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鋒濤
(陜西陜煤黃陵礦業有限公司一號煤礦,陜西 延安 727307)
為提高礦產資料的利用率,同時滿足環保要求,礦產資源入選率不斷提升。作為礦產洗選的主要分選介質,礦粉的市場需求量不斷加大。與此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礦粉的供應質量參差不齊,使用單位一般不具備完善的質量檢測的設備和技術。二是不合格的礦粉,不僅嚴重影響分選效果,同時造成生產成本增加。因此要加強對礦粉質量的檢查,提升其檢測效率,對生產成本有著重要的意義。
重介選礦所使用的懸浮液加重質通常為礦粉,礦粉顏色主要以黑色為主,這一物質自身具有較強的磁性,在特定條件下會發生氧化反應,經過氧化后的礦粉會進行轉化,其顏色主要以赤紅色為主。選礦用礦粉對磁性物含量、水分、粒度、真密度均有具體要求(見表1)。

表1 選礦用礦粉指標要求
部分礦粉生產廠家或供應商為了低價中標,降低產品質量來謀求更高利潤,這就導致市場上會普遍出現以次充好的現象。比如當-325 網目含量過低時,便會導致礦粉粒度比較大,從而導致選礦過程中懸浮液的密度不穩,且密度分布不均,進一步影響分選效果,嚴重影響高質量礦產產品的回收率和質量。另外粒度較大的礦粉對設備以及管道的磨損也比較大,這就縮短了設備設施的使用年限。因此加強對礦粉質量的檢測,嚴把入廠質量關對實現產率最大化和效益最大化至關重要。
礦粉根據化學成分的不同,產地的不同,其物理性質也會呈現出不同狀態。冶煉廠洗礦使用的礦粉在性質及狀態與其他礦粉粉末有很大的區別,但是冶煉廠使用的礦產資源對密度、粒度以及磁性等都沒有做出具體要求,但對礦粉品位做出了比較嚴格的要求;而選礦廠對礦粉的粒度、密度、磁性含量、真密度有較為嚴格的要求。常用礦粉技術指標如表2。

表2 礦粉技術指標
隨著礦粉的需求量不斷增加,相關人員也加強了對礦粉的檢測技術的研究,當下對礦粉的檢測已經有了不少相對完善的方案,對提升檢測效率以及礦粉的質量做出了重要貢獻。
最常采用的方法為磁析管檢測法,借助礦粉中的磁含量和尾礦的介質消耗量,可以用來計算重介質選礦廠在選礦過程中所消耗的礦粉量[2]。利用電磁鐵的磁極強度,并將其設定在43 ~83Mt,操作開始前首先要對玻璃管進行充水,并對電磁鐵進行供電,玻璃管的驅動器被驅動,這樣就能夠保證驅動器隨著兩個磁極不斷地翻轉運動以及上下移動。
具體操作方法為:將已知質量的礦粉放入燒杯中,加幾滴酒精使礦石粉保持濕潤狀態,再向其中加入適量的水,并用玻璃棒進行攪拌,使其充分混合,然后通過漏斗裝置慢慢將其注入磁析管中,當固體顆粒沉降通過磁極時,磁性礦物會被捕獲,非磁性物質便會繼續滑動。當玻璃管做往復運動時,附著在磁性材料上的雜質便會隨著強力水流被沖洗掉。礦粉吸附后,磁極清晰清潔便會停止驅動,此時關閉電源,使磁性材料保持干凈整潔,干燥后便能夠獲得磁性材料的重量,測試前后的比率可以用磁性含量的百分比來表示。
重介選礦分為兩種介質,即重液與重懸浮液。重液指可溶性質的水溶液,通常情況下這類溶液含鹽比較高,或者含有密度比較高的有機液體,這類重液能夠在很長時間內保持其物理性質,穩定性較強,但是這類溶液也存在現在無法克服的弊端,成本較高、回收利用效率較低,并且有較強的腐蝕性,而且大部分重液都具有化學性質,即存在有毒氣體,會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很大威脅,所以重液在工業中使用頻率較低,多用于實驗室,如浮沉實驗所使用的氯化鋅。
重懸浮液是由加重質( 高密度固體微粒) 與水配制成具有一定密度呈懸浮狀態的兩相流體。與重液相比,重懸浮液具有成本低等優點,并且不存在腐蝕性,在使用過程中不會產生有毒氣體,尤其是在礦粉與水配比過程中安全性更高,另外這種重懸浮液還能進行回收利用,密度較高,因此,重懸浮液憑借自身強大的優勢在選礦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5]。在對礦粉密度進行選擇時,應主要考慮其懸浮液密度,懸浮液在選礦工作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應對懸浮液密度進行嚴格把控。在對其密度進行檢測時,通常會借助密度瓶進行檢測,密度瓶帶有磨口毛細管塞,容量大約在60ml 左右,取出需要檢測的礦粉放入密度瓶,并加入定量的水,對其進行觀察分析,計算出排出的水量便可得出礦粉的密度(見圖1)。

圖1 選礦用密度自動控制系統圖示
由于重介選礦技術涉及因素過多,在進行礦粉選取時便會存在部分問題,影響選礦工作的正常進行。
首先,進行選礦之前要選擇與礦產質量相適應的磁選機,高質量礦產資源磁選機的濃度一般在25% 左右,精準度不夠便會影響選煤結果,介質在回收過程中的難度便會進一步加大,這就會導致資源浪費等問題的出現,使得選礦過程中介質消耗量增加,這不僅加大了資源的消耗量,還會使得選礦成本有所提升,對選礦精度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針對這一問題,可以在選礦設備中加設回收設備,提高介質回收利用效率。
另外,循環水濃度以及懸浮液的選擇也會對選礦結果造成很大影響,另外,在溢流管位置會受到懸浮液循環沖擊的影響,導致機器出現磨損等問題,這就會加大礦產介質泵裝置的消耗量,并且會導致懸浮液配比產生波動,增大磁選機載荷量。
當下礦粉檢測技術還存在著不少弊端,比如檢測效率較低,所花費的時間較長,另外檢測結果也不夠精確,這就需要相關人員加緊對這項技術的研究。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發展,相關人員會對這一檢測技術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借助當代科學技術手段如無損檢測技術、紅外檢測技術、加強對礦粉的檢測,使這一技術手段更加完善。另外,隨著我國當今工業發展及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國家加大了對各種科研項目及檢測技術的支持力度,不僅加大了對其的技術支持,還加強了對這類工作的資金支持。這就對選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得選礦技術能從根本上得到提升與發展。
當前我國已經對選礦技術進行了新的嘗試,比如跳汰選礦技術,在使用這種方式進行選礦時,不僅操作簡單,能夠對大量礦粉進行處理,對環境及礦產質量要求也比較低,能夠對多種礦產質量進行選取。另外這一技術成本也比較低,能夠大大縮減選礦所用經費。在我國現有選礦技術中,跳汰選礦技術是效率最高的技術手段,并且是選礦中使用最頻繁的技術,為我國選礦行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尤其是近幾年相關人員還對這一技術進行了調整改進,將跳汰機進行了細致劃分,當前已有的跳汰機基本可以分為空氣脈動跳汰機、有機械脈動跳汰機、篩側空氣室跳汰機等機型。國外先進礦產企業又對不同機型跳汰機進行了研究改進,推出了一些衍生品,比如,蘇聯的OM 機型,日本的Mu 機型,我國也在這方面做出了不少嘗試,其中SKT 機型發展的最為完善,在多種選礦技術中得到了應用。在使用跳汰機進行選礦時,要對跳汰機的各項參數進行調整,保證跳汰機各組件能夠正常運轉。
總而言之,礦粉檢測技術的提高,從微觀角度能提升選礦企業分選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從宏觀上能夠提升我國質檢工作質量,使我國檢測技術進一步提升。本文對礦粉檢測技術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研究,同時提出了對應的優化的方案,使這一技術更加完善,對不斷優化、完善礦粉檢測方法有很大促進作用。