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卓
(綿陽市中心醫院 四川 綿陽 621000)
青光眼是一種普遍多見的眼科疾病類型,具有較高致盲性,目前臨床多主張以小梁切除術治療。小梁切除術成功的關鍵就在于觀察患者術后是否有功能性濾過泡形成,但因受到其他因素干擾,容易導致瘢痕形成、濾過泡形成不良等不良后果,影響療效及預后[1]。有研究指出,正確合理按摩眼球可促使功能性濾過泡形成,同時還能有效控制眼壓、促使視力恢復,大幅提升手術成功率[2]。患者在住院期間,可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規范眼球按摩護理,維持良好的效果。但為了長期有效控制眼壓,在出院后仍然應進行眼球按摩護理。鑒于此,為進一步尋找出一種安全有效的眼球按摩護理方式,在本次研究中,研究對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后患者應用不同眼球按摩方法對其視力提升比的影響。
抽選于2019 年1 月—2020 年4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小梁切除術患者70 例,按照住院順序均分為兩組。對照組(n=35)中,男性與女性分別有21 例、14 例;年齡49 ~70 歲,平均(62.05±4.88)歲;病程2 ~7 年,平均(5.17±1.06)年;青光眼類型:急性閉角型30 例、慢性閉角型4 例、開角型1 例;研究組(n=35)中,男性與女性分別有20 例、15 例;年齡49~71歲,平均(62.27±4.93)歲;病程2~8年,平均(5.33±1.24)年;青光眼類型:急性閉角型29 例、慢性閉角型5 例、開角型1例。兩組的基線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對比無顯著差異(P >0.05),可作對比分析。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已確診為青光眼,且接受小梁切除術;(2)單眼發病;(3)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知情同意,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排除標準:(1)存在精神障礙癥;(2)有眼科手術史;(3)合并重大器官組織功能不全。
護理人員首先需對患者及其家屬展開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后眼球按摩方法的健康宣教,告知其按摩方法、意義及相關注意事項。可采用現身示范講解、視頻、圖片等多樣化方式指導其正確、有效的按摩方法。上眼瞼按摩手法。輕輕按摩上眼瞼鞏膜瓣上方兩側,食指交叉按摩,使房水流暢、鞏膜縫線松懈。眼瞼按摩手法。囑患者眼睛注視上方,拇指指腹緊貼眼瞼,使眼球受到壓迫后向上運動,提高眼壓,房水沖破鞏膜瓣,壓迫眼球朝6點鐘方向移動,促使房水流出。按摩時間為1min 15 次,每次可休息2s,每日5 次,5min/次。
對照組(n=35)接受家屬協助按摩眼球方法,通過護理人員的正確按摩示范后,指導患者取坐位,家屬站在其身后進行上述上眼瞼以及下眼瞼按摩。在按摩過程中,護理人員需陪同,現場指導其正確完成每項按摩步驟。
研究組(n=35)接受患者自行按摩眼球方法,患者需取仰臥位進行上眼瞼與下眼瞼按摩。在按摩過程中,護理人員需陪同,現場指導其正確完成每項按摩步驟。
兩組均在出院后堅持每周至少按摩2 次,持續3 個月。期間,護理人員需每周電話隨訪1 次,對患者或家屬的按摩手法進行督導。
評價及對比兩組的①眼壓,記錄患者在術前、術后7d、術后12 周的眼壓值變化。②視力提高比率,分為視力不變、視力提高、視力下降。③并發癥率,記錄患者在術后按摩護理期間所出現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術前、術后7d,兩組的眼壓值比較均無顯著差異(P >0.05);術后12 周,研究組的眼壓值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眼壓值變化對比(±s,mmHg)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段眼壓值變化對比(±s,mmHg)
組別n術前術后7d術后12 周研究組3521.10±5.2816.54±2.3014.77±2.28對照組3521.07±5.2116.61±2.3717.30±3.09 t-0.0240.1253.898 P-0.9810.9010.000
研究組的視力提高比率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視力提高比率對比[n(%)]
研究組的術后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P >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率對比[n(%)]
青光眼可致使患者視神經萎縮,輕者表現為視力下降,重者可導致失明,對其日常生活造成諸多不便。小梁切除術的治療原理是將部分小梁切除,建立眼球內外瘺口,房水外流后促使濾過泡形成,再通過毛細血管、淋巴管吸收,從而有效控制眼壓[3]。有文獻報道,在行小梁切除術后容易出現低眼壓、前房出血、黃斑水腫等并發癥或出現繼發性炎癥反應,對功能性濾過泡形成造成影響,導致手術失敗[4]。青光眼小梁切除術后通過正確有效眼球按摩護理能夠促使視力恢復,在按摩過程中使眼球受壓后,房水外流至結膜,將鞏膜瓣、結膜瓣粘連沖破,另外還可沖走濾過通道的滲出液以及血塊等,促使通道保持流暢[5]。鞏膜瓣松懈后,使切口愈合速度減慢,避免出現瘢痕愈合現象,對微生物生長具有良好阻礙作用。經臨床實踐發現,家屬協助按摩與患者自行按摩對手術預后具有一定差異性。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其家屬協助按摩過程中,難以掌握患者病情,導致手法以及力度不適宜。同時,患者家屬可能會存在按摩不及時的現象,難以保證按摩效果。而患者自行按摩能夠根據自我感受對按摩手法、力度進行合理調節,正確判斷出眼壓,從而根據所感受到的壓力在適當施壓時確保按摩效果達到最佳[6]。此外,患者抱以強烈恢復期望,可做到按時按摩,有助于加速康復進程。因此,認為在眼球按摩護理中應以患者為重點健康宣教對象。
術前、術后7d,兩組的眼壓值比較均無顯著變化(P >0.05);術后12 周,研究組的眼壓值低于對照組,提示應用患者自行按摩眼球方法可有效控制眼壓,為手術成功創造了有利條件。研究組的視力提高比率高于對照組,提示應用患者自行按摩眼球方法可緩解視覺障礙,提高視力。研究組的術后并發癥率低于對照組,提示應用患者自行按摩眼球方法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引起黃斑水腫、低眼壓、前房出血等并發癥,減輕了患者痛苦,表明預后良好。
綜上所述,對青光眼小梁切除術患者應用自行按摩眼球方法可明顯降低眼壓,提高視力,有利于促使形成功能型濾過泡,且術后并發癥少,提示安全性良好,具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