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
摘 要:美術是自我創造性表現。幼兒繪畫作為幼兒能動自主性藝術活動,能啟迪幼兒心智與情感,通過美術活動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和創造潛能是一個重要課題,也是對幼兒進行創造性思維培養重要載體之一。
關鍵詞:幼兒;教學;培養;繪畫興趣
一、現今美術教學活動中阻礙幼兒創造性的因素
1.缺乏正確的幼兒美術教育觀念
首先,大部分美術老師在對幼兒進行教學時比較固化、死板,教學內容千篇一律,缺乏靈活性,少有隨機應變,只注重繪畫技能和理論知識的教授,而忽略了對幼兒觀察能力、思維模式、想象力的培養。其次,在教學安排上,教師并沒有“因材施教”,學生都是根據教師的教學安排統一進度學習,忽略了幼兒的個體差異和基礎。比如,有些幼兒的美術基礎好,而有些幼兒是零基礎,有些幼兒學得快,有些幼兒學得慢,如果統一進度,勢必會造成某些幼兒對已學過的缺乏興趣,而有些學習又吃力,使得教學看起來枯燥乏味。
2.在教學中使幼兒形成了思維定式
思維定式,即是我們長期生活在某個環境中反復思考同類問題所形成的思維習慣,局限于頭腦中用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思考問題。思維受到一個框框的限制,就難以打開思路,缺乏求異性和靈活性。思維定式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對人的認知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比如,餓了就要吃飯,這就是一個思維定式,很難改變。思維定式對幼兒學習美術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一方面,這樣可以讓幼兒建立對美術的認識,使得幼兒掌握繪畫技能,提高繪畫能力和欣賞水平。另一方面,這樣又會束縛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很難有突破性的思維產生,如果所有學生的作品都局限在一個框框內,畫風、內容完全一致,長此以往,孩子在繪畫中將會失去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對于繪畫只會停留在“畫”的境地,而沒有了“想”,這會使他們只能成為一個畫匠,而不能有更高的成就。
二、如何培養幼兒繪畫興趣
1.把握幼兒繪畫特點與規律,制訂循序漸進教學計劃
心理學研究表明,幼兒繪畫發展劃分為涂鴉期、象征期、圖式期與寫實期四個階段,教師必須科學地分析幼兒美術生理、心理等特點與技能發展規律,正確地認識到幼兒在不同時期美術發展實際水平與能力需要,從而針對他們不同時期不同需要制訂相適宜教學計劃。這是發掘幼兒在繪畫活動中創造潛能有力保障。
2.運用靈活多變教學方法,支持幼兒創造性表達
幼兒知識經驗貧乏,思維沒有定式,要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能力,幫助幼兒積累各種關鍵經驗比形式概念更切合幼兒需要。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變教師單向傳授知識技能為引導幼兒主動觀察、比較,通過親身感受,互相討論,將各種新舊知識結合,從而提升幼兒對事物認識,促進他們大膽地樂于表現自己。
3.豐富幼兒想象力,并運用在繪畫中
繪畫是孩子從兩歲多時就喜歡活動,他們喜歡拿著筆到處涂涂畫畫,這也是孩子涂鴉期,如果教師僅僅用簡單范畫和教材指導孩子繪畫,無疑會使幼兒創造力和情感體驗受到禁錮和扼殺。我們可通過多種形式來引導幼兒想象力發揮,并把想象力運用在繪畫中:
(1)通過給孩子講故事來啟發孩子想象,讓幼兒把故事情節用繪畫形式畫出來。
(2)讓幼兒通過編故事來繪畫,從而發展幼兒自己創編故事能力,并能把自編故事畫出來。
(3)聽著音樂來繪畫。幼兒通過對音樂欣賞,能用線條、顏色或物象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獨特理解。作為幼兒教師,我們必須根據幼兒想象力發展特點,通過事物進行觀察了解來豐富他們知識、經驗,使幼兒想象力通過各種渠道得以豐富和發展。
4.讓幼兒掌握必要繪畫技能和知識
在幼兒繪畫教學中,教師對于不同年齡段幼兒應采取不同教學方法,讓幼兒掌握必要繪畫知識,培養幼兒繪畫技能。
第一,小班幼兒處于涂鴉后期和象征期早期,因此在造型上,他們所表現形象還不能表現物體基本結構和特征。觀察事物時,沒有明確目,觀察順序紊亂,往往構圖凌亂。從形象主次關系看,小班幼兒常把物體一個個地羅列在紙上,而且每個物體都是孤立,畫面上形象之間毫無聯系,并且這些形象都分布在紙邊緣,原因就在于他們在繪畫時常常邊繪畫邊轉動紙張而造成。
第二,中班幼兒階段繪畫作品,幼兒不僅表現了自己和事物間感情上關系,而且還表現出了一種空間關系,從構圖上看,此時兒童作品中往往不止一兩個形象,有時會有更多形象。他們會把這些形象用排隊方式放在底線上,形成并列式構圖方式。他們繪畫中形象主題并不相關,表現出目性差異。對于物體之間大小關系,他們也不注意,但已經開始把空間關系試圖表現出來。可以說,這一階段幼兒對于形象分布及主次關系處理能力有了一定發展。
第三,大班幼兒繪畫技能訓練把繪畫技能學習與創造力兩者結合起來,如果只重視技能,而忽略創造力培養,或忽略技能只追求創造,這樣教育觀念都是片面,會使幼兒繪畫能力發展受到嚴重制約和阻礙。教師應認識到,繪畫技能學習不能單獨進行,應與幼兒創造力培養有機結合,在重視幼兒繪畫創造力同時,使幼兒學好繪畫技能,用心繪畫,展現內心豐富情感和獨特對世界認識。
5.正確評價幼兒繪畫作品
恰如其分評價能激發幼兒作畫興趣和對繪畫創作熱情,讓幼兒體驗成功快樂。教師要淡化自己權威意識,不能用評價藝術作品眼光去嚴格評價幼兒作品。要面向全體,給每個幼兒機會,使孩子創造火花都得以展現,獲得成功感。
在講評過程中,教師最好做一個合格聽眾,請幼兒把自己創造作品思路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讓幼兒真正成為活動“主人”,這樣會在無形之中調動幼兒參加活動積極性,激發幼兒創作、表現和操作欲望,使幼兒創造激情得以釋放,為幼兒今后操作活動中積累更多經驗。
總之,教師必須立足成才,把創新教育融入到幼兒繪畫活動中,努力使幼兒繪畫能力在不斷提高同時,促進他們身心全面發展。同時,在繪畫活動過程中,教師應讓孩子們充分在自由空間里盡情發揮出自身潛能,長期堅持,并養成自身良好習慣,使他們主動地暢游在浩瀚知識海洋里,能用富有創造力大腦和靈活巧妙雙手去描繪出自身所生活五彩繽紛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