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鐵輝 方明
(廣州市增城區中新鎮中心衛生院內科 廣東 廣州 511365)
隨著社會經濟水平進步,糖尿病從少見病轉為常見病,2 型糖尿病是因為胰島素分泌不足或產生胰島素抵抗引起的體內血糖水平升高,以多飲多食、消瘦為顯著表現[1]。目前尚未有根治糖尿病的診療手段,皆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為主。藥物使用主要以磺脲類、α-糖苷酶抑制劑、雙胍類、噻銼烷二酮類等,本次研究的阿卡波糖屬于α-糖苷酶抑制劑,格列齊特屬于磺脲類降糖藥。阿卡波糖通過減緩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作用,從而緩解患者餐后的高血糖,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格列齊特通過刺激胰島β 細胞分泌胰島素來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可顯著增加餐后胰島素和C-肽分泌水平[2]。馮碧燕[3]等人的研究顯示阿卡波糖與格列齊特緩釋片聯用效果較佳,為進一步探究兩藥聯用的治療效果,開展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9年10 月收治的2 型糖尿病患者66 例,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0 月收治的66 例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診斷標準參考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制定的《中國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中2 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本次66例患者均符合該診斷標準。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3 人。對照組患者使用格列齊特緩釋片進行治療,觀察組使用阿卡波糖聯合格列齊特緩釋片進行治療。對照組33 例患者中,男15 例,女18 例,年齡60 ~72 歲,平均年齡(66.8±3.2)歲,觀察組33 例患者,男14 例,女19 例,年齡61 ~74 歲,平均年齡(68.7±3.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4]:①符合2 型糖尿病診斷;②無嚴重心、肝、腎功能損害;③研究前未使用過其他降糖藥;④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①年齡<60 歲;②研究用藥過敏;③依從性差患者。
對照組患者使用格列齊特緩釋片(法國施維雅藥廠,國藥準字J20150121,60mg/片),30 ~120mg/次,1 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用藥基礎上,加用阿卡波糖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05,50mg/片)進行治療,起始劑量為50mg/次,3 次/d。而后逐漸增加至100mg/次,每日3 次。兩組均持續用藥12 周。
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空腹血糖值(FBG)、早餐后2h血糖值(2hPBG)、糖化血紅蛋白指數(HbA1c)及治療前后體重指數、用藥后不良反應發生率。
在治療前后、早餐后2h 都進行毛細血管血糖值測定;糖化血紅蛋白值使用肘靜脈血液進行測定。
體重指數=體重(kg)/身高(m)2。
使用SPSS26.0 軟件分析相關數據。FBG、2hPBG、HbA1c 值用(±s)表達,比較用t 檢驗分析;不良反應發生率用%表達,χ2檢驗分析,P <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FBG、2hPBG、HbA1c 值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患者FBG、2hPBG、HbA1c 值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FBG、2hPBG、HbA1c 值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BG、2hPBG、HbA1c 值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FBG、2hPBG、HbA1c 值比較(±s)
組別n時間FBG(mmol/L) 2hPBG(mmol/L) HbA1c(%)觀察組33治療前11.88±4.42 16.49±3.75 11.79±3.69治療后5.16±1.128.32±2.186.48±1.05對照組33治療前11.68±4.36 16.65±3.47 11.63±3.88治療后5.77±1.219.41±2.217.23±1.24 t 治療后-2.1252.0172.651 P 治療后-0.0370.0470.010
治療前觀察組患者體重指數(26.45±2.12)kg/m2,對照組患者體重指數(26.23±2.11)kg/m2,治療后觀察組患者體重指數(26.78±2.18)kg/m2,對照組患者體重指數(26.55±2.15)kg/m2。治療前后組內體重指數對比,觀察組、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623,0.610;P=0.535,0.543);治療后組間體重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422;P=0.674),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體重指數比較(±s,kg/m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體重指數比較(±s,kg/m2)
組別n時間體重指數t 治療前后P 治療前后觀察組33治療前26.45±2.120.6230.535治療后26.78±2.18對照組33治療前26.23±2.110.6100.543治療后26.55±2.15 t 治療后-0.422 P 治療后-0.674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出現低血糖2 例,胃腸道反應2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12.12%;對照組患者出現低血糖4 例,胃腸道反應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15.1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P=1.000),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發生率(例)
老年糖尿病患者因發病年齡較大,因此糖尿病發現時期可能較晚。因此老年人2 型糖尿病一般血糖水平較高,胰腺衰減較為迅速,特征性表現為餐后血糖升高迅速,并對低血糖現象的出現耐受度較差[5]。由于老年患者較多有合并視力障礙及神經功能退化等疾病,自我注射胰島素較為困難,因此為老年患者選取簡單方便的治療措施是較為有意義的舉措[6]。格列齊特緩釋片是第二代磺酰脲類長效糖尿病藥物,顯著優點為隨著患者體內血糖值的波動,將會動態的釋放格列齊特活性成分,可較長久的保持人體內的血藥濃度,減少一過性低血糖的發生率[7,8];阿卡波糖是α-糖苷酶抑制劑,可減緩腸道對葡萄糖的吸收,因此延緩了腸腔內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可對胰島細胞產生有效保護,達到有效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且減少了出現下一餐前血糖值過低的問題[9]。根據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FBG、2hPBG、HbA1c 值較治療前顯著降低,且兩種藥物聯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FBG、2hPBG、HbA1c 值顯著低于單用藥物的對照組患者。格列齊特緩釋片和阿卡波糖的聯用可有效降低患者的FBG、2hPBG 及HbA1c,與楊柳等人研究結果相似[10,11]。有研究[12]表明2 型糖尿病患者治療初期體重會略有上漲,之后會隨限糖飲食等出現小幅度下降。本研究顯示,藥物治療后,兩組患者體重指數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組間體重指數比較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在老年2 型糖尿病治療中,應用阿卡波糖聯合格列齊特緩釋片有助于更好的控制患者FBG、2hPBG、HbA1c 值,以及減少患者發生低血糖的次數,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