳老師深受感動。11月8日在西建中英文學校操場檢測點上,一位身穿白色羽絨服的大學生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了十幾個暖手寶,送到在檢測點值守的老師手里,沒有留下姓名。孩子們的行為讓老黨員們很受感動。在核酸檢測點,“紅馬甲老黨員志愿者突擊隊”的成員們,忘記了自己的年齡,以不老青松的精神戰斗在抗疫一線,不怕苦、不怕累。
老黨員吳慶章因連續幾天的值守,痛風復發了,但是他咬牙堅持。在檢測人員少一點的時候,父親叫他到更衣室暫作休息,可吳老師還沒移步到更衣室便摔倒在地,父親讓他趕緊回去休息,他說:“今天一個大學生用自己的零花錢購買很多暖手寶,送到我們手里還不留姓名,讓我很受感動,我不能因為自己的一點病痛就退出崗位。”當時父親想把這個瞬間拍下來,可是穿著防護服,手機在防護服里取不出來,很遺憾。
老黨員孫少鋒老師,妻子3個月前因病去逝,他強忍悲痛,毅然決然加入到突擊隊中,孫老師說:“抗疫工作很辛苦,又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但我要和社區老黨員一起全力投入到抗疫工作中,為人民群眾的安康,盡一點自己的綿薄之力。”樸實真誠的話語,讓人感動淚下……
這就是新長征路上為黨旗增光添彩的老黨員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一心為民的堅定信念,在他們身上彰顯了黨員本色。我們年輕一代,要學習他們的高尚品格,關鍵時刻要扛旗挺出,不忘初心,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用實際行動賡續黨的光榮傳統,續寫忘我為民、踐行使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